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19o年的地球,从太空看去,已经鲜有清澈的蓝色和鲜艳的绿色了。占地球面积七成,被大片乳白色云气遮盖的海洋上,偶尔显现几叶小船。那是海上大型钻井平台,时不时的有象蚂蚁一样的大型油轮出入这些平台。它们早就取代中东和亚洲远东,成为全球石油资源的重要来源地,尽管如此,也难以满足全球能源需求。
除此之外,海面上还偶尔漂浮着面积多达几十平方公里的帆板阵,这是只有在二十二世纪末才能出现的海上吉卜赛部落――海洋漂流部落,一个追逐着地球信风带,不停地在南北半球近赤道海洋上转圈的群体。他们离群索居,很少和陆地上的人来往,其生活能源的来源,就是覆盖在他们大型漂浮平台上的,太阳能电池帆板阵。整个帆板阵所反射的阳光也是十分可观的,大部分的光线射入了大气层,这使得帆板阵看上去象是块贴在海面上的五彩胶布。
这种景观绝非海洋所独有,在亚欧大陆的深处,在非洲大陆的北部,还有澳大利亚,南美洲的一部分地区,也有这种大型的帆板阵的存在。所不同的是,这里的帆板阵是不动的,而且大多数处在沙漠中。在科技高度达的二十二世纪,人们似乎次注意到了太阳能的可贵和便利之处。由于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这些沙漠区域已经扩大了很多,干旱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肆虐非洲大部,亚欧大陆中部,及南美的一部分。由于海平面上升,东太平洋的小岛沉没了不少,太平洋的岛民们为恐慌所迫,大部分都迁往澳洲和南美地区。
在近地轨道上,漂浮着无数个形状怪异的卫星,它们或黑色或银白色的纯金属外壳,反射着五彩的光芒,无数电波被它们接收或出,甚至偶尔之间也进行着频繁的电波交流。它们井然有序的按照既定的轨道,围着地球做着永无休止的转动,每转一圈,就把更多的电波接收或送出去,地球因此变得更小了。事实上,它们已经组成了一条甚至几条巨大的腰带,紧紧的将地球匝住了,远看去就像地球无端带上了许多荣耀的光环。它确实够荣耀的,因为它像许多当代的诗人所歌颂的那样,养育了一百多亿的人口还像慈母一样不断输送着自己的乳汁。
离开地面更远的轨道上,漂浮着三座体形达十多公里的空间站,它们成三才之势,很有默契的将地球围了个圈。这三座空间站,分别是嫦娥空间站,由中国和俄罗斯主导组建,哈代夫空间站,由美国主导组建,普洛米休斯空间站,由欧盟组建。国际政治,永远是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这种博弈的结果就是各利益集团的利益都达到最大,也正因如此,它们彼此之间才能达到一个动态平衡,谁也不能独大,或说谁也可以独大。
这种格局,决定着地球上空从卫星到空间站的构成结构和内部玄虚,决定了地球生活的几乎每个方面,因此进一步决定了地球将来所可能面临的命运。三个空间站像三个巨无霸一样,既彼此互相忌惮,又用警惕的眼神俯视着地球上的芸芸众生,好像其身体内部隐藏着巨大的能量,随时能将敌人撕个粉碎一样。
在嫦娥空间站上空,离开地球的方向上,有一个造型奇特大型望远镜,这就是祖冲之天文望远镜。在太阳系外围那场交战大概四个小时之后,当它的巨大的镜头无意间对准了太阳系的黑暗边缘之时,它捕捉到了一段图像。这段图像,经由简单处理后转化为电信号,在通过专用通道直接传到了位于中国北京的科学院天体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