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大英雄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辛亥大英雄第46部分阅读(2/2)
令惹麻烦,不遵从政令,老子第一个宰了他!”

    “保家卫国,绝无二心。”

    “国防军万岁,司令万岁!”

    士兵们群情激奋,看得徐绍桢和军官们也有些激动。昨天三省行政通电发出后,全国上下都热闹起来,谁也没想到,一个军阀似的武夫居然敢如此大胆直接裁撤三省一半收入,还免费让学生读书,狠狠扇了那些说杨秋是武夫的人一个大巴掌。回想自己这边,脸上甚至还有些火辣辣的,虽然南京政府成立后也宣布取消前清所有厘金,但下游各省实际上并未停止征收,因为赋税和厘金关乎各省都督和军队的生死,谁敢轻易裁撤?

    激动过后也暗暗担忧,杨秋已经露出了割据为王的苗头,偏偏北方未平谁也动不得他,现在这封通电又几乎将三省民心一网打尽。这位军官宣讲后,国防军肯定也是死命追随,等他将三省土豪恶霸狠狠揍一顿后,恐怕三省就水泼难进了。扬子江上游咄咄逼人,徐州一战北洋公然撕破了停战协议,这两家会不会借暗杀联起手来?说到底还是孙武那些人愚蠢,白白给了杨秋一个立威的机会。

    算了,自己只是个军人,何必管这些杂事呢。徐绍桢叹口气,刚要继续往前走,一位二十七八岁的军官带人走了过来,见到他立刻敬礼:“国防军上尉团长余德海见过司令。”

    北进中对刘英部强行缴械后,余德海稳重了不少,面对徐绍桢不吭不卑:“欢迎徐司令来视察。”

    “余团长,你们这个演习还要多久才能结束?”徐绍桢打了个哈哈,故意咬重了演习两字免得大家尴尬。余德海立刻说道:“报告司令,在大总统给出答复后,我们就会立刻结束演习。”

    给出答复?!徐绍桢心底冷哼一声道:“大总统不是已经发电报澄清那件事与南京无关了吗?尔等继续这样下去,我也不好交代,万一闹出的动静想必杨巡使那边你也不好说吧。”

    北进那么关键的时刻,余德海都敢直接把刘英兄弟缴械,何况现在还占着道理!所以毫不给面子说道:“大总统是发了电报,我等也相信大总统和徐司令的为人。但我等是军人,军令如山,只要司令一天没来命令,我们就会在这里驻守一天,至于动静。”余德海故意看了眼江面和炮台,三艘炮舰和八门随时可以调转炮口的120毫米重炮,说道:兄弟我倒也是不怕。”

    徐绍桢有些火了,这里是南京不是湖北,仗着炮台和机枪就敢如此嚣张,冷道:“余团长,你可要想清楚了。”

    余德海和二团将士早就怒火中烧了,司令带大家血战那么多天,付出了一万六千民军死伤代价才有了南方的大好局面,国家还没统一呢,有些人就迫不及待要杀他,大家如何能忍得下去?要不是参谋长严令不得进入南京城,他们早想清君侧了,所以听到最后这句干脆懒得理睬,只是回道:“徐司令请回吧,弟兄们职责所在,还是等炳麟先生带那些人来再说吧。”

    章炳麟要来了?还要带孙武他们来?!徐绍桢傻眼了,满肚子怒火都化为了担忧,这巴掌也太狠了吧!

    徐绍桢匆匆回总统府报告时,章炳麟也押着孙武等人靠上了南京码头。这个消息旋即引爆了南京城,总统府和参议员更是措手不及,没想杨秋会把这个大麻烦扔给南京来解决,为此孙文不得不举行内阁紧急会议商讨对策。

    其实这件刺杀案根本没什么可商量的。假冒政府暗杀中央大员,放在任何年代都是死罪!尤其是现在这个全国还未统一,南京急需树立权威的时刻。何况章炳麟这回不仅把人犯带来了,还带了详细供词,放在别人身上恐怕早就拉出去枪毙正法了。可这回不行,因为里面牵扯到了黄克强的儿子。

    南京焦头烂额的时候,北京袁世凯也有些烦躁。

    宫保府这几天门庭若市,自从传出他上奏劝说退位,请辞总理大臣后,各方势力都嗅到了活曹操要动真格的了,满清退位或许只是眨眼的事情,所以不仅没清闲反而愈加忙碌起来。

    冬天的北京是难熬的,连绵大雪将京华之地覆盖了起来,受到惊吓的袁世凯这几天身体不舒服,所以干脆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但别以为他就被炸弹吓到了,滴答不觉的电报机依然再告诉别人,这里还是北中心的政治中心。

    “这个杨秋委实让人头疼。”杨士琦坐在火盆旁,他在袁府内地位非凡,所以每次议事袁世凯都会让人给他准备凳子,说道:“这封政电一出,怕是三省内民心都要倒向他了,将来恐怕尾大不掉。”

    段祺瑞一贯强硬,冷道:“有什么尾大不掉的?我就不信他真要裁撤厘金,免费兴学。他现在手下十万之众,这回又要扩军12团,每年光养活部队每年就要千多万,无非是沽名钓誉罢了!等他实行不下去,我就戳穿他,让全国上下看清楚他的真面目。”

    杨士琦眼了看这位北洋之虎,继续说道:“徐州一战,南面已经被我们打怕了,杨秋又高调施压南京,这回恐怕黄克强不得不行辕门斩子的事情了!如此一来他必定声威大减,没了他后孙文之辈等于少了条胳膊,南方已经没多少日子了。所以倒是大人您这里要快啊!要是拖上一年半载,恐怕就真要拱手让给杨秋了。”

    袁世凯这几天也着急呢,这次暗杀实际上是帮了他的大忙,但有些事他不能说出来,故意叹气道:“我袁家三代世受皇恩,如今却要我亲手哎。”

    杨士琦最清楚他的脾气,劝道:“大人!此时非是妇人之仁的时候,如果清室还不退位,一旦南京解决了杨秋之事,要想挽回声势必定会倾力北伐,战端一开苦的还是天下百姓,我汉人遭的罪还少吗?士琦今日请命,大人早做决断!”

    陈宦站在旁边,对袁世凯此时还惺惺作态有些不满,但他已经答应辅佐也只得说道:“大人,南京和湖北说到底都还要互相利用,所以此刻他们绝不会彻底翻脸,这从杨秋把孙武等人交给他们处理就可看出。南京也定会利用此次机会要求杨秋北伐,要是津浦、京汉同时发动,我们兵力恐怕不足。”

    袁世凯先长长叹了气,拿火钳将炉火拨旺了些,才装作下决定道:“罢了罢了!先派人去和杨秋谈武胜关换人的事情暂且稳住他,京中良弼也动手吧,老夫这回也豁出去了,天塌下来我给你们顶着。”

    有了他这句话,三人都明白,满清退位只是时间问题了

    第一三八章 轻轻放下

    南京头疼如何处理刺杀案,北面加速逼迫清廷退位,扬子江上游三省却因为震惊中国的行政通电,轰轰烈烈拉开了大大变革序章,它最终会给南中国带来什么?连发动这场变革人的也无法预测。

    随着汤化龙被捕,胡瑞霖辞职,杨子江上游最重要的两位立宪派领袖轰然倒塌,无数与他们有牵连的立宪派和保守派惶惶不安,尤其是当杨秋发出政改通电后,从成都至长沙,从重庆至武昌,叫好声此起彼伏时,也有无数愤怒的眼睛暗暗诅咒。一场新政与既得利益之间的冲突开始慢慢发酵,始作俑者杨秋加紧速度调兵遣将的同时,也在开始勾画他崛起的最后一步。

    武昌码头上,海军营江汉号炮舰悬挂起了满旗,街道两旁锣鼓喧天彩旗飘扬,数百位湖北官员来到此处为新任民国副总统,前任鄂督黎元洪送行。

    黎元洪依然是那副镇定自落的泥菩萨表情,心里却如死灰般难受。副总统说得好听!孙大总统上台后摒弃了宋教仁提出的议会制,实行总统制将大权全部握在了手中,副总统就是个花瓶摆设罢了。但现在又能怎么样呢?汤化龙倒台后,湖北立宪派就剩下最后一口气,湖南谭延闿是典型的墙头草,四川邓孝可干脆是杨秋立起来的傀儡,否则以他的资历怎么能争得过蒲殿俊那些人!现在后悔已经晚了,要是当初党人推举他出任都督时主动点,趁着孙武得势时直截了当拿下这个年轻人,还会有今天吗?

    从甲午走来,黎元洪也算是经历良多,他明白政治就是这样,打不倒对方是就得忍着憋着,一旦发动就是你死我活。小仓山后,三省之内已经无人可以撼动此人,自己去了南京后更不可能,不如主动移交权力早些去南京养老。想到这些,他悄悄叹了口气,扭头对杨秋说道:“此次一走,不知道何时能回来了。”

    经历过这么多政治风雨后,杨秋已经心硬如铁,微笑道:“副总统记得我送您的手枪吗?杨秋今日话放在这里,一日是长官,一辈子都是。不管将来是南京还是北京,庙堂之上如果有人为难副总统您,只要发个电报来我十万国防虎贲决不罢休!”

    黎元洪知道杨秋这是要利用自己对抗肯定要上台的北洋一系,但能有这个保证他已经很欣慰了,只要保持这点若即若离的关系,将来就算袁世凯当了大总统也不能拿他怎么样,这辈子做个安稳副总统是不成问题了,所以很干脆的摊牌道:“辰华有什么话要我带给南京吗?黄一欧我动不了,不过孙武他们这件事还是能说上话的,南京现在迟迟不动也在等你这边的消息,依你看这些人是放逐海外还是。”

    “海外也有华人。”

    杨秋淡淡的一句,决定了孙武和张振武等人的生死,黎元洪不气不恼反而欣慰的点点头:“辰华做的不错,第一次可以原谅,第二次那就是咎由自取了!”

    “黎副总统深明大义,请代我转告大总统,杨秋从未想过要割据中国,如若北伐确定下来我定然出兵配合。”解决完孙武等人事情后,杨秋立刻让陈果夫递上一张西南银行开出的三十万支票:“这是我的一点心意,南京那边还不知道何时能开开出政府工资,您先收着充作日常用度。”黎元洪知道南京财政困难,没推辞让王安澜收起来,笑道:“辰华心里恐怕已经有了湖北新都督人选了吧?告诉我吧,黎某还没到老糊涂的时候,谁为国家好还是知道的!保举一个湖北都督还是能办到的。”

    “都督虽然是我汉人称呼,但现在已是共和,所以我觉得省长这个名字更好。”杨秋早就想撤掉都督这个封建味道太重的名词,微笑道:“提名人叫李石星,是詹天佑先生的弟子,27岁,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毕业。”

    “好,我记下了。”

    黎元洪记下这个陌生的名字向军舰走去,刚准备踏上舷梯,忽然回首说道:“恩师萨统制给我来信了,出资购舰民族大义,辰华做的不错!现在你三政虽出,但所触太大!必定还有波折,既然辰华决议要做就狠一点,快一点!希望等黎某告老还乡时,能看到一个最好的湖北!”

    这几句话让杨秋微微一愣,转念间他有些明白这位历史上褒贬不一的人物的心思了。他虽然是被自己逼走的,但终究没改掉国人眷恋故土的思想,亲历甲午惨败,眼见晚清国弱民苦的现实让他们这些北洋一代很矛盾,一方面是希望国家做出改变所以同情革命,一面又害怕从此陷入动荡反而加重疾苦,直到现在要走了才终于表露了心声。

    一声汽笛,宣告首义后走上被强行推上首义都督之位,踏入中国政治舞台中央的黎元洪结束了在湖北的生涯。同时提名大家从未听过的李石星出任湖北省省长。他的离开也让湖北彻底进入了杨秋时代,当天下午三省巡阅使府就搬到了湖北咨议局内,武昌再次成为了湖北乃至整个南中国的政治中心之一。

    第二天清晨黎元洪抵达南京,为祝贺副总统到任,杨秋首先表达了善意,不仅下令二团退回原驻地,同时再发全国通电,表示刺杀事件只是一小撮革命叛徒所为,也表示国防军已经做好了北伐准备,只等南京命令就可以出发。

    黎元洪也做出了回应,当天参加内阁和参议员会议时立刻提议,废除都督这个职位,改为更符合共和的省长取代。同时提名詹天佑的学生,从未闻名的李石星出任湖北新省长。在得到杨秋的信号后,这两件事几乎在提出后就获得了全票通过,虽然谁都知道这是杨秋的授意,可现在还有谁愿意为这点小事继续对峙他呢?现在最重要的是如何解决刺杀事件,给杨秋一个交代,重启已经陷入停顿的北伐,加速全国统一。

    黄克强也根本没空关心黎元洪抵达后南京政治圈的悄然变化,他现在已经是焦头烂额,一边是空空如也的国库,一边是北伐需要的上千万钱款,还有儿子和刺杀案的牵连,都让他有种深深地疲倦感,有时候坐下来干脆想撇下一切回香港做愚公算了。宋教仁来找他告知黎元洪的提案时,推开门后也被吓了一跳,短短几天这位身材高大,享誉中华的同盟会硬汉已经整整瘦了一圈,两个眼窝深深凹陷了进去,睁开能看到的都是血丝,也不禁关心道:“克强,你也别太担忧了,孙武他们的口供中可以看出,这孩子是被人蒙蔽了,我想杨秋也不是好杀之人,此事应该还有转圜余地。”

    黄克强最近的确是身心疲惫,见到宋教仁来,强行打起精神说道:“一欧的事情我不想问,做错事情就该受罚。倒是现在北洋兵锋指到了淮阴,北伐已经刻不容缓,遁初你觉得该怎么办?”

    宋教仁见他不愿意提刺杀案,同意他的意见说道:“克强说的不错,要是再不能联合北伐,还说不定会出什么乱子呢,只是钱款该如何解决呢?”

    黄克强说道:“我昨日和总统谈过了,他认为可以用致电广州陈炯明,用广州铁路作抵押,此外再有江苏出面拿出上海至枫泾的铁路,以此两条作抵向日本贷款600万先应急,等全国统一各地赋税上来后慢慢还。”

    “把铁路作抵押给日本人?!”宋教仁不是不知道现在财政问题,但对拿铁路做抵押还是很担心,说道:“克公可要想好了,我们现在这个政府只是临时的,袁世凯昨日已经来电说会加速劝说满清退位,将来大权还是要暂时交给他的,万一这事被拿出来说事,对将来大选恐怕非常不利。”

    “现在还顾得上那么多吗?”黄克强苦笑,回到了刺杀案的话题:“听说黎元洪来了,是不是带来了杨秋的口信?”

    宋教仁点点头:“口信来了,黎元洪已经表示一定要严惩主犯竖立中央威信,次犯他没提,但大家的意思是让一欧他们回香港,从此不要再从政了。”听到这里黄克强仿佛全身力气都被抽干,这些话意味黄一欧等人将从此退出政治舞台,而且只要杨秋一天没倒台,他们就永远不可能在翻身。

    见他表情痛苦,宋教仁也知道他心中的苦,起身道:“克强你好好休息吧,事已至此就不必再多想了。”

    宋教仁离开后不久,南京政府正式公布汉口刺杀案处理结果,黄一欧被革职遣送回广州收押监禁,海军次长汤芗铭被革职由杨敬修接任,王光雄接任驻扎在上海已经改编的民国海军第一舰队司令,最后包括孙武在内的17位刺杀案主谋被以谋杀中央大员、反革命罪判判处死刑。

    因为杨秋轻轻放下刺杀案,刚刚才松口气的南中国却再次因为两起暗杀案躁动不安。1月24日,清政府主战派死硬分子良弼被炸弹炸死。第二天,光复会首脑,最有可能接任浙江省长之位的陶成章也被人暗杀与旅馆中。

    十天内连爆四起和民党有关的重大刺杀案,使得很多人对依然抱着暗杀政治的南京开始失望。就在中华大地依然动荡不安,未来一片迷惘时,杨秋开始了自己上任后的第一次两省之旅

    第一三九章 西南风云起

    羊肠山道,曲曲弯弯,俯身望去竟是千丈深崖,从山麓远眺,层峦叠嶂、连绵纵横,似乎永远看不到尽头。

    “好家伙,我还以为我们四川的路算难走了,这会走一趟才知道,和贵州比我们那叫平坦大道。”佛顶山清水江畔,一支十几人的驮马队沿着小道婆娑跋涉,队伍里一位操着四川重庆口音,穿着国防军军装和棉大衣的年轻小伙看一眼深峡解开衣扣,衣襟下两支崭新的民元式手枪赫然露了出来。

    “古话不是说吗?九分山水一分田,古道驼队走黔州。”走在前面的邱文彬笑道:“两湖入川,最难走的就是巫山夔门,还有北面的秦岭蜀道,西南的大凉山金沙河,可入了川后内里却是平原,所以才称巴蜀宝地。但贵州就不同了,不管怎么走都是山连山,看不到头。”

    “班长,下午就该到贵阳了,该给我们说说这次的任务了吧?”重庆小伙挤到前面,屁颠屁颠跟在邱文彬?br />免费小说下载shubao2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