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烽烟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七十六章 打拼(下)(2/2)
相当现在的ú元左右。

    那些电视、电影、里的江湖人士,有时为了见一名妓,随手一扔就是几千上万的,单以一千两算,就有25oooo。想来就算是世界富比尔盖次出手也没那么冤大头吧。

    留下副将驻守呼伦贝尔草原,木华黎领着五百侍卫以及郭进派去的管理,协助管理帐目的子弟兵就返回了温都尔汗述职:五百多人实现了管理三万多头牲畜的任务,并让牲畜数量增加了两成以上。这不仅验证了郭进企业化经营方案所能带来的巨大效益,也让大家看到了绝大利益。

    可这让铁木真又面临着一个尴尬的问题,那就是人口过剩。中原过亿的汉人都不嫌人口过多,一个蒙古族才区区十五万人口就在为人丁过多而烦忧了,说出来实在是很难让人相信,但事实上这个问题却确实是存在的。

    按照郭进所定下来的方案来做,所能节省下来的劳动人口,将东蒙古的所有牧区开到这个时代的极限,从事的牧业人员、皮毛加工、食品加工、医疗人员、教育工作者,满打满算也只要五万人就足矣,再扣除五万守护部落的职业军人,也不过只需要十万人而已。

    那余下来的五万多人,则都成了养着吃白食的了。草原上的农牧产出本来就低劣得可以,现在计算出来,又要负担如此多余出来的人口,更是难于自给自足了。

    难道要把这群吃白食的家伙全杀了不成?那显然是行不通的。这样的话,要安置多出来的五万多人,就只有两种途径了,一是让他们从事另一种需要密集劳动力的工作,如农业、工业等;还有一种是通过征服,掠夺更多的土地和生活资源。

    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时代工业展的限制,对游牧文明来说,第一种方案是行不通的,只有选择第二种方案才更符合他们的生存习性,这就使得游牧文明为了所谓的生存而富有侵略性,想来一般人口中的草原异族生性残忍好杀,可能就跟这种生存习性大有关系。

    这要是换成了农耕文明的话,那就很容易解决这个问题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个问题也直接影响着两种文明进化的快慢。试想一下,同样给你一平方公里的土地、一千个劳动力。若是用于放牧,可能只要一百人就够了,其余九百人都是白养着的,你若实行的是原始社会的平分制度,那努力工作的一百人肯定是不会干的。

    而若是封建主义、社会主义或是资本主义制度,那九百人只有沦为乞丐的份了,而出于人道主义或是防患他们生存不下去而造反,你就只能白养着他们,而且待遇还不能太差。

    与其当然这样不如采用奴隶制,以贵族待遇,集中最好的一百个人才从事生产,以最小的消耗延存着那九百人的生命。换成农耕文明的话,要开一平方公里的耕地,一千人完全不够,若是实行原始或奴隶制度,就算是傻子也不会为你卖力干活的。

    为了解放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你只能采用更高阶的社会制度。当然,单就选择社会制度,还是不能完全解决问题,马克思说过: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受生产力的制约,游牧民族一般采用较为落后的生产关系,但落后的生产关系有一个致命的缺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