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住了陈懋的话。
“不过现在担心也没有什么用。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尽快率军上路。但是在此之前我们还有一件事情要做。这也是朕一直等到现在的主要原因我们要借助这次向奥斯曼帝国正式宣战的机会来调动帝国百姓的积极性。”
“陛下是说用宣传工具来公布宣战一事?”何山微微皱了下眉毛也没有多问毕竟作为外交大臣他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帝国的外交事务。
“我们这次搞了半年的宣传工作除了为战争做准备之外就是要让帝国百姓重视远征并且支持远征!”朱祁钰一边说着一边坐了下来“现在宣战书已经送回来了我们可以利用张贴布告并且动各家报纸广泛进行宣传。到时候如果帝国的百姓都将这场战争作为茶余饭后讨论的主要话题的话那么我们的宣传工作就到位了!”
“臣会尽快安排好相关方面的事务的。如果可以的话政府将在明天一早布宣战公告同时京城的报纸明天都会在头版头条刊登这一消息而帝国其他地方的布告以及报纸也将在十日之内开始进行宣传工作。”
“很好于大人这事就拜托你了!”朱祁钰长出了口气“那么大军出征的日期就暂时订在十日之后。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的话近卫军将仍然按照以往的惯例从德胜门出然后从6路赶往前线战区。朱文正大人沿途的接应工作都已经准备到位了吗?”
“全都准备好了随时可以接应近卫军!”
“那么今天就暂时到这里吧希望明天一早京城的百姓都会把精力集中在宣战布告上吧!”
第二天一早在内务部外交部国防部以及内阁总理大臣的衙门外都张贴出了明帝国正式向奥斯曼帝国宣战的战书以及奥斯曼帝国苏丹回应明帝国的战书(原版与翻译版各一份)。接着当天上午帝国京城的几家报纸的头版头条上全是关于明帝国与奥斯曼帝国宣战的事情。而最主要的四家报纸上还刊登了占了好几个版面的相关评论。
其中有不少的资深外交专家军事家做出的评论。当然这些评论稿原本就是帝国内阁官员写的只不过是以民间人士的身份表出来的。显然这四家主要报纸还扮演着帝国喉舌的角色。
当天早上朱祁钰也很早就起来了。金英早就把第一时间拿到的报纸送到了皇帝的书桌上报纸上的油墨还没有完全干透呢。
朱祁钰是一边吃早点一边看完了报纸的。而在他准备开始处理出征前的最后事务的时候一群出去探听消息的侍卫也回来了。结果带来了让朱祁钰比较满意的消息。在宣传攻势开始之后京城的百姓已经就帝国与奥斯曼帝国宣战的事情议论开了。当然政府布的公告还有报纸上的那些所谓专家的评论成为了帝国百姓愤怒的导火索。特别是一些脾气本来就不太好的军人在里面煽风点火之后帝国京城的舆论顿时就热闹了起来。
结果在朱祁钰出征前的十天里还生了一些让朱祁钰没有想到的事情。
在宣战书公布的第二天京城几所学院的学生组织了一次游行示威行动。当然这不是针对帝国政府或者帝国皇帝的游行示威行动而是针对奥斯曼帝国的游行示威行动。组织者是一名帝国公立大学的二年级学生结果当天有上万的学生市民工人以及穿上了便装的军人参加了游行示威活动。幸亏当时奥斯曼帝国在明帝国没有设置使馆(当时的外交水平还没有达到这一高度)不然的话恐怕就要爆一场动乱了。而这也成为了帝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游行示威活动。当然后来这样的活动越来越多搞得帝国政府不得不在几年后出台了一部关于集会游行示威等方面的法律来具体规范这类表达民意的公众活动。
学生运动之后两日帝国京城以及附近一些城市的工人举行了一次集会一名前帝**队的军官现在是一家工厂的工头在集会上做了一番让人激动的演讲。整个演讲是从这人参加战争的经过开始的结果集中到了一个焦点上那就是作为帝国臣民不管是军人还是百姓都有义务与责任为帝国做出贡献帮助帝国战胜敌人。而在这次工人集会之后京城附近的众多工厂的工人向帝国工商部提交了一份有近五万工人联名(当时很多年纪大一些的工人并不会写字所以就直接按了手印)的志愿信表示将尽最大的能力投入生产支持帝**队远征。而这封联名信至今仍然保存在帝国历史博物馆里是帝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一份文物!
当然各种各样的活动都有。很快京城的资本家以及特意赶来的郑梦秋叶子天胡大名等人一起起草了一份工厂主的联合声明表示将尽全力支持帝国远征军。接着商人联合会民间的医生组织乃至刚刚进入工厂劳动的为数不多的妇女都通过递交联名信的方式表达了对帝国远征的支持。
当然这就是朱祁钰所希望看到的。此刻就算朱祁钰并不会想得太远不过他也能够很直接的感受到当帝国百姓的战争漏*点被调动起来的时候这个拥有世界上最广袤的幅员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的庞大帝国将是任何一个现实中的敌人都无法战胜的!
在公布了宣战声明十日后最后一支远征军即皇帝亲率的近卫军在德胜门外进行了誓师大会四万多近卫军官兵(包括了军官团以及那一千名童子军军官)整齐的排列成了十多个方阵在呼呼烈风之中四万多军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前面的皇帝身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