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者传说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一百一十五章 灵性之眼(2/2)
实在难以言表。有了此种法门,我元武国岂不是能够万世永存了?你能教我这种法术吗?”

    凌别瞥了眼满脸热切的刘策,淡声道:“凭你的德行,还不足以掌握看透人心的力量。”

    “我德行不足?我能统御天下万民,这种德行难道还不够吗?”刘策有些微微动怒,他觉得自己又一次被凌别给看扁了。

    凌别道:“你也勿恼,且听我仔细与你分说。众生于我,行在路上,皆在道中。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何故,道使之然。万物与我皆归于大道,非是归于仁道。故天地不以为仁,修者不以为仁,而归于自然。自然者大于仁道,其顺序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道大于德,德大于仁,仁大于义,义大于礼。妄图以礼害义,以义害仁,以仁害德,以德害道。都是获罪于自然,必定有重大恶果加身。”

    刘策又问:“我还是不明,德行怎能害道?弃礼何以就义,背义何以成仁,不仁何以修德,无德何成大道?”

    凌别摇头道:“我说之道非是丢弃和蔑视,而是彻底融汇贯通,无分彼此。道是终是始,无穷无极,无所不包。礼义仁德皆为道之显化,然则人心有私,往往固执己见,不容他理。所以礼才会害义,义才会害仁,仁才会害德,德才会害道。守礼就义,就义成仁,成仁修德,修德而见道。这是世俗悟道的根本法门,也是凡俗之人需要耗费生生世世来体悟的天地至理。其中环环相扣,缺一不可。你若能在今世齐聚五德,那下一世,便是你彻底改变的一世了。到时你就有机会能够看清这世间的本来面貌。才能真正明白我之所言非虚。”

    刘策想了想,仍旧似懂非懂,不明所以。但是凌别既然不愿相帮,他也无法勉强,当下就说道:“好吧,我也不求你替我观察人心,以你之眼光来看,我国气运几何?可得万世太平否?”

    “万世太平?你这个愿望已经超过人君所求了。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真正分离聚合的,非是天下,而是人心。人心为何非要聚散离合,乃是心中痴心妄想蒙蔽本心所至。无聚散无苦痛的世界,凡尘之中是不存在的。”凌别笑着回应了刘策的痴心妄想。其实在神道大兴的年代里。许多神仙都会利用信徒的信仰之力开辟出一块神国,以供那些灵魂等级达到圣灵程度的信徒居住。那就是一个无苦痛的世界,不过那种地方非是神仙真就大发慈悲想要渡化信徒而建。而是他们需要那些虔诚的信徒在死后持续贡献着信仰。直到耗尽最后一丝灵魂力量,真灵彻底消散。对于这种从神国消失的圣灵,神仙们的说法就是“你彻底与神同在了。”事实也就是如此,他们的全部能量都已被神国吸收同化,成为了神力的一部分。那不是与神同在是什么呢?

    “那……”

    刘策还要再言,立即就被凌别打断“我只是在甄后脑中下了一个禁法,并没有毁去她的神智,所以她虽不能使出惑神之法,但是能够将这种法门传授给别人。你想用女间没有问题,但是千万不要妄想靠着水云斋那点皮毛小术勘测人心。那种粗浅读心之法,碰到心智刚强一些的凡人就没用了。你若是用这套东西蛊惑民众,蒙蔽万民灵性,到时就不是凡人要反你,而是修者会来给你找大麻烦。”

    “天哪我治理百姓你们都要插一脚,这日子没法过了……”刘策闻言不由搞怪似的哀号了起来。

    “修者是凡人的未来,修者在世俗之中,大都是扮演着观察与守护的角色,我们守护的不是凡人的肉身,而是灵魂中的自由意识。修真界中,不论正魔二道,都有一个共识,就是要使凡人灵魂在一个相对自由的过程中获得成长与进化,不论是苦痛还是欢乐,这都是人族灵魂进化的必要体悟。你要想蒙蔽凡人灵智,别说我不会答应,全天下修者都不会答应。你若再提出非分之请,那我只有甩手走人了。”凌别故作佯怒的说着。

    刘策大惊之下,急忙不顾仪态的扯住凌别衣角,好言道:“别呀,别这样。我服了,我服了还不成嘛……”凌别可是唯一一个愿意亲近他的修者,并且二人性情也算相投,不论从哪方面来看,刘策都要死死抱住这根粗大腿。听闻凌别要不管自己,他立即不敢再作任何奢求,只是不住软语告饶,好话说尽,这才使得凌别消了气。

    看着凌别远去的幼小身影,刘策心中叫苦不迭,他觉得凌别简直比甄后难伺候一万倍都不止。想到甄后,刘策淫心又起。“还真是期待啊,甄妮呀……你快点来救你娘吧,到时我就可以……嘿嘿,呵呵……”

    刘策想着想着,脸上就现出了痴呆似的傻笑,要是被甄后看见他这副德性,她一定会认为刘策才是老皇帝最傻的一个儿子。所幸此时殿中只有刘策一人。这幅痴相丑态自然也就不为外人所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