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可以逐步的修习体悟般若法门了。然而修习般若法门者往往一味地思考法门真意,而忽略在现实中求证。其实修者此时已经犯了‘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毛病。这种‘聪明’实属小聪明,非大智慧。俗话说‘车到山前必有路’,在修者未在现实中印证佛家大境界之前他又如何能够看到下一步路呢?此事不要说普通修者无法完成,即便是佛祖现世也是做不到的。可一些修者至此遁入外道而不知回返,以至于一天到晚穷思极虑劳神伤身而不可得。最终反而损伤了先天智慧,造成神经疾病。这实在是可悲可叹啊。···”华语看到这里脑海中仿佛有一颗惊雷瞬间炸响了。“是啊,万物最终只有尝一尝才知滋味。我这样胡思乱想无异于无根之木,又如何能够结果呢?在现实中求证,关键就在于此啊。”华语暗暗点头,心下想到。
可问题又来了,华语现在一无所知又怎么能够求证呢?他也只能再次查阅那些经书了,希望能够现什么。
“坐忘”?华语再次看到这个词了,“难道这就是修道的关键?”华语想不通,不过这次他不打算再想了,而是要做了。华语立刻摆出了自己平时修炼养生气时的姿势,不过这次他并没有意想气脉的运转,而是打算排除心里的一切念想达到空前的清明状态,也就是要把内心变成一块晶莹剔透的镜子。人的意识分为主观意识和客观意识。主观意识也就是我们平常用脑做自我思考时的意识,而客观意识则控制着人体的各种生命状态比如心跳和血液流。一般情况下主观意识处于人的意识的主导地位,因此人的主观情绪思考就会影响到客观意识的作用,比如人说谎时心跳加快,有的人会被吓死或被不好的消息引心脏病等。可对一般人来说,主观意识的作用力度是有限的。例如一般人无法控制自己的血液流,可经过训练的人则可以,这就是主观意识对客观意识的控制力度不同导致的。一般情况下人的主观意识往往对客观意识产生不好的影响从而对身体产生危害,比如一些糖尿病人的客观意识不让他吃糖了,可他的主观意识却出了想要吃和喜欢吃的信号。
华语的养生气修炼其实就是调节主观意识和客观意识的关系的。只要人们将主观意识的作用暂时的控制住,并使客观意识挥作用那么人体内部的气机就自然动从而对人体的功能进行修复了。
可华语这次的修炼却不同,这次华语不是要将主观意识控制住,而是要将主观意识和客观意识完全的分离。只有这样华语身体里的客观意识才能完全的挥作用,他的气机才会最大限度的被启动。一个人练气的进步度是不同的,而造成这不同的就是主观意识和客观意识可以分离的程度。
这个过程并不像华语想象的那么简单,恰恰相反,这过程充满了挑战。人的客观意识一旦挥作用,那么人的身体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冷暖麻痒的感觉。这种感觉会立刻反应给已经被控制住的主观意识。主观意识收到这种难受的信号,会不由自主的想要摆脱控制从而消灭那种感觉。实际上这种难受的感觉却是人体自我修复造成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