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的时候,一阵手机铃声将凌海涛从睡梦中叫醒。
电话是陆天扬打来的。
“小凌,郭总死了。”还没等凌海涛开口,陆天扬已经给出了答案。
“什么?怎么可能?我昨天晚上还跟他一起喝过酒。”听到这个消息,凌海涛禁不住打了一个激灵。这个激灵将他从昏昏沉沉中拽了出来。
“真的。刚才刘队打电话来告诉我的。郭总是在和一个小姐*的时候生了意外,初步估计还能是因为心肌梗塞导致的死亡。”陆天扬简短的说明了一下情况。
“我*,不是吧。”凌海涛听完以后,忍不住骂道。
“你先别急着骂。我问你:郭总的一千万搞定了没有?”陆天扬毕竟是个生意人,三句话离不了本行。
“还没呢。昨天晚上一起喝酒的时候,郭总还说准备找个时间跟你吃个饭,碰下头,主要是想跟你在利息上再谈谈。”凌海涛满脸沮丧的说。
也是,眼看就要到手的五十万就这样不翼而飞,换做谁都得骂娘。
“看来老天爷成心不让我们做这笔生意。得,你继续睡吧,等白天到公司再说。”陆天扬话一说完,就挂断了电话。
还睡个鸟!凌海涛在心里暗骂了一句。
作为中利投资公司的揽储员,凌海涛一直以稳健著称。只要是他盯上的客户,一般都会乖乖的把钱放到他们公司。倒不是他这个人有多么大的能力,主要还是陆天扬的缘故。
陆天扬是中利投资公司的老板,换句话来讲,凌海涛就是他的员工,他的下属。
因为早些年陆天扬曾经在政府部门任过职,所以在滨江市有自己的关系网。这张关系网有多大,除了他本人,自然是无人知晓。凌海涛也仅仅知道老板的活动能力很强,很多事情都能摆平。
这样的老板,再加上充足的资金,在滨江市的这些投资公司里面,中利拥有相当良好的信誉。自然,很多客户也愿意把钱交给公司来打理。
凌海涛的主要任务就是盯紧客户,好吃好喝的伺候,需要签合同的时候,陆天扬就会准时的出现。
这次的客户姓郭,是一家电力设备有限公司的老总。郭总的公司有一笔数目为1ooo万的华夏工商银行的存款马上就要到期。这个消息传出来以后,几家投资公司还有典当行都想吃下这块肥肉。
本来凌海涛是没什么机会接近这位郭总的,毕竟不太熟悉。碰巧的是他一位大学同学恰好在这家公司任职,而且还是郭总的助理。
正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嘛,何况,中利公司也是名声在外,把钱放在这样的公司,还是比较保险的。
在同学的有意安排下,凌海涛成功的见到了郭总,并且对他说明了来意。
郭总是个精明的商人,商人是无利不起早。有钱赚的事情他自然是相当感兴趣的。
中利投资公司他听生意上的朋友提起过,也知道陆天扬这个人。将钱放在这样的公司里面,他还是比较放心的。所以,他最关心的就是利息问题。
银行的贷款利率是5.27%,按照《贷款法》规定,投资公司以及典当行放贷的利率不能过银行贷款利率的四倍,也就是说2o%左右。
如果按照这个利率计算的话,一千万的存款,一年的利息就是2oo万。
凌海涛开出的利息是五厘。也就是说,一千万的本金利息就是五万块,如果存上一年,就是六十万。这笔钱如果继续存在一行的话,一年的收入不过就是十几万块左右。
郭总虽然没有在投资公司做过,但是对于其中的一些行情,他还是相当了解的。一般的投资公司放给下家的利息,都在三分到五分左右。
五厘?打要饭的吧!
凌海涛见郭总不悦,自然明白其中缘由。他趁机约郭总晚上一起吃顿饭,顺便好好商量一下利息的问题。
郭总瞅了凌海涛的同学一眼,然后点了同意。
在去往悦客来大酒店的路上,凌海涛打电话向陆天扬汇报了一下郭总的意思。
陆天扬让他将利息提高到一分,如果谈成的话,佣金一分钱都不会少他的。
有了陆总的授权,凌海涛在饭局中显得信心知足。谁料想,郭总对这个利息还是不太满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