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马车夫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海上马车夫第47部分阅读(2/2)


    呼喝!

    呼喝!

    沙河两岸,所有黑甲精骑纷纷举弓吆喝呐喊,庆祝他们首战告捷,大获全胜!

    “娘的!终于砍了个牛录了!”

    沈秀芳:“……”

    杜永臣:“……”

    王元龙:“……”

    詹曾勇少校的话顿时令全军啼笑皆非,暗道:原来还在为之前没有亲身砍了牛录的脑袋而耿耿于怀。

    “打扫战场!”

    “……”

    金州城

    邓浩楠命令林风镇守,主持要塞工程,而他则换上辽东经略的官府,准备返回宁远。

    无他,邓浩楠既然要留着“小七公公”的身份,那么就不能长时间的玩失踪。尤其是此时此刻,努尔哈赤率八万鞑子主力往攻锦州,辽东战局吃紧,因此他必须要回去。

    这回,邓浩楠可不会独自再乱走了。大牛已经将侍卫队扩充到了五百人,除了装备法国的狗锁式火枪之外,他们还配备了战马,以及骑兵装甲和马刀。

    当然,平时邓浩楠的侍卫队可以拉风一些,但是一旦离开大军的保护,侍卫队就不可以“玩漂”,而是要务实一些了。

    当然,邓浩楠的侍卫队,即便穿上了骑兵盔甲,但是依旧帅气十足,同时有多了几分英气逼人。

    红缨的高矮是邓浩楠手下骑兵部队军官等级的标志,因为战斗情况下,没人能够看得清甲胄上的鱼骨头肩章的数量和大小,因此还是按照大汉骑兵的标准,以头盔上面的红缨高矮作为官职大小的区分。

    而侍卫队,作为邓浩楠的亲兵,那是见官大一级的职务,因此他们的红缨都非常高,红缨也长。

    同时,侍卫队的披风是红色的,在黑甲精骑当中,只有尉官以上的官衔才可以披红色披风。

    因此,侍卫队整体给人的感觉就是一团的火红,同样扎眼。在军队的眼中,他们是由一群军官来当小兵的。

    侍卫队的所有人,都是军中精挑细选的猛将悍卒,虽然未必有猎人突击队那帮家伙们的强悍,但是也差不太多。

    当然,邓浩楠是不会直接去锦州的,他回的是宁远,或者返回山海关。

    一方面,邓浩楠这次回去是要让所有人都知道平辽军收复金州卫,并且修筑钢铁长城,做出反攻鞑子首都沈阳的架势给朝廷看的。另一方面,邓浩楠是准备大规模的发展骑兵部队,因此回来收刮大明的战马。

    临行前,林风建议邓浩楠最好找蒙古战马,因为蒙古战马的耐力和速度都要远远高于大明河北产的战马。因为邓浩楠的骑兵批的是钢甲,因此重量要比鞑子骑兵的棉甲重,对战马的耐力就要有提高。

    如果使用河北战马的话,长时间的奔袭和劳累,容易影响骑兵的机动性和作战能力。

    大明除了河北产的战马还凑合之外,就剩下贺兰山河套平原上产的战马比较好了。

    但是那边显然太远,如今陕西、山西流民造反着四起,运送战马的目标太明显,容易遭到抢劫,风险太大,得不偿失。

    “那就剩下蒙古马了!”

    邓浩楠问,林风回答道:“蒙古跟大明朝廷一向是很令人费解,一边大明跟蒙古各部互市,每年互市结束,蒙古的不少部落便会洗劫边塞,跟大明打上一两仗,来年再继续互市!因此,如果可能的话,校长这次通过朝廷跟蒙古接洽,咱们买蒙古战马,这样就不若于鞑子的战马了!”

    邓浩楠点点头,他也知道大明朝廷的那令人费解的勾当。

    此时,喀尔喀蒙古的三大封建主──土谢图汗﹑札萨克图汗﹑车臣汗都没有臣服鞑子,直到鞑子入关前的1635年才置信跟鞑子通好,1638年,喀尔喀三部“遣使朝见满清”,以后,每年各贡“白驼一,白马八,谓之九白之贡”。

    如今,努尔哈赤原本应该远征喀尔喀,狠狠的修理一顿漠北蒙古各部,以便迫使林丹汗承认后金对漠南蒙古的事实上统治。

    可是,邓浩楠半路插了一脚,将努尔哈赤的全盘计划打乱,并造成了宁远惨败的结果,这使得后金对漠南蒙古各部的影响力大减,漠北各部怕是更不甩努尔哈赤了。

    因此,这次努尔哈赤出兵锦州,就是要挽回一些颜面,然后再远征喀尔喀蒙古各部,恢复后金的影响力。

    邓浩楠想到这里,顿时感到历史被自己踹了一脚,正在慢慢改变,所以只有阻止了努尔哈赤兼并蒙古,再加上自己在后金的大后方,在金州卫修了一座要塞,就如同在鞑子的后背上钉了个钉子一般,让鞑子寝食难安,使得鞑子无法放心的出战大明,那么历史就应该会慢慢改变。

    原本邓浩楠是准备集中权利消灭鞑子的,但是手下林风等都表示不赞同,用他们的话来讲,以邓浩楠眼前的实力,未必拼的光鞑子,就算拼光了鞑子,自己也损失惨重。

    相反,他们认为如果邓浩楠灭了鞑子,反而却不会再得到明朝朝廷的器重,鸟尽弓藏,可是大明皇帝和朝廷的惯用伎俩,因此若是想要继续壮大自己,就必须在辽东鞑子的问题上做文章。

    他们的意思邓浩楠懂,这跟催呈秀严令袁崇焕不得私自进兵后金的道理都是一样的。大家都准备用国家的利益来保住和壮大自己的利益,挖国家的墙角,填补自家的院墙,何其相似。

    第三卷 怒海争锋上 第一百四十一章 丫的够狠

    第一百四十一章 丫的够狠

    当黎明的曙光穿透天边东方的白云时,复州卫已经落入了辽东军黑甲精骑的手中。

    比起千里无人烟的金州卫,复州卫还算有些灵气,除了鞑子兵外,还有一百多户老百姓,零零散散的遍布在复州境内。

    按照既定方针,黑甲精骑将要屠光复州卫的老百姓。

    然而,当黑甲精骑的钢刀悬在他们的头上时,却是没有能够下去手。

    是的!

    如果杀鞑子可以毫不留情,那么杀汉人也能够保持镇定吗?

    “有多少汉人?”詹曾勇少校转头问向探马。

    探马报告,整个复州卫只有八十五户老百姓,不到三百人,其中三户是鞑子,老少有十八人,剩下的都是汉人。

    “怎么办?”沈秀芳上尉凑过来问。

    杜永臣上尉道:“就算见血练手,也不能拿咱们汉人同袍开刀啊!”

    “说的也是!”王元龙上尉补充。

    詹曾勇少校点点头,命令道:“把鞑子都宰了,连同其他鞑子的脑袋,全都挂到城门口上,大军开拔!”

    杜永臣上尉突然道:“我们宰了鞑子,一旦鞑子大军回来,见到他们的人被斩首示众,又找不到咱们,势必会迁怒于这些老百姓的!”

    没错!按照鞑子的凶残,这些老百姓在这里已经是苟活着了,他们势必会遭到恼羞成怒的鞑子们的报复。

    “你们的意思呢?”

    詹曾勇少校也没辙了。

    沈秀芳上尉说道:“不如让他们到金州卫去吧!反正校长说那以后将是辽东百姓的收容所,让他们过去,也好给金州卫添些生气,说不定他们还可以帮忙修城呢!”

    詹曾勇少校点点头,道:“那就这么办吧!”

    接下来,黑甲精骑将鞑子尽数斩首,连同昨夜的鞑子脑袋,尽数挂在复州卫的三个城门上。

    汉人老百姓们庆祝的同时,也接到了背井离乡的命令。

    起初,很多汉人老百姓们不愿意走,后来詹曾勇少校派人给他们解释,不走就等着鞑子回来报复吧!

    老百姓们看到城头上几百颗鞑子脑袋,方才清醒过来,于是不得不哭哭桑桑的收拾东西撤往金州卫。

    好在老百姓们从黑甲精骑们的口中得知金州卫已经光复,正在修筑鞑子无法攻破的城池,老百姓们心中方才有了念头。再看一万装备精良的黑甲精骑,钢盔钢甲在老百姓的眼中显然潜意识的认为强于鞑子骑兵,因此他们便相信了黑甲精骑的话,举家迁往金州卫。

    老百姓撤退的速度很快,黑甲精骑一边吓唬他们鞑子就要回来了,一边开始动手烧房子、填埋水井,不给鞑子留下任何可以补给的东西。

    扫荡了复州之后,黑甲精骑稍作休整,便继续向下一个目标前进——盖州卫。

    盖州卫离着复州卫和金州卫都很远,基本上已经进入辽东半岛腹地,渤海湾内侧了。通往盖州卫只有一条路,詹曾勇少校率领一万黑甲精骑,沿着官道,一路向前扫荡。

    附近没有大批的鞑子兵,最多就是几十人,不到百人的鞑子猎户,都不属于正规的鞑子骑兵,因为鞑子正规军都被努尔哈赤带去松锦前线了。

    黑甲精骑分成十个千人队,在官道两侧,时而分散至官道两侧,深入周边十几里进行扫荡。时而聚集到官道上,从新集合,清点人数,汇报和分配战利品。

    一路烧杀抢掠,越靠近盖州卫,人口越多,鞑子也越多。

    即便是鞑子的老百姓,也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

    詹曾勇少校在五十寨驿站分兵后,黑甲精骑深入官道左右几十里的各个村落,结果碰到了大批的鞑子分封贝子、固山等家族势力,每个家族鞑子兵少则十几个,多则上百,还有汉人奴隶组成的仆从军,且有一定的防御能力。

    “这才有意思!”

    当第一名黑甲精骑骑兵战士阵亡的消息传来,詹曾勇少校眼中一阵寒芒闪过,嘴角微微扬起。

    伤亡不可避免的发生了,这是无法避免的,也是难以回避的。

    有第一个,就有第二个,第三个——甚至更多的伤亡。

    随着黑甲精骑各队不断传来骑兵伤亡的消息,詹曾勇少校唯一的答复就是——“杀!杀光敌人!用敌人的鲜血来祭奠战友兄弟们的亡魂!”

    沈秀芳问道:“要不要合兵一处,大军整体行动!”

    詹曾勇摇摇头,道:“如果黑甲精骑的千人队对付百十个鞑子都不行的话,那黑甲精骑干脆回家抱孩子去吧!”

    王元龙道:“这次出征,校长的目的已经很明显,他要的一支嗜血的骑兵,哪怕回去的只剩下了一千人,校长也是高兴的!”

    杜永臣道:“我们一万黑甲精骑,上至将军,下至士兵,从未经历过战争的洗礼。用校长的话说,我们都是一群绵羊!然而,绵羊杀过人之后,活着回去的都是狼,下次再出来的时候,那是才是狼群,才可以跟豺狼般的鞑子正面对决!”

    詹曾勇叹道:“难怪校长给咱们骑兵起了六七个拉风的骑兵番号,最后却是一个都没有给咱们,只给了一个笼统的黑甲精骑,要求日后建功才追封骑兵番号!”

    杜永臣笑道:“这次活着回去的,一个拉风的骑兵番号是少不的了!”

    沈秀芳笑道:“那还等什么?看看咱们谁先拿到校长的骑兵番号!”

    詹曾勇哈哈一笑,道:“连沈秀芳这假女人都这么说了!咱们纯爷们自然不能怂了!”

    沈秀芳:“……”

    他们分析的没错。这也是邓浩楠命令黑甲精骑倾巢出动的另外一个目的,利用残酷的战场来淘汰弱者,只留下强者。

    否则,黑甲精骑永远都无法长大变强。

    或许这有些残忍!

    然而,一将功成万骨枯,这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一万名黑甲精骑战士,从他们加入黑甲精骑那天起,他心中就想过将来可能战死沙场。

    他们害怕过,但想要博得生前身后名,建立一番事业,想要封妻荫子,那么就要先付出代价的。

    希望,人类进步最简单,最原始,但却是最有效的。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邓浩楠给了他们希望,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明明知道这是一个不该有的希望,但他们却怎么也不舍得放弃这个希望。

    这个希望令一万黑甲精骑疯狂!

    每个千人队负责不同的村落,铁骑所过之处,只有杀戮和破坏。

    很多鞑子已经放弃了游牧生活,转而兼并大量的汉人土地,抓汉人当奴隶,从事农耕生活。

    或许他们太过于相信他们的大汗了,战无不胜的努尔哈赤令他们不再担心汉人会杀回来。

    然而,当他们看见黑甲精骑狂奔而来的时候,一切都晚了。

    刀起刀落,发傻的鞑子还没有来的急叫喊出声,人头已经飞起,骨碌碌的滚落远处,铁骑疾驰而过,劲风将无头的尸体刮倒在地,鲜血染红了路边的沟渠。

    春天,农田里的汉人们正帮着他们的鞑子主人辛勤耕种,当看到绝尘而来的黑甲精骑,瞬间砍杀监护他们的鞑子时,顿时都愣住了。

    “大明骑兵!”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也不知道对不对,但是既然是杀鞑子的,那么就应该是大明的骑兵。

    “朝廷大军打回来了!”

    猛然间,这些汉人们顿时惊醒,纷纷放弃手中的农具,急忙跟着黑甲精骑后面,往村里跑去。

    或许是平时被这些鞑子主人欺负惨了,当汉人老百姓们看着黑甲精骑屠杀鞑子的时候,纷纷叫号,同时也加入其中,帮着黑甲精骑寻找村里的鞑子,务求一个不落的统统杀死。更有甚者,仇恨的情绪令很多汉人亲自动手砍杀鞑子。

    还有不少鞑子的仆从军,给黑甲精骑也带来的不少的伤亡,最后见打不过黑甲精骑,便要投降。

    然而,黑甲精骑却是不会接受这些已经成为鞑子的走狗了的汉奴的,同时村子内的汉人老百姓们,平日里被鞑子欺压,更厉害的却是这群吃人不吐骨头的鞑子走狗,因此老百姓们恨透了他们,使得黑甲精骑不再犹豫,对这些鞑子的仆从军,尽数屠戮。

    “将所有鞑子的财物都分给老百姓!”

    一名黑甲精骑军官左手勒住战马,右手挥舞着军刀,指挥手下们将鞑子家里的财物分发给老百姓。

    “乡亲们,收拾东西,一路往南走,到了金州卫就安全了!我们有百万大军在那里!”

    每到一处,黑甲精骑便在杀光鞑子之后,煽动老百姓带着东西前往金州卫,然后放火焚毁村子。

    其实这都是半强迫式的,老百姓们既然愿意留下来给鞑子当奴隶,就不想离开家乡。然而,黑甲精骑屠杀了鞑子,并开始放火,他们不得不举家王金州卫逃跑。

    但愿他们说的是真的吧!

    很多老百姓都怀疑,因为他们已经不止一次被毛文龙所部骗走,结果毛文龙却没法保护他们,他们中的很多人受到牵连而被鞑子杀害。

    不过,看着黑甲精骑威风凛凛的样子,老百姓们还是半信半疑的,糊里糊涂的就离开了村子。

    当黑甲精骑将村子全部放火烧毁时,他们已经别无选择,只得背井离乡,前往金州卫。

    三天后,黑甲精骑第七次集合的地点是熊岳驿。

    黑甲精骑的伤亡报告送上了后,全军已经阵亡一百七十多人,三百多人不同程度的受伤。

    阵亡将士就地火化,受伤的黑甲精骑则带着老百姓直接前往金州卫。

    这些阵亡和受伤的黑甲精骑,大多数是头一次越到鞑子的反抗的时候,没有什么经验而阵亡和受伤的。

    随着越来越多次的战斗,黑甲精骑的伤亡损失人数从一开始的几十人,下降到了几个人,到了第七次的统计的时候,只有十几个人受伤,却是没有阵亡的了。

    “进步了!”

    “这是好事!”

    “要的就是这种结果!”

    詹曾勇等人对于结果还是很满意的,一路杀来,斩首鞑子两千七百多人,汉奴仆从军一万多人,烧毁七十多个村子,解救四万汉人老百姓。

    杜永臣上尉笑道:“算起来,黑甲精骑已经人人见血了!”

    沈秀芳上尉道:“那可不一定!就拿我的部下来说,杀过人的骑兵每次都冲在最前面,还有至少三分之一的骑兵还没有直接杀过人!”

    王元龙随声附和。

    詹曾勇少校道:“前面就是盖州卫了,探马来报,盖州卫鞑子不少,有两千左右,加上仆从军,有五六千人,我们将面临严峻的考验!”

    “有什么计策吗?”

    “正想着呢?”

    “……”

    詹曾勇少校当下拍马前进,沈秀芳等人无奈的笑笑,后面紧追。

    锦州城外,鞑子连营几十里,每日皆派出一万鞑子马步军攻城,袁崇焕指挥赵率教、左辅二人守城,以红衣大炮和要塞虎蹲炮反击。

    因为锦州城遭到鞑子破坏,刚刚修复?br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