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牙海盗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张居正(1525一1582)(2/2)
反对通过“开利源”来理财因为在他看来“夫天地生财止有此数设法巧取不能增多”他早年曾较多接触下层人民深深懂得安民养民后国富的道理他指出:“窃闻致理之要惟在于安民。”那末如何才能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呢?当时明王朝的庞大机器都由田赋支撑而田赋收入因土地兼并和负担不均而很难增加。为此张居正提出惩办贪污清理欠赋和清查田亩等三项措施其中尤以清查田亩声势浩大。

    万历六年(1578)张居正以福建为试点清丈田地结果“闽人以为便”。于是在万历八年张居正上疏并获准在全国6续展开清丈土地并在此基础上重绘鱼鳞图册。

    全国大部分地区根据户部颁布的《清丈条例》对田地进行了认真的清丈但也有一些地方官吏缩短弓步溢额求功。如浙江海盐“水涯草堑尽出虚弓古冢荒塍悉从实税。至于田连阡陌者力足行贿智足营奸移东就西假此托彼。甚则有未尝加弓之田而图扇人役积尺积寸皆营私窖。遂使数亩之家出愈增而田愈窄焉。”然而由于大部分州县清丈彻底革豪右隐占额田大有增加。万历八年全国田地为7o13976顷比隆庆五年(1571)增加了2336o26顷。随着额田的增加加之打击贵族、缙绅地主隐田漏税明朝田赋收入大为增加。尽管张居正清丈田亩、平均赋税的做法被海瑞等人认为是下策并不能真正解决民间赋税不均的问题。但从理财的角度看清丈田亩对于朝廷比较全面准确地掌握全国的额田增加财政收入起了积极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它还为不久推行“一条鞭法”的赋税改革创造了条件。

    张居正很清楚仅靠清丈田亩还远远不能彻底改变赋役不均和胥吏盘剥问题不进一步改革赋税制度就无法保证中央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将会有更多的贫民倾家荡产不利于社会的安定。赋役改革是一个十分棘手的事情一旦过多触犯权宦土豪的利益弄不好就会引起强烈的反对使自己的所有心血前功尽弃。

    当时不少地区已在试行适应本地区的赋役改革方案如应天府(今江苏南京)的“里甲银”浙江、广东的“均平银”福建的“纲银”还有江南的“十段锦”以及有些地区的“一条鞭法”等。

    一条鞭法最早于嘉靖十年(1531)二月由南赣都御史陶谐在江西实行取得了成绩。当时御史傅汉臣曾上疏说:“顷行一条鞭法。……通将一省丁粮均派一省徭役。……则徭役公平而无不均之叹矣。”此后王宗沐在江西潘季驯在广东庞尚鹏在浙江海瑞在应天王圻在山东曹县也都实行过一条鞭法。海瑞在应天府的江宁、上元两县“行一条鞭法从此役无偏累人始知有种田之利而城中富室始肯买田乡间贫民始不肯轻弃其田矣”做到了“田不荒芜人不逃窜钱粮不拖欠”。

    万历五年山东东阿知县白栋推行一条鞭法全县钱粮均按地丁起科。但由于这种做法触犯了官绅的利益他们便制造浮言户科部给事中光懋说:“至嘉靖末年创立条鞭不分人户贫富一例摊派;……然其法在江南犹有称其便者而最不便于江北。如近日东阿知县白栋行之山东人心惊惶欲弃地产以避之。请敕有司赋仍三等差由户丁并将白栋纪过劣处。”幸亏张居正及时派人前往东阿巡察才知道光懋歪曲事实。于是张居正拟旨答复:“法贵宜民何分南北?各抚按悉心计议因地所宜听从民便不许一例强行。白栋照旧策励供职。”又致书支持白栋的左都御史李世达:“条鞭之法近旨已尽事理其中言不便十之一二耳。法当宜民政以人举。民苟宜之何分南北。”

    张居正认为一条鞭法不仅不应反对而且可以“不分南北”在全国普遍推广。万历九年他终于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一条鞭法。

    —条鞭法是中国田赋制度史上继唐代两税法之后的又一次重大改革。它简化了赋役的项目和征收手续使赋役合一并出现了“摊丁入亩”的趋势。后来清代的地丁合一制度就是一条鞭法的运用和展。

    一条鞭法的施行改变了当时极端混乱、严重不均的赋役制度。它减轻了农民的不合理赋役负担限制了胥吏的舞弊特别是取消了苛重的力差使农民有较多时间从事农业生产。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一条鞭法所实行的赋役没有征收总额的规定给胥吏横征暴敛留下了可乘之机这是它的主要不足。

    张居正的理财并不限于一味地为朝廷公室谋利而且也十分重视人民的实际生活。他通过多种渠道设法减轻人民的赋役负担有时还直接提出减免人民的税负。万历十年随着清丈田亩工作的完成和一条鞭法的推行明朝的财政状况有了进一步的好转。这时太仆寺存银多达四百万两加上太仓存银总数约达七八百万两。太仓的存粮也可支十年之用。这年二月张居正上疏请求免除自隆庆元年(1567)至万历七年(1579)间各省积欠钱粮。另外张居正还反对传统的“重农轻商”观念认为应该农商并重并提出“省征以厚农而资商;……轻关市以厚商而利农”的主张。因此也反对随意增加商税侵犯商人利益。这些做法顺应了历史的展潮流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百姓的负担缓和了一触即的阶级矛盾对历史的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面劳瘁于国事人亡而政息

    张居正于国事日以继日地奔忙连十九年末得见面的老父文明去世他都未能服丧守制。万历九年(11)五十七岁的居正终于劳累病倒。

    万历十年六月二十日居正病逝舍弃了他十六年始终不放的权力十年来竭诚拥裁的皇帝撤手人寰。死后神宗为之辍朝赠上柱国谥“文忠”。他带着平生的抱负埋入了江陵的墓地可他哪里知道自己一生为国任劳任怨的功德换来的竟是家族子孙的大难。

    张居正一切的改革着已于地主阶级的长远利益因而不得不在某些方面损害一些官僚、大地主的利益。他自己在政策及用人上也存在一些失误他死后有些人就开始了肆意的报复和攻击。而神宗呢?居正在位时他不是一直尊其为师吗?那是出于需要与无奈。他早已耿耿于居正的震主之威。居正当国十年所揽之权是神宗的大权这是居正效国的需要但他的当权便是神宗的失位。在权力上居正和神宗成为对立面。居正的效忠国事独握大权在神宗的心里便是一种蔑视主上的表现。这是帝王的逻辑!居正既死神宗这个已经成年的以享乐和追求财富积累为天性的年轻皇帝开始寻找一种复仇的快慰。

    张居正逝世后的第四天御史雷士帧等七名言官弹劾潘晟神宗命潘致仕。潘晟乃居正生前所荐他的下台标明了张居正的失宠。

    不久言宫把矛头指向张居正。神宗于是下令抄居正家并削尽其宫秩迫夺生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还差点刻棺戮尸。他的家属饿死的饿死自杀的自杀流放的流放逃亡的逃亡一代能相之家竞落得如此可悲的下场。

    人亡而政息居正在位时所用一批官员有的削职有的弃市。而朝廷所施之政也一一恢复以前弊端丛生的旧观。整个神宗一朝没有人敢为居正呼冤。

    然而国衰而思良臣。直到天启二年(1622)熹宗为激励臣下才想起昔日的大功臣张居正予以复官复荫。然一切俱已晚矣!

    明穆宗在位的时候大学士张居正因为才能出众得到穆宗的信任。公元1572年

    穆宗死去太子朱翊钧即位就是明神宗。穆宗遗命张居正等三个大臣辅政。

    明神宗即位后不久张居正成了辅。张居正根据穆宗的嘱托真的像老师教学生一

    样辅导年才十岁的明神宗。他编了一本有图有文的历史故事书叫做《帝鉴图说》每天

    给神宗讲解。神宗看到这本书很高兴兴致勃勃地听张居正讲解。有一次张居正讲完汉文

    帝在细柳劳军的故事就说:“陛下应当注意武备。现在太平日子长了武备越来越松弛

    不能不及时注意啊!”

    明神宗连忙点头称是。

    又有一次张居正讲完宋仁宗不喜欢用珠玉装饰的故事。明神宗就说:“对呀做君王

    的应该把贤臣当作宝贝珠玉有什么用呢?”

    张居正见十岁的孩子能说出这样的话很高兴地说:“贤明的君主重视粮食轻视珠

    玉。因为百姓靠粮食生活珠玉这类东西饿了不能充饥冷了不能御寒啊。”

    张居正对神宗教育十分严格神宗把张居正当作严师看待既尊敬又惧怕。再加上太

    后和宦官冯保的支持朝政大事几乎全部由张居正作主。

    张居正是明朝的一个能干的政治家他掌握实权以后就大刀阔斧地在军事、政治、经

    济几方面着实作了一番整顿。

    那个时候沿海的倭寇虽然已经解决但北方的鞑靼贵族还不时侵入内地成为明王朝

    的很大威胁。张居正把抗倭名将戚继光调到北方镇守蓟州(在今河北北部)戚继光从山

    海关到居庸关的长城上修筑了三千多座堡垒。戚家军号令严明武器精良多次击败鞑靼的

    进攻。鞑靼领俺答表示愿意和好要求通商。张居正奏明朝廷封俺答为顺义王一面和

    鞑靼通商往来一面在边境练兵屯田加强防备。以后二三十年明朝和鞑靼之间就长期没有

    生战争。北方各族人民的生活也安定多了。

    当时黄河年久失修河水常常泛滥大批农田被淹影响农业和运输。张居正任命专

    治水利的潘季驯督修黄河水利工程。潘季驯修筑堤防堵塞决口使黄河不再泛滥运输通

    畅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展。

    原来由于朝政**大地主兼并土地逃避税收一些豪强地主越来越富国库却越

    来越穷。张居正下令丈量土地经过清查查出了一批被皇亲国戚、豪强地主隐瞒的土地

    这一来使一些豪强地主受到了抑制国家的收入也增加了。

    在丈量土地之后张居正又把当时各种名目的赋税和劳役合并起来折合银两征收称

    为“一条鞭法”。经过这种税收改革防止了一些官吏的营私舞弊增加了国家的收入也

    多少减轻一点农民的负担。

    张居正花了十年努力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使十分**的明朝政治有了转机。国家的粮

    仓存粮充足足够支用十年。但是这些改革自然触犯了一些豪门贵族的利益。他们表面不得

    不服从背地里对张居正恨之入骨。

    在张居正执政的第五年他的年老的父亲死在江陵老家按照封建的礼法他必须离职

    守孝三年。但是张居正怕他一离开正在进行的改革受到影响。在明神宗和一些大臣的挽留

    下他让他儿子奔丧自己留在京城任职。这一来就有不少人抓住张居正父死不奔丧的

    事大做文章纷纷向明神宗上书弹劾有人甚至在大街揭贴告白攻击张居正闹得满城风

    雨。后来明神宗不得不下令再反对张居正留任的一律处死攻击才平息下来。

    张居正的权实在太集中了明神宗渐渐长大起来反而闲得没事干就有一批亲近的太

    监在内宫用各种办法给他取乐。有一次神宗喝醉了酒无缘无故把两个小太监打得半死。

    这件事让太后知道了马上把明神宗找来狠狠地责备一顿还叫左右拿《汉书-霍光传》

    叫神宗读。西汉霍光辅政的时候不是有个昌邑王刘贺即位后被太后和霍光废掉皇位吗?

    现在的张居正的地位就像当年的霍光一样神宗想到这里吓得浑身哆嗦跪在太后面前求

    饶。

    后来张居正作主把一些引诱神宗胡闹的太监全部赶走太后还让张居正代神宗起草

    了罪己诏(皇帝责备自己的诏书)。这件事虽然过去了但是明神宗对张居正已经从惧怕

    展到怀恨了。

    公元152年张居正病死。明神宗亲自执政。原来对张居正不满的大臣纷纷攻击张

    居正专横跋扈。第二年明神宗竟把张居正的官爵全部撤掉:后来还派人查抄了张居正的家。

    张家子孙十几人被关在屋子里活活饿死。大儿子被拷打后自杀。张居正的改革措施当然

    也遭到破坏刚刚有一点转机的明朝政治又走了下坡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