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起敬,忙和易掌柜领着他还有那几名衙役返身向一家客栈而去。
原来,这范正平字子夷。当年他刚到开封县任上的时候,就遇上了一件棘手的事情。
当时,向皇后(如今的向太后)家人想要建造一座慈云寺,户部尚书蔡京为讨好皇后,上奏开拓四邻田舍。但那四周的田舍却是有主的,那田地的主人便告到了开封县,县令见涉及皇后和户部尚书,哪敢管闲事,只好采取拖延之策,范正平看不过眼,经过暗查,确定了事实的真相之后,便上了一道疏,弹劾蔡京。神宗皇帝了解真相之后,便罚了蔡京二十金。
阶段性上,范正平是胜利了,但他却也得罪了两个他得罪不起的人,这也是他十几年后的今天,依然在开封县尉这个位置上,未曾挪动一步的原因。
要知道,按照宋朝官制,官员在吏部考核中,只要不是政绩太差,按照一定的年限就要升官的。而以范正平的官声名望,怎么也不会沦落到被评为差等的境地的。讽刺的是,当年那个不敢任事的县令,却早已升列了朝班。
来到一家客栈,几个衙役立即封锁了李唐的卧房,范正平带着两名衙役走了进去,在里面仔细查勘起来,而李唐则只能在外面静等结果。
过了约莫半个时辰的时间,范正平才从里面走了出来,脸上的神色十分凝重地把李唐叫进了屋内。
那盗贼是从窗外进来的,他先是从钩子勾住窗户,再借着绳子爬上来。然后,他在窗户纸上开了一个小洞,对着里面吹进了一些迷雾
李唐点头道:怪不得我昨晚睡得特别死,今天早上醒得很晚,而且刚起来的时候,身上还有些酸软。
范正平点头道:你说的对。这便是京里好几年没有出现的白雾盗的基本作案手法。只不过,据你反映的情况,又和几年前的白雾盗有所不同。
白雾盗?
范正平点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愧色,说道:这白雾盗次出现,是在太皇太后升遐的那一年,也就是元祐八年(1o93),以后的几年里,他频频作案,其手法就和昨晚那盗贼一样,都是先用迷雾迷倒物主,然后登堂入室,恣意行窃。因为官府一直没有查明此贼的身份、样貌等一切情况,只知道他是用迷雾作案的,所以便把他称作白雾盗。
说到这里,范正平不由顿了一顿。吏部若不是在这件案子上找到借口,他如今岂能还是一个小小的县尉呢?只不过,这案子久悬未破,唯一的替罪羊却是他这个县尉,而当时的县令、捕头等如今都已经升了官。
虽然范正平一向自认心怀宽广,还是不由得有些失落。
调整了一下心情,他继续说道:只不过,这几年,这白雾盗就像凭空消失了一般,再也没有出现过。想起来,他上一次作案已经是三年多以前的事情了。没有想到,这个这么久没有出现的大盗如今却再次出现了!
李唐一听这话,心下就更是郁闷了。本来嘛,就是一件普普通通的失窃案,以为遇上一个秉公办案的县尉,能有一点机会找回失物的,没有想到这盗贼却是这么个大盗,眼前这位范县尉已经被他困扰了七年,一时之间,要想把东西全部找回来,谈何容易?
范正平见李唐这表情,便又安慰道:不过,你也不必太过灰心,本案的这个白雾盗未必就是当年那个白雾盗。原因有二:一,这贼人已经消失了好几年了,怎么会忽然之间又出现呢?我想也很有可能是别人冒名行窃罢了;二,当年那白雾盗行事向来寸草不生,为了翻找人家的值钱之物往往把人家屋子上下弄得狼藉不堪。而你这次遇到的这个贼子手法却十分斯文,就连你的书本都原原本本地放了回去,而更奇怪的是,你的那个包袱还给你留了下来。
李唐点点头,心下却丝毫也高兴不起来。不管昨晚那盗贼是不是白雾盗,摆在他面前的残酷现实是:他现在身无分文,就连今天的早餐钱,还欠着呢!
闷闷不乐地送走了范正平,李唐心中不由暗暗开始盘算:怎样才能尽快地弄到钱呢?毕竟,我在这汴京城里又没有熟人!
熟人?李唐忽然想起离开之前,他父亲吩咐过的一句话来,不由眼前一亮。
这时,易掌柜走了过来,说道:解元莫不是为银钱愁?我这里倒有一法,可以暂解燃眉之急。
李唐不等他说完,却先开口说道:你等等,我先去找一个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