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浩楠一边看着公文,一边接着她们的话题,两不耽误。
“切!又偷听女儿家说话,不害羞!”
“……”
好吧!邓浩楠又被她们打败了!
“对了!海兰珠!”
“什么事儿?不要想打我主意!”
“……”
邓浩楠翻翻白眼,再次被打败。如今海兰珠已经摸透了邓浩楠的脾气,以前邓浩楠经常没事儿打趣她,如今海兰珠倒是学的很快,已经得到邓浩楠七成真传了。
婉淑在一旁咯咯的娇笑着,她经常被邓浩楠打趣,不过婉淑比较腼腆,不擅长反击邓浩楠,如今海兰珠倒也算帮她出气了。
“那个——”邓浩楠说道:“我想问问你,你们科尔沁部跟女真很近,我想知道女真人一般在哪里活动,我是说北方的黑龙江那边。”
“黑龙江是哪?”
“……”
邓浩楠轻咳了一下,道:“用你们的话叫莽哥河!”
“你还懂得挺多的!”
“……”
邓浩楠神色顿时愣住,原来这丫头是故意的。于是邓浩楠狠狠的瞪了她一眼,海兰珠扑哧一笑,道:“莽哥河东南是海西女真部落,西北是北上女真部落,不过自从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部后,为了对抗你们大明,努尔哈赤需要集中人手,因此女真各部尽皆往沈阳附近迁徙。最近五六年那里气候寒冷的要命,因此很少有人在那里居住,顶多是一些猎户牧民。你问这个干嘛?”
第三卷 怒海争锋上 第一百九十四章 引入西方战马
第一百九十四章 引入西方战马
受小冰河气候的影响,极北地区的气候寒冷异常,每年只有几个月的暖和时间,以游牧为生的牧民很难生存下去。因此在极北地方的蒙古各部和女真各部大多数都迁往长城以北,这也是游牧民族重新南下叩关的主要原因。
实力弱小部落的不敢跟大明对抗,只能以归附大明的名义南迁,例如蒙古朵颜三部。实力强大点儿的就以武力南迁,夺取大明地盘,这就是女真南迁攻占沈阳的客观原因。
邓浩楠询问海兰珠关于极北地区女真的活动范围,是基于新的战略考量。辽东都督府虽然放任毛文龙在盖州卫发展,从一定程度上使得辽东都督府跟皇太极之间建立了以毛文龙为首的军事缓冲区,但是这样一来,辽东都督府从辽东北上攻击皇太极的道路也被毛文龙所部挡住。可以说有得有失。
辽东都督府如果对抗皇太极,在武器装备上占尽了优势,唯一的缺憾就是行动力差,体现在战马的严重缺乏。
到现在为止,辽东都督府的陆军骑兵二师一直没有完成建制,虽然兵源已经就位,且训练了三个月,新兵都变成了列兵,可是却没有上等的战马供骑兵使用。现在的骑兵二师仅仅用普通骡马来训练,显然大打折扣。
战马的缺乏不仅仅影响陆军骑兵,陆军骑炮兵第一军同样缺乏用来驮运火炮和弹药的战马。且骑炮兵的编制是军级,需要的战马高达四万匹,现在使用的都是大明自产的骡马,马力倒是够用,只是快速机动却是困难。
在这个没有汽车的时代,火器的运输依靠马力,这给使用火器作为战争主要武器的国家带来巨大的后勤压力。
随着邓浩楠先后占领台湾和琉球,远东地区的海上扩张空间急剧缩小,海军的威风令陆军嫉妒,因此陆军部上下将官们表露出了开始向内陆扩张的苗头。
这样一来,陆军扩张最大的问题就是陆上补给问题。不同于海军,海军扩张容易,因为海运的便利使得后勤压力小。但是陆运的后勤压力是巨大的,因此陆军部迫切需要解决这个问题。
问题自然就会反应到邓浩楠的办公桌上,为此邓浩楠需要解决这个瓶颈。
原本这个瓶颈早就该解决的,上次邓浩楠蒙古大漠之行就是为此。不过却是最后搞砸了,反倒成全了皇太极。
前几天,陆军部长刘虎提议建造马场的计划邓浩楠认为可行。现在邓浩楠拥有五匹御马,疾风是从朱由校那里骗来的,剩下的四匹御马是皇帝两次封赏的。
四匹御马都是母马,显然御马监是为了防止邓浩楠获得极品公马进行培育良马。然而,认他们绞尽脑汁也不知道的是,邓浩楠的另一个身份是李小七,更是拥有御马疾风,而疾风则是公马,这样一来邓浩楠就可以利用五匹御马进行培育良马马种了。
不过,这种培育进度是非常慢的,一匹马一年产一只马仔,速度相当的慢。作为邓浩楠自己使用,这倒是足够了。可是全军需要列装的是数万匹高品质战马,因此显然无法满足需求。
为此,邓浩楠需要引进大批的马种,并且建立一个秘密的军马场。
蒙古那边邓浩楠已经断了念头,国内的战马普遍个头低矮,耐力不足以支撑骑兵和骑炮兵的高速机动。
邓浩楠想到了一个计划,那就是引入西方的高头大马。西方的战马分轻重骑兵,哪怕只是轻骑兵的战马,如果引入到东方繁殖,那么都可以承担东方的重骑兵任务,因为东方人身体普遍瘦弱,穿上铠甲后基本上才能达到西方轻骑兵的体重。一旦列装,东方的重骑兵可以达到西方的轻骑兵速度。如果引入了西方重骑兵使用的战马,那优势将会更加明显。
引入马种的计划很快就实施了。首先是利用荷兰人的战马,荷兰人留在热兰遮要塞内的战马有两千匹,属于温雪马。
荷兰的温血马的起源来自于荷兰两个本地的品种,海尔德兰马与格罗宁根马,事实上这跟当地的土壤息息相关。海尔德兰在荷兰中部,当地的土壤为沙地,所发展出来的马属于较轻型。而格罗宁根当地则都是硬质的黏土,成长出来的马就属于较重型的。然而两个品种的基因却是可以兼容的,因此培育者就常常在海尔德兰马的血统中加入格罗宁根马的血统,来增加海尔德兰马的重量,反之亦然。
海尔德兰马与格罗宁根马这两个品种都是自中世纪以来在荷兰与其邻近区域就有的品种。海尔德兰马有安达卢西亚马、意大利的那不勒斯马、诺曼马、德国的奥登堡马、荷尔斯泰因马、英国的盎格鲁-诺曼马、哈克尼马与纯血马的血统。而格罗宁根马则是由丹麦的佛里斯马与德国的奥登堡马两种品种交叉产生的。
自古以来荷兰的农夫靠马生活,很早就建立了严格的培育马的方法,来淘汰品种中健康与性格的缺点,以及智能不足的马。这种严格筛选的作法,造就了今天的荷兰温血马。随着荷兰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独立战争展开,荷兰陆军需要面对欧洲的霸主西班牙陆军的威胁,这使得马的用途转为骑乘与战斗,荷兰人以此为目的再一次成功的展现他们的培育技术。
海尔德兰马与格罗宁根马这两个品种有一些令人激赏的共同特点:华丽的动作、良好的基本构造、具有风采的质量、稳健成长的能力、温驯合作的气质。荷兰人引进英国纯血马,以增加它的勇气,并改善它的缺陷,例如过长的背、太短的脖子、太短太弱的前肢等。相当轻盈的动作也是纯血马带来的,而为了要去除随着纯血马而来的难以驾驭的特质,不但靠引进其它荷兰本土血统,也引进法国的塞拉法兰西马、德国的汉诺威马与荷尔斯泰因马血统,以改良出最后的品种。
另外也引进英国的哈克尼,以培育漂亮的挽马,也有些人继续培育传统海尔德兰马型态的马,最后竟演变成三种类别的荷兰温血马。
荷兰人留在台湾的都是战马,其中六百匹战马为乘骑型战马,属于欧洲轻骑兵范畴,搭载荷兰火枪兵组成枪骑兵。一千四百匹战马属于挽马,主要是用来驮运货物和拉动火炮。
荷兰战马是仅次于西班牙战马的欧洲第二流行战马,为了侵略全球,荷兰人的马场也遍布全球。其中在远东的马场在巴达维亚,规模在一万匹左右,不过邓浩楠显然无法从荷兰人手里得到他们的战马。
不过,邓浩楠拥有很多的盟友,其中最有帮助的要数菲律宾总督费尔南多了。西班牙一直作为欧洲陆上强国,持续了几个世纪,因此西班牙的战马成为欧洲最普遍的战马。随着西班牙开辟菲律宾殖民地,面对人口比西班牙人口还多一倍的菲律宾土族,西班牙人靠着要塞和骑兵控制着菲律宾重要的地区。
在马尼拉西南平原上,西班牙人建有一座大型军马场,专职培育安达鲁西亚战马。这种马是由卡尔特会的曾侣们保存下来的,由土生土长带有欧洲野马影响的索雷亚血统与来自北非的侵略者柏布马杂交而得到。
不过,严格的说,这已经不是纯正的西班牙战马了。随着安达鲁西亚战马在菲律宾培育,该型战马为了适应东方环境,引入了阿拉伯战马和菲律宾野马的血统。这样一来,派生了新的马种——菲律宾血马。虽然速度比不上原来,但是机敏而好动。它有一个高雅的头部,有鹰一般的轮廓。它的鬃毛是长而浓密的,有时还呈波浪状。
邓浩楠派人跟费尔南多总督洽谈购买战马和引入马种的要求,得到了费尔南多总督的大力支持。当然,邓浩楠付出的代价同样不小,否则很难撬开费尔南多这个吸血鬼的嘴。
菲律宾现有骑兵用战马两万匹,挽用战马三万匹。作为交易,费尔南多总督只出售一万匹乘骑用战马,一万五千匹挽用战马。价格是乘骑战马一百两银子一匹,回扣三十两。挽用战马五十两银子一匹,回扣二十两。这样,邓浩楠支付给菲律宾总督府2625万西班牙本洋,支付给费尔南多总督个人回扣90万西班牙本洋,约合六十万两白银。另外还有二十万两的种马费用,否则菲律宾军马场会将公马全部骟掉的。不过这二十万两种马费用,邓浩楠同样是直接交给费尔南多总督,因为西班牙政府除了限制对大明的白银输出外,也不允许向大明出口没有骟掉的战马。因此,这种交易的背后,都是见不得光的。
费尔南多总督只需要盖上两个红戳,就可以得到八十万两白银的回扣。更加可恶的是,费尔南多总督在菲律宾无人敢管他,他竟然宣布军马场瘟疫流行,战马大批死亡,结果上报给西班牙政府的报告中,愣是抹去了两万匹战马,只写出口给大明政府五千匹挽马,剩下的钱全部被他私吞了。
这些,邓浩楠自然不清楚,不过他知道费尔南多是个吸血鬼。辽东都督府支出的两百五十五万两白银,估计这笔钱会被费尔南多总督贪污不少,但是决计没有想到费尔南多总督会是这般的贪婪无忌。
从菲律宾购买战马的事宜敲定后,邓浩楠还跟英国东印度公司做了战马交易。不过英国东印度公司没有饲养战马,他们的马场只是饲养挽马。
然而他们的挽马却是邓浩楠的骑炮兵最需要的挽马,因为这种夏尔马是世界上最高贵的挽用马。这种马可以拉动5吨的重物,直到后世在英国的一些啤酒场依然让它们工作。夏尔马身高常在18米以上,重达一吨。他脚上长有细细的长毛,好象带有“护脚套。
而辽东都督府骑炮兵使用的天启五年式前装野战炮,只有不到三百公斤重,用这家伙来拉着跑简直就是绝配。
跟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谈判要比跟费尔南多谈判顺利的多,约翰总督得知邓浩楠已经控制了琉球和台湾,将荷兰人打回了巴达维亚,因此十分看中跟邓浩楠的合作。
作为夏尔挽马交易,约翰在经济利益上做出了巨大的让步,以此来博得跟邓浩楠之间的政治目的。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夏尔马场位于加尔各答,由于英国东印度公司不具备宣战权利,因此没有发展战马。这种情况下,使得英国东印度公司大力发展挽马,以此在印度搬运货物,坐着陆上交易。
随着荷兰人退出大明贸易链,英国东印度公司急于要开辟大明海上贸易,于是对于邓浩楠提出大规模采购英国夏尔马,英国人以二十七英镑的价格出售五千匹夏尔马,并且每年将会向邓浩楠提供五千匹。
二十七英镑约合五十四两白银,几乎就是成本价,没有多赚邓浩楠的钱。
作为回报,邓浩楠允许英国东印度公司船只直接到台湾提货,并享受平等关税待遇。
其他各国的东印度公司规模都太小,例如法国的阿尔登马,北欧的汉诺威马等等,虽然战马都不错,可惜加起来数量都不足一千匹。不过邓浩楠还是跟他们交易了,主要就是引进各国的良马马种,准备配出辽东都督府的专用优良军马。
战马和马种的问题解决了,可是马场却是个难题。台湾倒是有地方,不过气温的问题会影响战马的力量和耐力。好马都是在酷寒之地培育出来的,因此邓浩楠希望在北方弄个大型的军马场。
辽东倒是可以,不过邓浩楠的金州卫地方太小,几万匹战马在金州到处溜达的话,老百姓的庄稼可就遭殃了,同时也不利于战马的奔跑训练。
东北平原是一个好地方,沃野千里,水丰草肥,然而邓浩楠却担心一旦被皇太极得知的话,那可就资敌了,邓浩楠会气死的。
因此,邓浩楠才会询问海兰珠关于极北地方的情况。
第三卷 怒海争锋上 第一百九十五章 极北军马场
第一百九十五章 极北军马场
邓浩楠准备将军马场的地址选在海参崴以北的滨海地区,不过那里依然靠近建州女真各部,十分危险。
于是邓浩楠将地址又往北方推移,选择在了明朝永乐年间开辟的奴儿干。
奴儿干地处黑龙江入海口,面临的大海是鲸海,远离皇太极实控区。奴儿干是一座古城,不过在元朝灭亡后,该城就被废弃。附近有三卫,分别是依木河卫、友帖卫和波罗河卫,原本归蒙古苦兀占领,后来大明在奴儿干成立卫所后,蒙古部落退出该地区,迁往大漠。
努尔哈赤起兵后,先后大败占据奴儿干地区的海西女真和北山女真,然后将两部落女真南迁,使得十二万平方公里的黑龙江下游的广大草原变成了无人区。
然而,选择在奴儿干建立军马场,还有一个问题。
林风给出了解释,说道:“奴儿干的确是个养军马的好地方,不过那里如今长达六个月的严寒时间,饲养数万匹战马的草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黄祖培道:“剩下六个月的放牧时间,顶多可以准备四个月的草料,但是还有两个月的时间没有草料,需要从其他地方调集。”
刘虎是这个计划的最大支持着,毕竟养战马是给他们陆军部的。于是道:“两个月的草料还不简单?一是趁着草肥的时候,多派出人手囤积草料,二是从辽东或者其他地方运过去,草料还不简单吗?到处都有。实在紧缺的话,我们就把战马当作人来养,喂粮食也消耗不了多少!”
钱顺、刘灏然等后勤部官员闻言都是一阵的肉疼。几万匹战马的粮食辽东都督府完全可以支撑,但是后勤部需要增派相当一批人力资源才能完成。
“还有一个问题!”林风说道:“饲养数万匹战马,即便我们的粮食供应的上,可是那里的冬天十分寒冷,战马未必受得了那种严寒天气!”
邓浩楠摆摆手,他知道西班牙和英国的所在的纬度跟奴儿干地区的纬度基本相同,他们的战马绝对经得住寒冷。
于是道:“没关系,这些战马经得住!”
既然邓浩楠拍板说没问题了,那么总参谋部就要不折不扣的执行。
不过海军部同样有想法,陈耀明说道:“启禀侯爷!上次从墨西哥贸易回来的部分军官有这样的想法。他们从墨西哥当地人得知,英国人和荷兰人在墨西哥北方的某处开辟了殖民地。其中荷兰人花了十荷兰盾买下了一个岛屿,改名叫新阿姆斯特丹。听他们说,墨西哥以北还有广大的大陆无人开发,都是些无主之地!”
邓浩楠心中一惊,陈耀明的话提醒了他。此时的北美洲只有西班牙在加勒比海附近开辟了广阔的墨西哥殖民地,往北都是无主之地,去年开始,荷兰人跟英国人先后开辟了北美洲东部开辟了殖民地。不过规模都不大,荷兰人的新阿姆斯特丹正是后世的纽约。
没想到自己的手下们的思想还挺前卫的,于是笑道:“他们不会是效仿荷兰人想着开辟美洲殖民地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