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牙海盗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熊廷弼(1569—1625)
    熊廷弼(1569—1625)字飞百号芝冈湖广江夏(今湖北武昌)人明朝名将。

    熊廷弼先世为南昌望族大姓曾祖时迁居江夏后世代为农。从小聪颖好学但家境不好有时辍学只能边读书边劳作。二十岁时家乡连续三年闹饥荒全家奄奄一息。多亏一对卖油皮的夫妇不时给以接济才度过饥荒。这段极其艰苦的经历对熊廷弼有深刻的影响。

    万历二十五年(1597)二十九岁的熊廷弼举乡试第一次年登进士。二十七年(1599)授保定(今属河北)推官。先后在保定任职六年其中有一年零八个月为代理掌管府印。作为推官熊廷弼正确地判断是非解决了不少冤案。当时明廷为了搜刮钱财派太监到保定收所谓矿税。熊廷弼对此进行了机智的斗争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百姓的负担。万历二十八年(16oo)保定府大旱饥民遍野。在熊廷弼建议下巡抚汪应蛟率先捐款募集数千金赈济灾民熊廷弼还亲自到各地督查。万历三十二年(16o4)又闹水灾到处一片汪洋赖储备的二万余石粮食好多灾民才得以生存。熊廷弼虽有政绩但并没有被重用。万历三十三年(16o5)迁为工部屯田司主事管理营造事宜。万历三十六年(16o8)改授浙江道御史刚到任又改为巡按辽东。

    辽东是明朝的九边之一。它负山阻海为京师屏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万历年间明在辽东设有总兵、巡抚、参将、兵备等官率重兵防范土蛮、朵颜三卫和建州等卫的内犯。万历三十四年(16o6)八月辽东镇守总兵官李成梁和巡抚赵楫放弃宽甸等六堡八百里疆土给建州女真强逼生活在那里的六万四千户居民迁于内地然后以召回逃人有功向朝廷邀赏。万历三十六年六月兵科都给事中宋一韩劾李成梁认为弃地不是什么功劳要求进行勘核于是熊廷弼被授为巡按御史。

    熊廷弼到任之后立即进行实地勘界然后上疏朝廷指出赵楫、李成梁之罪“可胜诛耶”。此后熊廷弼又到辽东各地察看“北抵黄龙东抵鸭绿南极于海西至山海、锦义一带间关险阻虽逼近虏穴、人迹罕到之处无所不遍历无所不相度。”他的足迹遍及辽东的山山水水对辽东的地理形势敌我情况有了实际的考察和了解。在此基础之上他提出了完整地保卫辽东的方略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对于当时的形势熊廷弼认为:“西边的蒙古族虽强盛然所欲不过抢掠财物无远志”而东边的建州女真“城郭田庐饮食性情与辽同所志在我土地也”。因此必须把巩固辽东的重点放在防范努尔哈赤的建州上。为防范建州的努尔哈赤熊廷弼制定了“实内固外”“以夷攻夷”的方略。“实内之事非一而屯田积储为大固外之事非一而修边并堡为大”。“屯田积储”和“修边并堡”是联系在一起的。“壕墙修然后台军有恃而烽火明烽火明然后趋避得早而屯寨固屯寨固然后守御有赖而人民聚人民聚然后耕种有主而田野辟田野辟然后收获得利而财赋足财赋足而后军食赡、馈饷省也。”要屯田先修边。以高城深池来保卫屯田积储以屯田积储来赡养军队增强防卫。“虏来则拒去则勿追而一以生聚教训为主”即以守为战。

    “以夷攻夷”就是动员女真族的其他部落和蒙古族来反对努尔哈赤。其基本点是“亲北关以树其仇抚西人以伐其羽翼召南关、灰扒诸部携其腹心间儿答鞑断其手足”。北关叶赫部势力较强和建州有世仇努尔哈赤又要吞并它支持和扶植北关是扼制努尔哈赤展的重要手段;保持与虎敦兔憨等西人的和好关系不给努尔哈赤以可乘之机;哈达部(南关)和辉(灰扒)部的民众有来投奔的授以官职安置在近边用来号召其部众瓦解努尔哈赤的势力;挑拨努尔哈赤同其弟儿哈齐的关系造成统治集团内部矛盾。这样就使努尔哈赤自顾不暇穷于应付无力进攻明朝。

    “实内固外”“以夷制夷”是保卫辽东的完整的战略方针。“实内固外”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以夷攻夷”使努尔哈赤无法扩充自己的势力。

    熊廷弼任巡按期间努力实现这一方略。他修建了自海州卫、盖州卫、三岔河起经辽阳、沈阳到开原、铁岭、北关止七百余里的边墙;增修了清河、叆阳、宽奠、大奠、长奠、草河、熊岳等七座城池并修墩台一百余座。还建粮仓十七所每所三五十间三年之内积谷三十万石。整顿了军队革去贪污、隐占等弊端改变了风气充实了营伍。他与北关叶赫部、蒙族各部搞好关系使努尔哈赤深感不利不得不采取退缩方针还故地革车价以求和好。

    熊廷弼在努尔哈赤刚刚兴起的时候指出了他是辽东的主要威胁制定了扼制其展的战略并做了不少实际工作。这是很有远见的。这一战略如能实现将使努尔哈赤“终身老死于穴中而不敢动”。

    但是当时人们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有人认为努尔哈赤不如江南一富家其一系列对抗朝廷的行为不过是某些武臣的诬陷罢了;有的主张采取“疏北关亲奴酋”的方针。因此随着熊廷弼的离任这一卫辽方略也无人实行了。

    万历三十九年(1611)六月熊廷弼改任南直隶督学御史。四十一年(1613)因杖死生员芮永缙被劾听勘回归故里。

    熊廷弼在家一呆就是七年。万历四十七年(1619)三月经略杨镐督四路大军进攻后金三路丧师(参见萨尔浒之战)。这时朝廷又任命熊廷弼为大理寺丞兼河南道御史宣慰辽东。熊廷弼兼程来京但朝廷迟迟不给他关防文书直到六月努尔哈赤占领开原才又任命他为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经略辽东。七月熊廷弼离京赴辽东行至十三站(今辽宁锦县西北)得知铁岭失陷。进入辽阳辽阳已半是空城一些官绅都已离去道员和将领也备下快马欲逃人心惶惶。熊廷弼果断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将自己家眷送走、动摇人心的罪名逮捕了知州李尚皓;斩逃将刘遇节、王捷、王文鼎震慑欲逃者;公开祭奠开原、铁岭战斗中的殉难者激励士气从而初步安定了民心稳定了军队。但辽东形势并不令人乐观军队虽有几万但“辽之军器一空如洗”辽之“兵又皆无人统领”战马瘦损不足军心民心不稳而哨探报努尔哈赤攻破北关后要乘胜攻占辽阳。形势危急困难重重。面对这种形势熊廷弼一次次上疏要求朝廷派兵遣将给军器补充战马。他斩贪将陈伦没收其赃银;撤换纨绔子弟无能总兵李如桢而以李怀信代之。他适当收缩兵力并守沈阳的绝大部兵力于辽阳并大飨军士准备干粮、行具佯示进兵。后金果然疑虑没有立即进攻辽阳。熊廷弼抓紧时间加强辽阳城防。在城外掘壕三道每道阔三丈深二丈中灌河水阻敌前进。在此基础之上熊廷弼进一步采取措施。他与总兵贺世贤率精兵一千踏着冰雪突然出现在已被努尔哈赤占领了的抚顺关大张旗鼓坐在马上以鞭指点地形“宣言某可营某可伏某可战”故意让后金哨探知道然后取道而回。努尔哈赤以为熊廷弼要袭击他砍树堵山口运石整修关隘、山城。熊廷弼又赢得了时间大修辽阳城薄者加厚低者加高并在城西、北、东壕外再筑大堤潴水。二三个月后一座高厚壮固的辽阳城屹然雄峙在辽东大地上防卫空前加强。熊廷弼进一步加大防御纵深。他分析了辽东地形认为努尔哈赤进攻辽阳必出抚顺关。沈阳、奉集距抚顺各六七十里互为犄角完全可以控扼抚顺。于是熊廷弼于万历四十八年(162o)四五月间亲自督修沈阳、奉集城防然后部署了兵力命总兵官贺世贤率领三万人守沈阳柴国柱率兵二万守奉集。刚刚部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