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出弃文从武
中极殿,内阁六部等官员齐聚,徐再生也身着官服,第一次列候殿前。令人醒目的是,仅仅从七品官身的他,竟然站在诸臣行列最前排。
一番朝议,徐再生是眼观鼻,鼻观心,充耳不闻。朱由检也似乎心不在焉,草草结束奏议,开始兴奋地扬眉道,“诸卿,顺天府境内纷传佳音,数日前普降甘霖。终解大地之饥渴,民生之期盼。此实朕封祈雨仙师之功劳,然朕误信谗言,险些弥造终身难悔之憾。”
“朕实非贤君,今日自省于诸臣前,望诸卿不吝谏止公规。夫天下之大器者,非大明法度不足以维持,非众建贤才不足以保守。徐奉祀有功于社稷万民,朕欲拜为礼部员外郎,入翰林院,加庶吉士,众卿可许?”
当徐再生被皇上从刑场上救下,诸大臣就明白封官奖赏不可避免。尤其是那些曾弹劾徐再生的言官们,大都打定主意保持沉默。这四境降雨,万民欢腾是真,谁知道这位来历神秘的徐仙师是不是真有些道行?此时再谏止,惹怒皇上被罢官事小,妨碍清名却万万不可。
可礼部员外郎也就罢了,毕竟是个没有什么权利的闲差。但这入翰林院,加庶吉士则非同小可,立时引起哗然议论。
礼科给事中章正宸站出奏道,“陛下,翰林者,文翰之林。唐时初置,杂流并处。自太祖以来,凡入翰林,必为科举进士。掌制诰、文翰之事,备皇帝顾问。品秩虽低,然清贵之极。请陛下勿乱授于人,乱天下士子之心。”
“臣附议,徐奉祀虽祈雨有功,但可作其他封授。翰林文苑清雅之所,请陛下勿扰其清白。”
“臣附议,附请陛下误以喜好而乱封许官。”
“……”
满殿一片反对之声,归根结底就是反对徐再生入翰林,居庶吉士。因为明中后期,有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之说。而庶吉士,则可读书翰林院,观政于诸部。算是翰林预备官,所以又有‘储相’之称。
众人反对的,只是让一个外人参与进来夺权,而且这个外人还没有任何功名,不属于任何集团,动机不明。最让诸臣担忧的是,皇上对此人似乎还极为信任。
朱由检脸色阴沉地巡视群臣,目光最后落在首辅周延儒身上。周延儒曾一力申救孙元化,如今孙元化被徐再生救之,相信他应该有公正之言。
“周学士,汝有何见解?”
一直沉默的周延儒见无法回避这个话题,心中略略叹了口气,站出犹豫道,“微臣窃以为诸臣所言有理,祖制法度不容轻毁,令天下士林哗议。陛下可择他职恩授,以双美之虑!”
“伏请陛下三思!”
“皇上!”就在朱由检左右为难之际,最前列的徐再生站出开口道,“皇上,微臣请愿!”
“哦?爱卿但说无妨!”
“微臣请领虎贲将士三千,往山东平定兵乱,解陛下之心忧!”
静,满殿皆寂。诸大臣们集体愕然。他们不明白啊,徐再生为何突然把话题转到这上面?山东?小小兵乱,内阁兵部早有定议,他要做什么?玩什么花招?
而龙椅上的朱由检却明白徐再生的用意。早在祈雨之前,他就说过,成,不可阻其来去之自由。他这是要离开朝堂啊!他是对朕失望了啊!
“为人子孙,若使宗庙毁辱。为人父母,使其比屋死亡,此岂明君所能忍者乎?朕登基以来,莫不以天下万民为念。然天道苍苍,喜怒无常。此非朕之幽昧不明,实乃有心而无力哉。卿……真欲离朕而去,视天下百姓连旱流离而无睹吗?”朱由检一时情绪,竟然语含哽咽,听得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