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亲自率队三万由盛京出打算悄无声息的突袭广宁并在守军不备之下一举攻下此城。哪知临近广宁不远派出的探马却回报此时的广宁城由于前些日新增的人马城内拥有守军达到四万且护城河既宽且深要想一举拿下此城可谓是难如登天。皇太极失算之下心中郁闷之极。正打算撤兵返回突闻由宁远赶来一支运粮的队伍。一番筹思之下决定率军劫掠粮队。
吴襄刚刚走到半路就被迎面而来的后金大军撞了个正着。顷刻间八百余人的队伍立时折损了将近一半吴襄见敌人势大无奈下只得丢了粮车仓皇率队跑回宁远。
皇太极见截获的粮草为数不少一方面可以补充自己的大军另一方面广宁四万多人马从此将过上缺粮的日子。登时低沉的心又活跃了起来。当下派出五千骑兵将粮车护送回盛京自己则率领其余两万五千人追着吴襄等向宁远城奔去企图紧随着他们趁机杀入城内。弥补自己无法攻入广宁的遗憾。
此刻皇太极正端坐于中军之中望着不远处被团团围困的几百名辽东军士。不由的摇头骂道:“城上的明军实在是太狡猾了竟会丝毫不顾同僚的死活硬是紧闭着城门。看来我等要攻入此城的打算又落空了。”
身后的九弟多尔衮上前狠狠道:“既然城上的明军愿意看着自己的同僚一个个身死那我们倒不着急将他们杀死了。一个一个的慢慢来一方面可以增加他们的痛苦另一方面还可让城上的明军内心的恐惧感更加强烈使他们的心底留下阴影将来在对抗我们时会更加的不中用!”
皇太极点头道:“嗯好主意。传令下去不要将他们围的太紧慢慢的陪他们玩儿并且要让城上的明军都能看到。”
三桂望着自己的父亲吴襄衣衫不整浴血战袍虽然身处后金军的团团包围之中但却依然没有丝毫软弱求饶的意思兀自拼命挥舞着兵刃不断的向四周的后金军身上招呼。而他身边的兵士也一个一个的倒下逐渐的减少。
此时三桂的心里虽然有些不忍见到父亲这样的下场但却并不像外人所想象那般的激烈。三桂不明白自己这是怎么了昨日在家中就是如此此时面对自己的亲生父亲依然如此。难道是自己变得冷漠无情了么?三桂遥望着远处的战场忽然间有了一种置身事外的感受就好似自己脱离了整个战场也脱离了宁远城。三桂诧异的扭头四处看了看袁崇焕、张献龙以及身遭的一切人和物那种感觉就好似自己是一个局外人一般。
突然间三桂豁然醒悟终于明白为何自己的心会是那般了其实就是自己已经逐渐习惯了“人生如棋”。方才自己深深的体会到了无论是城外战场上的父亲吴襄或是后金大军还是城头上的袁崇焕、张献龙以及身遭的一切人和物在自己的眼中都已变成一枚枚的棋子。什么亲情、友情甚至爱情在这刻都已不重要一切都只是从客观的角度以棋盘的角度去衡量每一枚棋子的价值。三桂在为自己终于初步达到“人生如棋”的境界而欣喜的同时也为自己的冷血感到有些吃惊。
此时战场上的辽东军士已经死亡了大半只余下吴襄带领着仅存的一百余人绝望的反抗着。
三桂的思路霎时间变得无比的清晰根据战场上的形势以及对今后的分析突然得出一个结论:自己无论如何都要出城去营救父亲吴襄!为的并非是那割舍不下的亲情而是其他种种原因。
虽然自己知道此时出城到万军之中营救父亲异常的凶险但此刻自己被逼到这份上实在是无奈之举。谁让自己刚好赶上此事呢?面对着亲生父亲在眼前浴血厮杀自己怎能置身事外?不过有洪安通以及手下三百名勇猛无比的亲随在身边照应生还的希望最起码还是有的。而且据自己对前世历史的了解吴三桂当时的确是将父亲营救了下来这样看来相信自己也能成功。到时不管能否将父亲救回自己忠孝两全的威名算是传扬出去了。必将使自己在整个辽东军乃至整个大明声名更胜对自己将来的大业大大有利。冲着这几点三桂此次是非去不可。至少去了还有回来的机会而自己一旦傻傻的站在这里看着自己的父亲死于乱军之中到时不但母亲、舅舅们会责怪自己恐怕对整个辽东军的将士来说也会认为自己是个贪生怕死之辈从而对自己的人品产生怀疑。
想通了这一切后三桂回头对身后的洪安通大声道:“立即去叫弟兄们上马准备好我要出城去营救父亲!”
袁崇焕听了立时猛地回头望向他叫道:“你疯了么?此时出去无异于找死!”
三桂没有说话而是扭头向城下走去。袁崇焕、张献龙见状紧紧在身后追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