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雷劈回小时候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被雷劈回小时候第25部分阅读(2/2)
在余孔两家,却算是就这么过了。

    至于外人的看法,余明月是压不在意的,嘴长在人家身上,她可没心思去管那些外人要嚼什么舌。

    余明月现在是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挣钱的事上,每天不是到田里转悠,就是在家里帮忙喂家里那些个活物,顺便做做饭,收收瓜子。

    如今种下了豌豆,家里的活计也就多了一样,余明月看到她奶奶和妈妈更忙了起来。

    种下豌豆一星期后,豌豆就长出了芽,孔明英和孔小玉给豌豆浇了次水,半月后,豌豆苗子长得壮实了,还又浇了次勾兑得很淡的尿素水,幼苗太弱,肥太重是会腐蚀幼苗还太脆弱的细根。

    这期间,余明月放下家里的活计,腊月二十三跟着进城卖菜,当天就没跟着余天周他们回来,而是到政府大院里的三家做客。

    三个老太太乐得不行,余明月本是打算住到陈老太家的,毕竟陈老太家才两口人,她和陈老太挤挤也合适,可江义施那小子却不干了,硬是自己挤到了他爷奶屋里睡,把余明月给拉到了他屋里睡。

    自此,江义施每天早晚一放学,不是给余明月吹他如今进步多大,被老师和大人表扬了多少,就是抓着余明月,要教余明月写字数数,把计划着要在区城租仓库的余明月搞得哭笑不得,硬是花了四天时间,才在离收购站不远处找到了处出租的平房,在那一家张姓两老口异样的目光下,以每月15元的价格,租下了拥有三间平房的小院。

    原本是只想租一间仓库充样子的,可在看到张家那带着围墙的三间平房,其中两间是住房,一间还是厨房,院边上还有个茅厕时,余明月心思活泛起来。

    张家是区城边上的农民,如今儿了在市区工作分了住房,张家两老口出是了年纪,见儿子孝顺就把田给了亲戚种,直接到市区里住了。

    打听了这情况,余明月觉得把这房子都租下,往后从空间直接往屋里放货很安全不说了,就算以后大人们知道了此事,直接就把这三间平房拿给大人卖菜回不了家时住,住在这里比住旅馆划算,而且还能自己做饭。

    收菜时,也不用每天盼着11点半的车了,就算赶掉了11点半的车,赶下午的车过来,第二天早上一样能到城里摆摊,而且早上的菜可更好卖。

    这一系列的好处不可谓不多,余明月虽然正急着攒钱,却是在问清全租了价格只是15远时,一口气就租了下来,给了50元的定金后,还要求在两个老人搬家交钥匙时,要写下至少租用一年的合同,把两个老人惊得一愣一愣的应下了,硬是在写下了整50元的定金后,还没回过神。

    直到余明月问,什么时候能空出房子时,反应快些的张老头才回了神,说三天能搬,到时一手交清一年房租,一手交租房合同和钥匙,并有些不太放心的叮嘱余明月要把50元订金的收条捡好。

    三天,余胆月清楚,她是不可能做好进城卖货一系列准备的,但也答应三天后会准时来签合同,并带来房租。

    余明月离开时,张老头不放心,远远跟在余明月身后,直见到余明月进了政府大院,竟明显跟守门的门卫很熟时,张老头心里感叹一番放了心,回家与他老太婆把这事一说,两个老人又是一阵的感叹,都道如今政府那些当官的后代了不得。

    余明月却并不知道还有这么一出,把仓库租到就算了了一桩心事,开始谋划好了下次进城的事,第二天一早也就是腊月二十七,她在城里呆到了第五天,把事情办好,才跟着两个大人回了家,三天后又跟着进了趟城,把租期为一年的房子签了合同,不了订金条子,补给了张老头130的余款,拿到了张家大门和三间屋的钥匙。

    自此,在一年的时间里,余明月就是张家这栋小院的主人。想到家里要炒制几种口味的瓜子,余明月还偷偷溜到商场干货区,买了几斤五香粉,原本还想买点巧克力、奶油什么的,但却没见着,想着家里还有不少茴香籽,也就只得提着东西回了政府大院。

    又从城里回家没过几天,余明月知道淹渍下那两种口味的橄榄也成了,腊月初三,一家人聚在一起尝了味道,虽然这淹渍好的橄榄颜色偏青黑不太好看,都觉得味道不错。

    当天晚上孔兴刚和天天跟着上山的余明艳也试吃了,颜色好不好看,有没有卖相什么的这两人不会注意也不会考虑,光觉得好吃,已经欢喜异常,第二天起,摘起橄榄也更带劲了。

    余明月咬了咬牙,在腊月初5时,央着她奶奶到集市上买回了1块5一个,共20个各能装50斤的大坛子,回到家,心疼钱的孔明英嘴上虽然不停的数落着败家,却还是又帮着淹了11坛最近积攒在家里的所有橄榄。

    觉得颜色不好看,懂得给淹渍的橄榄上色,余明月却不敢明着在大人面前提出来,而是偷偷嘱咐了余明艳和孔兴刚,在山上采回了红浆草,然后乘没人大人在时,跑到堂屋里偷偷放进了淹渍着11坛橄榄的坛子中。

    红浆草带着酸酸甜甜的味道,平日里上山,余明月时常摘了给余明艳和孔兴刚吃着玩,又解渴又解馋,孔兴刚毕竟是15~16的大小子,初时还不敢吃,后来却是吃上了瘾,所以说这两人也都是认识红浆草的。

    每次不管是收哪种瓜子,或是淹渍橄榄花费了钱,余明月不光偷偷记在放在空间里的一个小本子上,还每天央求她妈妈给记上一笔账,在孔兴刚和余明艳时,还都会和他们两人通报一声。

    看到20来天已经收到了300多斤南瓜子,100多斤葵花子,80多斤花生,第一批淹渍好的那几斤橄榄虽被大家吃完了,但却觉得已是到了进城的时机,毕竟再过二十多天就过年了,松子这时出手,价格一定不低。

    有了主意,余明月央求着在家的孔小玉帮忙炒、煮瓜子和花生。

    因是第一次做,而且是要给收购站看的样品,虽然东西不多,但余明月却是想把能做的口味都做齐全,好在收购站里探出价格来。

    所以瓜子、花生分了一部分出来煮,煮时分别加了茴香籽、五香粉和盐三种,煮好后就拿到院里晾晒;炒制的,一种炒时加入五香粉,一种炒时回入了舂碎的回茴籽,另一种什么不不加接直炒成原味。

    孔小玉很有耐心的,听从余明月的指挥,还不时打趣余明月是个小馋猫,尽记些在城里吃到的好东西,让余明月意外中带着惊喜,毕竟她都还没把想好的说辞掰扯出来,她妈妈就直接有了这样的想法,都不用她说谎了,哪能不惊喜。

    可余明月却不知道,别看她妈妈孔小玉一直只是轻笑打趣着,余明月喊怎么做就怎么做,喊加什么就加什么,可孔小玉心里却是吃惊不小,对余明月隐藏起来的另一面也更加的有了些认识。

    不得不说,孔小玉虽永远猜不到余明月最大的秘密,但做为母亲,孔小玉却是太了解余明月的性格,就算她已经怀疑吃惊到这样的地步,却让余明月沉浸在喜悦中,看不出半点端倪。

    第96章 护食的好棋子

    在这农村里饭都不太吃得饱的年代,零食一类的都是奢侈品,平日里大家吃的瓜子花生,虽是自家田边地头种的附带土产,可最好的做法也就是把瓜子花生炒制一下来吃,而且还是省着吃。

    余明月和她妈妈在家里花了大半天时间,做出了炒、煮几种口味的瓜子,白天已经尝过味道的孔小玉心里早有定论,但下午收工回了家的孔明英吃过后,就算听说是孔小主拿着主意帮忙做的,却压根不信孔小玉能做得出这些。

    孔明英直接认为是聪明懂事、钻到钱眼里的余明月从城里学会的做法,孔小玉充其量只是打打下手当苦力而已,把余明月夸了又夸不说,心里还暗笑孔小玉这当妈的,竟然还想跟孩子分功劳得表扬,觉得儿媳妇变得在意她的表扬了,被多少拿捏住了,一时心情更加好了起来。

    余明月虽然有些意外,为何她妈妈会这么说,但却没多去想,毕竟这说法正是她最想要的,直接开始在心里计划着,要何时鼓动她小舅孔兴刚进城卖货。

    看着离过年已经越来越近,腊月十一的早上,余明月又跟着家里两个大人进城卖菜,并光明正大的以给王、刘、陈三家送炒货为借口,留在了政府大院“玩耍”。

    之后乘三个老太太都忙做饭的功夫,又如以前一样,借独自出门到院里玩的时机,跑到街上,以3角一条的价格花了30元,买回了100条蛇皮口袋,买了5张1块钱一张的塑料布。

    背着不算重的蛇皮袋、塑料布。和跟杂货店老板要来的一圈细尼龙绳,直接回到了租来的小院里,的其中一间屋里把空间中的松子、鲜锥栗各装了一半进袋中,剩余的一半直接分别堆在了屋里。

    蛇皮口袋是足足的,余明月不是不想装完。而是她觉得炒制加工过的松子和锥栗价格应该更高,所以才留下了一半堆在被搬得一空的屋中,准备等孔兴刚到来后,让孔兴刚帮忙,把剩余的松子锥栗,拿到厨房里制成几种口味的成品。再拿到收购站去出售。

    张家搬走时,卖掉了所有的家具,但厨房中的大铁锅和大土灶,却是在余明月的要求下留下了,张老头本性也大方。走时还叮嘱过余明月,说他家院里边上两块1分不到的小菜园,余明月家也能随意的种些菜吃,这张老头,是直接把余明月当成政府大院里某家的孩子了。

    余明月不明所以,但还是感谢着领了这情,但她哪里有时间赶车下来种地啊,但此时。特意要求厨房里那没拆的土灶和大铁过却是排上用场了。

    至于空间里的小野柿子,余明月在另一间屋里铺上了塑料布,然后把它们都堆在了上边。因为空间独特的保鲜功能,如今的小野柿子还和刚摘下一模一样,余明月早前就试吃一口,结果只这一小口就把嘴和舌头给涩住了,如今只得等孔兴刚来后,帮着动手把它们拿到院中晾晒。制成能入口的美味果实,才能出售。

    把一切都规整好。临走时,还把堆着东西的两个屋开上了窗户。余明月这才是锁了门离开。虽然东西不少,院里又没人看守,但这地方离着公路不远,左右不远处又都是邻居,余明月倒不担心一两天时间东西就被盗。

    当天晚上余明月也没再在王老太家住,而是直接跟余天周和余志清住了一夜旅馆,第二天一早八点过直接就一起赶长途车回了家,一到家已是十点过了,没再去管野兔子什么的牲口,直接就往红土坡去。

    余明月已打定了主意,必须赶在她小舅上山放羊前,把进城卖炒货的时间定下来,毕竟几千斤和货物堆在出租房里没人看管,一两天不怕,但时间拖长了也是不安心。

    自从在孔兴明结婚那天闹了两场,余明月是不敢进她外婆家门的,只得巴巴的直接跑到了余明艳家,最后由余明艳冒着被牵连的危险,偷偷叫来了孔兴刚。

    三人神神秘秘的跑到余明艳家正房后阳沟(正房后为排水特意留出的水沟)里,余明月才道出了此次招集大家聚集头的目的。

    一等余明月说完,孔兴刚一副我早就猜到的模样,得意又兴奋的笑了起来。

    “嘿嘿,小艳偷偷来叫我,我就知道多半是要商量进城的事,我们这阵子可是收了不少的瓜子了,年前卖一定能卖个好价,只是”

    原本兴奋的孔兴刚顿了一下,面上有些纠结的道:“唉,要是能行,我明天就想跟着小月你进城看看,可却不知道明天会不会有人带我放羊呢。”

    余明月也是担心这问题的,自从她小舅开始放羊起,一月里最多能被轮班两三天,后来她大舅二舅每隔一天依然进城卖菜,田里活计不减却少了两个强劳力,她小舅再没什么机会在家休息过,一方而是田里忙,一方面是她小舅孔兴刚放羊捡猎物上了瘾,家里人觉得他太辛苦,想换他一天,他都是不干的。

    大舅孔兴明结婚时,被闹了那么一场,本以为第三天自外公到家里来走了一圈,当时家里最难摆平的奶奶面上虽不如往日热情亲切,却也没当着外公的面多说什么难听话,她还以为这事就算过了。

    可谁知道没过几天,她正借机会进城到仁义区租房子时,她奶奶也不知道是在村里听到什么流言,竟然杀了个回马枪,威风八面的杀到唐万芳家菜田里,跟正在田里干活的唐万芳又吵又打的狠干了一架,事后又杀到她外婆家,跟正在家里绣花的外婆狠吵了一架。

    这些事她回家时都没听大人讲过,还是收瓜子时,从村里一个叫小冬的小子嘴里听来的,这小冬前世时。不管是儿时还是成年后都是个嘴上能说的,讲得那叫一个精彩细致,她当时一阵听下来,脑中都能脑浮现出她奶奶当时威风霸气的模样来。

    唉,许是觉得伤了两家感情。又或许是她外公发了话,反正她两个舅舅过后几天没去卖菜,天天在家里干活,后来还是她爷爷找了过去,也不知道是怎么说的,两个舅舅这才是又开始跟她家交错着。隔天就进城卖菜了。

    此时,虽然大舅母牛桂枝娶进门了,正常情况下,应该算是给外公家里添了个劳力才是,但就前世的经验来看。这牛桂枝是根本不会愿意下地干活了,除了跟着外婆在家煮饭,就是窝在屋里绣鞋垫一类的小东西,指望牛桂枝顶天放羊的班是不可能,指望她下地更不可能。

    余明月正皱眉想着对策有些愣神,孔兴刚眼珠子一阵乱转后,一脸期盼的看向了余明月。

    “嘿嘿,小月。这次小舅能不能进城,我们三人的小生意能不能挣上钱,可都全靠你了喔。”

    “靠我?”余明月指着鼻子问完。见孔兴刚一脸的j诈笑容,心里咯噔一声,瞬间明白了他脑中打的是什么主意。

    “我去求外公不是不行,但我们三人这小生意,可是偷偷做起来的,外公要是问起。我是不能说实话的吧?”余明月说完,有意为难的得意一笑:“小舅。只要你想得出借口,你说什么。我都去跟外公求情。”

    余明月把难题抛了出去,心里却是暗自叹息:什么瞒着大人的小生意呢,自收瓜子那刻起,至少家里的四个大人就没瞒住,她爷爷和爸爸知道后,再次进城卖菜时,就到收购站把仁义区收购南瓜子、葵花子和花生的价格打听清的,见她们这三个孩子吃不了亏,才是放手没管的。

    但所谓计中计,瞒不瞒得住倒卖瓜子的事不要紧,只要目前能瞒住在城里租了房子当仓库的事也不错了,而最主要的,就是瞒住所有人空间里取出松子等物的事,这才是她余明月今生必须守住的秘密。

    余明月心中早已有了一条条的计策,而身在这计策中作为一名棋子的孔兴刚,此时听到余明月抛出来的问题是,是彻底难住了。

    孔兴刚虽然已是近16岁的大小子了,可他自出生起,最远的地方就只去过距离彩云村40里远处他外公家,一路还都是大山林,因为他外公家住在山区,而第二远的地方就是放羊的大山林里,而第三远又最繁华的地方,就是太平乡的集市上了,距离他家四五公里,一路上都是公路,可这也太没说服力了。

    此时让他找到合适的借口,又不是上山放羊,他真的找不出离开家大半天或是一两天的借口。

    见孔兴刚实在为难,余明月也不忍再逗他,直接笑道:“我们这天天在家收瓜子的事,根本就没瞒住大人,还是实话说要进仁义区卖那些炒货的好,明天一早,跟着我爷爷他们进城”

    “不行!不行!”孔兴刚一脸坚决的摆起了手:“要是给大人说了,小月你和小艳的钱是不用交公,可我挣那点钱,必定是要被我妈要去充了公的,你们都不知道,早前卖菌子和松子那些钱,我可没存下几块,如今我可是穷得很呢。”

    孔兴刚越说,越是肉疼,一张初见阳刚的脸孔都皱了起来,早前想着这是偷偷合伙做的生意,他还正指望着能存下些钱呢,人家小奶牛家都买电视了,他早就打算着存了私房也买台电视回家看,此时见希望又泡汤,哪里不急不心疼。

    早就知道小舅护食,这次找他来合伙,确实没选错人,这小子打死也不会把仓库里收到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