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_d;“小光!你收拾好没?”吴国栋在客厅里看着午间新闻,一边喊着正在卫生间洗漱的儿子吴晓光。&57;&50;&75;&115;&46;&67;&111;&109;
    “哎呀,爸,你别着急啊,我正刷牙呢!”吴晓光含糊不清的声音从卫生间里面传出啦。
    “这小兔崽子。”吴国栋不满的嘟囔着,转而又冲着卫生间喊道:“你可得快点啊!等下别卖光了!”
    “知道啦!”吴晓光道:“不能卖那么快啊!这是历史读物,又不是其他畅销书,放心,肯定卖不完。”
    然而一个小时后,吴晓光傻傻的站在新化书店门前,神情沮丧。
    他已经跑了三个书店了,毫无例外的《明朝那些事儿》都卖光了,刚开始的时候,吴晓光的内心还很坚定,这家没有,换一家就是了,可是一连跑了三家,就连市区最大的新化书店也没有,这下子他是彻底的蒙圈了。
    没错,吴晓光想的一点都没错,《明朝那些事儿》是历史读物,销量肯定不如畅销书,但是他忽略了一点,出版商会对这本书的销量进行市场评估,如果估计销量会减低,那么相应的出版也会减少,所以,不管销量如何,比例是绝对正常的,不会出现滞销的情况。
    所以,吴晓光错误的预计导致他空手而归,他已经能够想象得到,回家之后,他将面对父亲的怒火和无止无休的唠叨……
    其实,就连出版商也对《明朝那些事儿》的情况估计错误了,他们认为《明朝那些事儿》的最终销量应该会在三百五十万册左右,为了保险起见。&40;&26412;&31456;&30001;&55;&55;&110;&116;&46;&67;&111;&109;&26356;&26032;&41;所以首印只印了二百万册,这二百万册还包括了网上预订的那五十多万册,也就等于,第一批整个华夏也只是投入市场一百五十万册而已。
    整个华夏的书店很多,一百五十万册分散开来。其实也被稀释了,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还是低估了《百家讲坛》的力量,在很多人眼中,《明朝那些事儿》是早晚要进入《百家讲坛》的,所以。这本书的受众其实是很广的。
    不管是年纪大一些的,还是岁数小一些的年轻人,甚至是学生,都对《明朝那些事儿》充满了喜爱,还有很多单位。学校,都大量的采购以充实书库。
    所以,在各种因素的结合之下,《明朝那些事儿》竟然在不到六个小时之内,出现了整个华夏脱销的状况!
    夏静在知道这个情况之后,把负责出版的主管狠狠的一顿训,面对大小姐的怒火,主管只能默默的承受着。同时也万分惭愧,看来和大小姐比,还是差的很多啊。
    加印!赶紧加印!
    这个情况很快就被记者了解到。报纸上面是没有消息了,但是网络上面,却很快的就爆出了这个消息。
    在华夏娱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