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明史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六十八节 血泪运河
    在其他的国家中对朱祁钰这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皇帝的评价中不乏褒贬而且都是褒贬分明。比如朱祁钰对西方世界的掠夺对数个强大国家的灭绝性政策这是受到了一致的诋毁的。同样的朱祁钰动的数次远征促进了东西方世界的大融合这也是受到了肯定的。只有一个问题是西方史学家所争论不休褒贬不一的那就是修建苏伊士运河!

    苏伊士运河的重要性是没有任何争论的。在这条运河修建之前连接东西方世界的海上航线必须要绕过非洲大6长达数万里往返一次至少两年的时间。而在这条运河修通之后船队就再也不需要绕过非洲大6了可以直接往返于地中海与红海航线缩短了两万多里船队可以在当年之内往返。这对促进两个世界的文明交流以及东西方的贸易展有着决定性的意义。也正是如此东西方世界的展才能够如此的迅!

    争论的焦点是在这条运河的修建历史上。朱祁钰并不是完成运河修建的皇帝他只是开启了修建这条大运河的皇帝而已。更大的争论是在修建这条运河的时候所生的那些惨无人道的事情以及一个伴随着这条运河修通而灭亡的强大民族。

    就算按照2o世纪的标准来衡量修建苏伊士运河也至少得动用几万人力以及大量的工程机械花上至少二十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当然这个前提条件是必须要有大量的工程机械并且大规模采用爆破技术有威力更大的炸药当然还得有很先进的运河设计方案。这样在投入上百亿的资金花上二十年的时间就可以修通这条运河了。

    可在当时朱祁钰就只用了两年的时间来完成修建运河的工作!显然在几百年之后这都是一个令人无法相信更无法理解的度。而在这个修建度的基础是一百五十万条被剥夺了的生命!

    问题也就在这里。修一条运河在两年之内就因此而死了一百五十万人!这是个什么概念?换算成天的话那就是一天至少21oo人而实际上运河动工的时间是一年零十个月。也就是说在这22个月中每个月死亡的劳工达到了七万人平均每天23oo人!可以说这完全就是一条用尸体垒起来的运河将这些尸体码在运河的两边可以修一条高三米的城墙!

    在这一百五十万劳工中有一百万是突厥人。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战场上的俘虏。另外还有五十万依附于突厥的其他民族的俘虏奴隶。当然这还仅仅是个开始在最终修完这条大运河的时候一百五十万劳工只是死在这条运河两岸地劳工的一部分而已。

    景泰二十一年上百名帝国的水利工程专家完成了对运河地区的勘探与设计工作。当时朱祁钰下了一道死命令必须要在帝国远征军扫荡完了奥斯曼帝国的余孽准备对欧洲大6动远征之前完成运河的第一阶段修建工作。让帝国的运输船只能够从红海直接进入地中海。而不需要绕过非洲大6。因此。在设计施工方案的时候这些工程师采取了分段建造的办法将整个运河区分成了大大小小一百多段每一段由一名工程师具体负责施工设计等等最后将这一百多段河道连接起来就是一条大运河了!

    劳动力是现成的当时明帝国在战场上抓获的俘虏就过了一百万另外还有数百万突厥平民。除掉妇女儿童老人等等剩下的强壮劳动力至少有三百万人。为了驱策这些奴隶修建运河朱祁钰调遣了第一军第八军第九军等一共六个军二十多万兵力来维持秩序控制奴隶。可以说突厥民族的大灾难在这个时候才刚刚开始。

    景泰二十一年秋运河正式开工第一批劳工是五十万俘虏而负责押送这些俘虏的是两个整编军的近七万帝**人。在刺刀步枪战刀皮鞭的威胁与驱策下五十万劳工被赶到了工地上。为了加快施工进度这些奴隶每天必须要工作九个时辰而且任何偷懒的行为都将受到严惩最轻的是鞭挞最严重的就是掉脑袋。

    在明军的残酷镇压下到景泰二十一年年底就爆了十多次奴隶暴动。十多万手无寸铁的奴隶在暴动着被射杀。当朱祁钰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下令将五十万奴隶全都赶进了地中海与红海一个不留。

    景泰二十二年春第二批五十万奴隶被驱赶到了修建运河的工地上。为了保证这些奴隶卖命干活朱祁钰亲自制定了一套管理办法。每五个奴隶用脚镣绑在一起为一组。每十组为一小队每十小队为一大队。如果有一个奴隶造反那么一个组的其他四个奴隶都得丧命如果有一组的奴隶造反一个小队的五十名奴隶都得完蛋如果有一个小队的奴隶造反那么一个大队的五百名奴隶都会掉脑袋!

    为了让其他的奴隶不敢造反所有造反努力的尸体就摆在运河的工地旁那是造反者的下场。可以说这是极为残酷的手段。至于朱祁钰为什么要选择这种手段历史上更是众说纷纭大概这个皇帝在乎的并不是那些异族人的生命他所在乎的是帝国将士的生命。只要修通了这条运河那么帝国将士的生命就将得到保证。换句话说如果要倒下一百个奴隶才能够挽救一名帝国将士的话那么朱祁钰会毫不犹豫的杀掉一百个奴隶来换回一名帝国将士!

    这也是引起争议最多的地方。后来甚至有很多人模仿了当年修建运河的工程得出的结论是如果不采用这么残酷的手段的话根本就不会死那么多人而且最多就只需要五年的时间完成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