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四喇叭,立体声时代到来。老祁立刻鸟枪换炮。这次姜克俭来不及跟上潮流,好在他够聪明,很快弄明白立体声的原,亲手打造了一套音响系统。自己做的木质音箱,橡皮盘喇叭。那时候都以为纸盘喇叭容易坏,他们追求的是功率,音量,不是高保真音质。再以后,还出现过带微电脑选曲的高级货。
有了音响,自然而然地就开始办起了舞,都是周边的上海人来参加,由此,也促成了他们之间的紧密联系。
这天夜里,六七个被两头抛弃的上海人聚在一起,客厅里烟雾缭绕。
姜克俭没有烟瘾,但也不完全拒绝吸烟,家里有着成套的精美烟具:水晶烟缸,煤油打火机,还有上海带来送人用的香烟,都是平时待客用。
几个人在交流这些天的成果。
“我联系了农一师的同,已经知道他们的集流程,到时候赶过去就可以,他们欢迎所有的上海人都去。”老冯做事很有头绪。
“我们团的连队我都跑过了,只要是上海的,这次都去,别的团呢?”最近开始变成急性子的老祁。
姜克俭:“三零团我今天打过电话了,他们的消息比我们早,有些已经动身了。”
老李:“我们这次联系的也有几百人了,都没有组织也不行,谁来带个头?”
老祁:“老姜吧,老姜和团部比较熟,话好说点。”
姜克俭:“没问题,到时候我来和他们谈判,如果有这个机的话……”他对这件事情并没有多少信心。
游行,集,示威,谈判,绝食,上访……
这天,姜克俭风风火火地赶回连部,他带来新的消息:“可以开户口了!”
终于开始返城了!
开户口,这个流程很……很热闹。
不是每个人一个户口,也不是每家人一个户口,而是一本户口上密密麻麻的名字:“集体户口”。
实际上,他们后来才知道,在上海,这种户口根本是不被承认的。属于临时户口,就跟现在城市的暂住证差不多。
可当时,这已经是唯一的希望,唯一的途径。
老祁先走了,坐的火车。为什么要火车呢?因为他做了件很愚蠢的事情:
谈判的时候,他作为代表之一上前对话时,就问了一个问题,他问道:我们可不可以坐飞机回上海?(当时坐飞机要介绍信)……
下面的集人哑然,这都啥人啊??
之后就没人他了。他一个人也没法搞定上飞机的介绍信,只能坐火车了。
这家伙又心急,一天都等不了,家里的东西不能带的都扔了(没送人,原因以后讲)。
火车很挤,他没买到座位,一路站到上海,下车的时候是亲戚把他抬下去的,两条腿都肿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