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了耳朵倾听。
“上联是:四面灯单层纸辉辉煌煌照遍东南西北。”那官员一字一顿的念出了上联。
我心中一动想起了这段日子来的学费都是旁人资助的尴尬没等其他人话儿立即抢着答道:“臣对的下联是:一年学八吊钱辛辛苦苦历尽春夏秋冬。”
“哗……”我的下联才一说出立即又惹来了一片赞叹声其中就连外表严谨、且先前不曾拍马的官员都点头称赞了。
其实我的这个下联之所以能够有这么多人的赞同就是因为能够引起读书人的共鸣。要知道这寒窗十年的苦读虽然说得轻巧只有简简单单的“寒窗苦读”这四个字但是其中的“寒”和“苦”这两字都在我的下联里面表现了出来。那一年的学费对于穷苦的读书人可算得上是昂贵无比而且历尽一年四季的苦读更是道出了不论贫富所有人的辛酸因此众人听了我的下联就忍不住出声赞叹了。
皇祖父看见这么多官员赞叹顿时就嘿嘿的笑了起来又摆手示意那翰林院的官员继续把下一道上联说出。
“这第二道对子的上联皇上已经预定了让宋濂宋太傅来出。”
宋濂一愕随即极快的步出一众文官的行列先是拜谢了皇祖父的恩典之后才想了一想说道:“臣出的上联是:冻雨洒窗东二点西三点。”
这题一出殿上顿时鸦雀无声了因为那“冻”和“洒”正和后面的“东二点”和“西三点”对应这样的拆字联算得上是极难无比的。
我看了一眼这位恩师还真是拿他这种严谨的性子没有办法出一道这么难的题目岂不是要使所有举子都对不出来?这在殿试之上未免也太过让人难堪了。
我思索了好一阵子正当皇祖父要出声打圆场的时候我心中立即一触躬身道:“臣有下联了这下联就是:切瓜分客上七刀下八刀。”
我这下联一出顿时又让所有人赞叹了起来就连宋濂也捋须点头道:“好好对得工整对得巧妙!”言语时他表露出的神情显然是对我的下联实在满意之极。
先前或许皇祖父还会怪宋濂太过榆木可是见我对出了下联顿时宋濂的作为就变成了锦上添花他笑呵呵的说道:“宋卿家果然文采过人这上联出得好长洛的下联也对得妙啊!好吧再出最后一联吧!”
那翰林院官员闻言又赶紧大声念道:“这第三道联的上联是: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
我先前连抢了两题已经是大出了风头剩下的这一联也不想再答因此听完了上联后心中暗暗思索之余只是等候着其他考生来对。可过了好一会儿在场的考生一个个都露出苦思的样子却并没有人出声作答。
其实也难怪他们要知道这一道联乃是谐音联童子和桐子正好音近一时间要想对出一个语义语音都相通的下联来还真是不容易的事儿。不过我因为猜到这联是皇祖父亲自出的因此心里面倒也能够从皇祖父的身上想到下联来。
又过一阵还是没有人对得出来皇祖父带些期待的对我问道:“长洛啊你也未能想出下联来么?”
我见状心念一转也不想再藏私了说道:“皇祖父这一道下联臣已经对出来了可是就怕这下联之中对皇祖父有不敬之处因此不敢轻言。”
“哦?你对出来了?”皇祖父显然带些惊喜“既然对出来了就说出来朕免了你不敬之罪。”
我跪下谢了皇祖父的恩典当下说出了下联来:“和尚立河上河上崩和尚奔。”
要知道皇祖父早年作过和尚因此他当了天子之后下面的朝臣们也不敢提起他的这些旧事和尚两字就真的成了皇祖父的忌讳了。我这个时候把下联说出虽然自信对得工整巧妙可是说了出来后却没有人敢出声赞叹说好和先前比较起来真是天上地下。
皇祖父闻言先是微微一愕随即想明白了我意思当即哈哈一笑道:“朕早年穷困作过和尚化缘这没有不敬的倒是乖孙儿你的下联对得好好啊!”
听见皇祖父这么我当即又跪下谢恩道:“谢皇祖父的称赞其实这联恐怕也不是只有长洛才能对出其他诸位只怕是因为怕对皇祖父不敬所以才不对的只有长洛知道皇祖父心中豁达这才说了出来。”我的这番话儿不仅挽回了一众考生的面子而且又当众捧了一把皇祖父顿时金銮殿上下人人向我投来了赞许的目光大概都看出了我的心思玲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