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哀求了半响可她此时犹如老僧入定一般一直紧闭双目对吴间庙的话语不闻不问没有任何回应好似陷入了深深的睡眠之中。
吴间庙终于彻底放弃他气急败坏胸中好似有一团熊熊燃烧的怒火。真想叫手下将九难师太所居这座庵堂烧掉但又怕被三桂得知怪罪因此只得率领一众手下悻悻的下山回宫。
虽然唐王吴间道与宋王吴间庙两个殿下为了太子之位明争暗斗但却半点也不敢在三桂面前显露出来。他们都很了解三桂的脾气生怕惹得他不高兴而怒。在外面无论他们何等的张狂与放肆但在三桂面前却都老实的像猫一样。对于三桂他们有一种从心底而生的畏惧。而为了讨得三桂的欢心他们还时不时的跑到他的面前去问候一番顺便就三桂所喜爱的话题进行一番探讨。而且还纷纷主动要求要到各地军队中去历练借以磨砺自己。而三桂虽然对这二人所展示出来的想法与才华没有表示出很满意但也为他们能够主动要求深入军队而感到高兴。因此他没有犹豫当即决定让大殿下唐王吴间道到北洋舰队历练让二殿下宋王吴间庙到南洋舰队历练。并还要时常到附近的各个军区去磨练一番。
两人接到消息不敢怠慢稍作准备便立即上路。一方面为了讨得三桂的欢心另一方面也想借此尽快的拉拢军队力量因此二人分头行动各自实施自己的计划。
公元1672年这一年是个非常值得纪念的年份。全国的总税收达到了创纪录的十亿两白银其它如粮食、矿产、纺织等也都是大丰收。全国各地也没有大的灾情与险情真是风调雨顺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足可以说家家有余粮户户有酒肉幸福、满足的笑容时刻挂在人们的脸上。这种富足的生活就算与当年的大唐盛世相比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中华帝国这艘级巨轮正在历史的洪流中全行驶。
这一年还有一件大事值得国人瞩目那就是国家的最高掌权者身为中华帝国九五之尊的吴三桂这一年刚好是整整六十岁。为了给三桂办好这次规模宏大的六十大寿礼部尚书张宇经打从去年开始便着力的精心准备布置。虽然他在请示三桂的时候得到的答复是尽量从简但他可不敢真的就此厉行节约。只能想方设法如何才能做到以繁化简既要规模宏大盛况空前又不能仅仅在表面上做文章。既要让陛下万分满意又不能让他怪罪自己铺张浪费。饶是张宇经素日里玲珑八面左右逢迎这次可也让这位礼部尚书伤透了脑筋。无计可施之下张宇经只得去挨个的亲自拜会户部尚书吴海量、工部尚书庄凯明、路部尚书吴勇刚以及监察部尚书李建晖和宣传部尚书张剑君请他们几位尽力配合自己为陛下准备大寿的一切相关事宜。那几人当然不敢怠慢都向张宇经拍了胸脯但凡有需要之处尽管开口。这才让张宇经稍稍放宽了心。
对于三桂的人身安全问题张宇经想到在陛下大寿那些日子肯定会有四面八方的各色人等前来北京城。为了确保京城的安全他又特地去拜访禁卫军大统领明王周天峰请他务必要防卫好京城的防务及陛下的人身安全。周天峰大手一挥不可一世的对他道:“凭本王手握五万铁甲禁卫军便是八大军区之中的任何一支大军前来攻城都丝毫不惧!”张宇经这才放心离去。
为了能够将这次大寿庆典搞得与众不同张宇经打算事先昭告天下让全天下的臣民都参与到三桂的这次大寿当中做到普天同庆。不过如此一来那全国各地前往北京城观礼的人可就更多了。张宇经不敢擅自做出决定因此他斟酌再三还是就此事特意请示了一下三桂。
三桂听了并未提出反对的意见这让张宇经悬着的心终于落进肚子里。不过三桂却突然又提出一个匪夷所思的想法他竟然想在自己六十大寿那日亲自率领文武百官站到正阳楼上阅兵。这种提法从古至今都还未曾有过不过张宇经也深知这位陛下的想法一向都是天马行空不着边际每每行事总是能出人意表。因此他听了并未表示出惊奇之意连忙答应着下去准备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