江湖方圆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江湖方圆第11部分阅读(2/2)
大致也知道花木的好坏,买一些高贵的,吉祥的,好看的,把庭院布置得漂亮些,此事你一定亲自去办,或者叫谢家那位机灵的,姓杨的后生同你一道去,府里的其他下人去办,我不放心!”

    王府女主人陈静茹很少亲自过问花木的事,这次她特意关心此事,王管家无论如何都必须办好。本来,王瑾瑜对“静怡阁”是熟悉的,但他还是特意再到那边前院仔细看了看,他必须心中有数,知道该买什么花木。

    杨飞飏在厢房里,看到王瑾瑜过来了,急忙走出来,问:“王大哥,今日有空过来,快到厅里喝茶!”

    王瑾瑜说:“好,老夫正要找你,边喝茶边说!”

    他们到了客厅,杨飞飏沏了茶,王瑾瑜品了一口茶说:“有个事想请杨老弟和老夫一道去办,是好事,但你得先保密。”

    杨飞飏见他说得很神秘,但又很高兴,知道是好事,就说:“放心吧!一定保密,是什么事,请大哥说!”

    “老夫听陈夫人的吩咐,过两天要到杏花村那边去买花木,你陪我去吧,花木是要放在‘静怡阁’里这两个庭院的,你更知道谢家的人喜欢怎么样的花木,不过,夫人怕谢老爷拒绝,所以别告诉他们,你必须保密,可别害我!”王瑾瑜说,

    杨飞飏笑笑说:“好,我保密,我陪你去,放心吧!”

    这时,院左面厢房传来了王芝华的笑声,王瑾瑜问:“王小姐在笑什么呢?她常是那样开开朗朗的笑,年轻,很活泼。”

    “刚才,谢小姐和王小姐谈得正欢,谢小姐提起弹琴的事,王小姐听了,就跑回主楼去,叫人把一架琴搬来了,谢小姐和谢老爷商量后,决定把琴放在左厢房,那里现在谢老爷用作书房,老爷说,就放里面,小姐弹琴时他还有会客厅可以用,你看,正摆琴,王小姐高兴,笑声传出来了。”杨飞飏说。

    “谢小姐多才多艺,恬静典雅,是一位杰出美女!”王瑾瑜赞扬说。

    “谢小姐琴弹得非常好,她能弹很多古琴曲,谢老爷老夸她弹得好!”杨飞飏说。

    “杨老弟,你忙吧,老夫过去了,到时要去买花木,我喊你!”王瑾瑜压低声音说。

    这时,后面左厢房已传来琴声,时而轻灵清越,时而沉着浑厚,时而缓慢,时而激越,琴韵袅袅,连不太懂琴的杨飞飏都被吸引住了。

    早食时分,萧北游已在王府大门口候着,过了一会,王瑾瑜领着一个年轻人从右角门走出来,王瑾瑜一见到萧北游便喊:“小萧,你早已来此候着?”

    萧北游很热情地回答:“早来了,哪能误老王您的事!”

    “来,老夫向你介绍,这位是谢府的杨飞飏,谢府的很多事是他管着!”

    “杨先生好!小的萧三给您请安了!”萧北游举手作揖。

    “别叫我杨先生了,你我年纪差不多,你就叫我杨大哥吧,那样更顺耳!”杨飞飏一边回应着,一边想:“这人与王瑾瑜很熟悉,一定是他经常在顾的黄包车夫。”

    但是,杨飞飏朝萧北游仔细一看,他发现:“这萧三虽然头发有限乱,衣服破旧,但两眼炯炯有神,脸色红润,脸上还隐约显出一种帅气,而且,身体硬朗,脚步稳健,看起来不像个黄包车夫。”

    王瑾瑜和杨飞飏两人坐上车,萧北游说:“老王,去杏花村那里吧?”

    “是的,走吧!”王瑾瑜说。

    “好咧,老王、杨大哥,坐稳了!走咧!”萧北游有模有样地像车夫一样叫着。

    杨飞飏想:“老王和他那么熟悉,连今天去哪儿他都知道,且拉车,叫喊,那么地道,没准是我多疑了,也许此人拉车很久了,练成了壮实的身体,看起来像练武功的,而且,他那眼神,露出的是一种坦诚和率直,不像是坏人。”想到此,杨飞飏倒是对他印象好了。

    杨飞飏问:“萧老弟是拉车这一行当的好手了,干得挺欢的!”

    “是的,小弟没有什么别的本事,就拉个车,挣几个铜板,糊糊口,度度日,父母不管我了,官员管不着,老天懒得管,咱也图个自在,痛快!”萧北游爽朗地说,他当然是假车夫,但他真的是喜欢独立独行,所以说得很真。

    杨飞飏被感染了,说:“杨老弟,看着你拉车的洒脱样,听你说话的那种豪气,大哥很羡慕,说得好:图个自在,痛快!”

    “杨大哥,小弟是小人物自得其乐,自个儿图自在,您是有大用之人,该小弟羡慕您才是!”萧北游说。

    “哈哈,老夫倒是觉得,你们两位性格上挺像的,都是率真洒脱的人,碰到一起,亦是有缘!”王瑾瑜说。

    “是的,很有缘,杨小弟不像是在拉车,倒是在玩着车,玩着生活,在游戏人生,难得!难得!”杨飞飏很欣赏地说。

    其实,像萧北游这样的人,不只在拉车,他在当“孩儿王”时,在吹笛子时,甚至在狠揍陆仲崁时,都是一样的有那种潇洒劲,就像杨飞飏说的,是“游戏人生”。

    萧北游也受杨飞飏的真诚所感动,他几乎也忘了自己是来探察的,反而更像是来寻找好朋友的。

    “这里是杏花村了,拐弯就是花木铺子,慢点!”王瑾瑜以提醒的声音打断了杨飞飏和萧北游的思路。

    “张老儿,有什么好的盆景花木,快带我们去看!”看得出,王瑾瑜与这花木铺子的人很熟。

    “欢迎!王管家可是很久没有来了,化木有很多,现在是秋天,比较好看的有文竹、金橘、桂花、山茶花、月季花、万寿菊、茉莉花,木槿花、玫红紫薇、四季兰等等,您自个儿看看!那边还有一些很好看的树桩盆景!如果是想要春天开的花,那就更多了!”花木铺的张老儿说。

    王瑾瑜和张老儿叫来了一位花匠师傅,商量一会儿,然后,由王瑾瑜拍板,买了一些很好看的花木,让张老儿派人装好了随后送王府。

    事情办妥了,萧北游拉着王瑾瑜和杨飞飏,一路快乐谈话着回到来王府门前,王瑾瑜对杨飞飏说:“花木盆景一会就送来,杨老弟你进府后就到‘静怡阁’去打开那边的外门,让他们先搬进去,张老儿是诚信的人,王家是他近十年的客户,一定会送好的来!”

    王瑾瑜对萧北游说:“小萧你随老朽进去,一会儿你可得帮帮忙,搬搬花木,杨老弟刚来,不能让他太辛苦来,小萧你就多买点气力!”

    正文 第二章 琴声婉转 唤来侠士觅知音(三)

    “老王,您说哪里去,小的理当帮您和杨大哥把事做好,请您和杨大哥放心,一定帮您把你花木布置得妥妥当当的!”萧北游很高兴地说。

    “萧老弟,好好帮王管家把事做好,等你忙完了,一会儿,大哥请你喝茶!相遇有缘,难得能相聚!”杨飞飏说。

    “杨大哥,小弟太荣幸了,先谢过杨大哥,一会儿忙完,请您赏杯茶喝!”萧北游更高兴了。

    在王瑾瑜带领下,杨飞飏和萧北游走进王府。

    从右边的大门进王府后,是个大庭院,然后又从右门进去,杨飞飏走得快些,他先去开“静怡阁”通向府外的门。

    王管家说:“老夫让你来见识一下王府的宏阔,从大门进来后,刚才见到的是仪门,两边有角门,这里是最里面的庭院。”

    萧北游看到了偌大的院子,有花木,有盆景,有假山,有匾额,在仪门顶上方有一块匾,写着“翠韵”两字,这很可能是因为后院有很多竹子,与匾额相应,门柱上的对联是“门对千竿竹,喜读万卷书”。

    萧北游曾听师父说过:“有位才子解缙,曾有“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的对联,后来又聪明而调皮地加上一字,改成“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再后来,又加上一个字,变成了“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萧北游寻思着:“此姓解的,还真是才华横溢的人,能如此巧妙地连续改对联。”

    王瑾瑜继续说:“这庭院两边的厢房,各有三间,而庭院后面是大厅,大厅后面是一精致小园,再后面,是五间正房。更难得的是,精致小园左右各有一个门,一个门通向左,一个门通向右,左边是王老爷和夫人住的,右边是王公子和王小姐住的。”

    “从进门到此处,各庭院两边,都有厢房,是用来作为会客、弹琴、沏茶、读书的。”王瑾瑜向萧北游介绍说。

    “王老爷对诗文非常兴趣,但他与一般文官不一样,他率直豪爽,对下人很好,府上的人对他非常尊敬。”王瑾瑜说。

    萧北游想:“从庭院的布置来看,这王府确实是很有品味的,主人应该是真诚豪爽的。”

    王瑾瑜压低声音对萧北游说:“不过,自从谢老爷一家住进王府后,王府周围,有时会有一奇怪的人走动,很奇怪的,好像有人在督看着王府,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王瑾瑜正说着,忽然,从后院的左边传来婉转的琴声,开头,那琴声节奏缓慢,声音低沉,如泣如诉,表现出一种忧伤沉闷的情绪;接着,琴声开始起变化,抑扬顿挫,时而铿锵有力,高入云霄,时而玉润珠圆,滋润柔美,似乎倾诉着无限感概,有沉思,有怨叹,亦有渴望和梦想;后来,琴声变得清澈如泉水,彻底扫去那沉闷郁悒的情绪,给人以清静明朗、悠远旷达的感觉。萧北游完全被拉进那悠扬的琴声中,沉浸在美妙的琴声中。

    “往这门进去,很快就到‘静怡阁’了。”王瑾瑜说,萧北游发现,他们离琴声越来越近了。

    这时,飏飞飏和那些送花木来的人,已经在搬花木了,萧北游赶紧跑过去,帮着搬,他们把金橘、桂花、木槿花、山茶花、月季花等放在前面的大庭院,把文竹、万寿菊、茉莉花、玫红紫薇、四季兰等搬到里面的小庭院,他们摆好花木,正在评论着,突然,从左边的厢房里,跑出了王芝华,她说:“太好了,搬来这么多花,太美了!”说着,又跑进厢房,把谢嘉瑶拉了出来,说:“姐姐,你看看,这么多美丽的花!”

    萧北游一眼望去,只见一位身材曼妙、清雅绝俗的年轻佳人被拉了出来,他乌黑秀发飘拂着,细长柳眉下,一双流盼妩媚的眼睛,秀挺琼鼻,端庄雅致,粉腮细润,樱桃般丹唇,嘴角两边挂着美丽的小酒窝,椭圆型的脸,如玉般晶莹。

    萧北游大吃一惊,他发现,这位温雅绰约的年轻女子,正是那天在秦淮河边送给他一两银子的俏佳人,他不由自主地呆呆看着。

    谢嘉瑶看了一下庭院里的人,她发现有一位衣着破旧,肩上搭着一条布巾的年轻男子,正呆呆地看着她,她很奇怪地感觉到,那张英俊的脸,那一双很有神采的眼睛,似乎在哪儿见到过,所以,她也多看了一眼,两人眼光相遇,似乎都被对方的眼光一击,都不好意思地把眼光移开。

    杨飞飏问:“谢小姐,您刚才弹琴弾的是什么曲子,那么婉转、优雅,让小的们都忘记了欣赏花,只顾听您的琴声了!”

    王芝华插话说:“小杨,你不懂了吧?谢姐姐刚才弾的可是古琴曲,据说是孔夫子创作的!”

    “是吗?谢小姐真是弹琴的天才,弾得如此优美,让小的们听了如醉如痴,是什么曲子呢?”杨飞飏问。

    谢嘉瑶丹唇一启,传出了莺声燕语般的声音:“这曲子称《碣石调·幽兰》,据说是保存在文字谱上的最早琴曲,这琴曲起先是缓慢深沉,继而是激昂与细柔对比,后来是清澈明朗,是极有韵味的一首曲子。”

    萧北游听了,心中非常佩服:“这位温雅绰约的美女对于古曲的了解远远胜于我,她弾的琴又如此的婉转美妙,我的笛声也未必能胜于她的琴声,如能有机会与她琴笛合奏,那是多么美好的事!”

    这时,杨飞飏请王瑾瑜和萧北游到客厅喝茶,他们品着茶,寒暄着,但萧北游满脑子想的是那美丽女子和她的琴声,他不好意思再走出去看着她,但两耳一直朝庭院那边竖着。

    谢嘉瑶和王芝华在欣赏着刚摆好的花,王芝华向谢嘉瑶问关于花的各种问题,谢嘉瑶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今日特别喜欢讲。

    她频频传出银铃般的声音:“人们常说有十大名花,它们各有特点,兰花称为‘王者之香’,兰蕙幽香,令人神往,有的称它为‘花中君子’,它花姿优美、叶态脱俗、幽香四溢、高贵典雅,给人以洁美秀雅感觉,富有宁静淡然的韵味。”

    正文 第二章 琴声婉转 唤来侠士觅知音(四)

    王芝华说:“姐姐你太厉害了,我也喜欢闻兰花的香味,但我说不出为什么好。”

    谢嘉瑶继续说:“梅花被誉为‘花中之魁’,它秀雅不凡,冰心玉质,它立迎冬风傲寒霜,在寒气逼人的日子里,送来馥郁芳香,象征着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坚贞气节。菊花和梅花有些相像,它恬然自处、淡泊清华,表现着傲然不屈的高尚品格。”

    王芝华说:“我更喜欢梅花迎寒飘香的特点,这是其它的花无法比的。”

    谢嘉瑶继续说:“牡丹花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素有‘国色天香’之美誉,它的纯净美艳,常被比拟为爱情的象征!”说着,她脸上微微一红,觉得自己不该把“爱情”两个字说出来。

    王芝华见她脸红,调皮地说:“我看姐姐倒有点像牡丹花的姿态,是不是心中藏着什么秘密?”

    “你瞎闹什么,你再调皮,我不说了!”谢嘉瑶说。

    “好姐姐,你再说吧!求你了!”

    “月季花四季盛开,娇而不媚,有人说它有牡丹的华贵,有荷花的清洁,有兰蕙的秀致,亦有梅菊的傲骨,代表着执着顽强对美好愿望的追求。荷花亦称水芙蓉,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端庄美丽,娇艳而不失清纯,雍容大度却不哗众取宠,清香中透出谦柔,柔美里带着刚直,它所散发出的幽幽清香,在淤水中显得尤其可贵。”

    “姐姐,你真是大才女,以后一定得多多教我,你太博学太有才了,小妹太佩服你了!”

    王芝华的大声叫喊让品茶的人听到了,萧北游一直在听着,听着谢嘉瑶对花的精彩评论,心里涌起了一股热浪,有一种莫名的冲动。

    “你喊叫什么,别让人笑了,快别瞎说了,要不,我要回琴房了!”谢嘉瑶说。

    “好姐姐,你再说吧,我特喜欢听!”王芝华说。

    “还有杜鹃花,它被誉为是‘花中西施’,繁花似锦,给点阳光,它便红遍山岗,仿佛在尽情歌颂顽强的生命力;而茶花在冬春之际开红、粉、白花,花朵宛如牡丹,所以亦被誉为是‘花中娇客’,它迎春怒放,盛开时如火如荼,灿如彩霞。”

    谢嘉瑶自己也感到奇怪,她今日不知怎的,喜欢讲,不想就此停下来!

    见谢嘉瑶略为迟疑,王芝华急忙说:“姐姐,还有呢?快讲!”

    “说到花的香味,该首赞桂花,他幽香沁人,金秋十月,飘香送爽,是吉祥如意的象征,更有攀折月宫桂花的说法,比喻殿试高中;还有水仙花,被誉为‘凌波仙子’,它姿态优美,花朵多而雅,清幽高洁,花香宜人,给人以高洁超俗之感,在寒冬时节,给人予绿意温馨。”

    “姐姐,我觉得水仙花的身材特别美,苗条轻盈,娇贵柔美。”王芝华说。

    谢嘉瑶与王芝华站在四季兰前面,谢嘉瑶说:

    “花是很多的,各有各的姿态、香味、性格和象征性,看你是喜欢什么呢?在众多的花中,我最喜欢的还是兰花,它叶秀花香,香气浓而不烈,姿态美但不显摆英华,端庄高贵,百看不厌。而在兰花中,我尤其喜欢寒兰,它们叶姿碧绿清秀、优雅潇洒,它们花色丰富,有黄、绿、紫红、深紫等色,不管是什么颜色,皆能给人以洁净无瑕之感,特别是它们的叶子,很细长,很清秀,特别可爱!相比之下,春兰似乎过于高贵;而蕙兰一茎多花似乎又不够珍贵;建兰健壮挺拔、叶绿花繁,多季能开花,但柔美、高贵略显不足;墨兰叶片剑形,深绿色,花瓣短宽,有紫褐色的脉,但缺少雅致轻盈的感觉,所以,在春兰、蕙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