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让牛辅安心的在河东呆着,邺城没有让西凉军放下武器。
这个意见让大家都能接受,特别是牛辅等西凉军将领。大军在河东,如果有个风吹草动的,他们第一时间可以攻击洛阳,或者快的逃出大汉。
牛辅对于卢植把他们放在这里,非常的感激,也看出了邺城朝廷的诚意。他们没有任何犹豫,马上带着二十万西凉铁骑进驻河东,摆出一副老老实实呆着的架子。
剩下的事情,就是邺城朝廷和长安朝廷之间的事情了。
说白了,也就是人家兄弟谁做皇帝的问题。这个问题据说吵得很厉害,长安当然坚决支持刘协,而邺城的一众官员当然支持刘辨。
两帮士人都是引经据典,寸步不让。
他们知道,邺城这边有个太尉卢植,长安有个太尉王允。如果皇帝只有一个了,太尉自然只能剩下一个。
不管是长安还是邺城,都有完整的一套班子,合并之后,会有很多人被挤出朝堂。
这事情并不是陈天路在行的,所以不用他去关心,孔融那帮人会解决。即便无法解决,孔融他们也会将整个议程继续延续下去,因为这事情可以谈,却不能输。
刘备也没有关心这个,他这段时间忙着整合袁绍的旧部,田豫攻打袁熙几乎没有悬念,胜利已经是触手可及。
刘备和孔融他们不一样,刘备的理想是远大的。所以他拼命地拉拢将领,训练军队。以后不管谁是天子,只要他掌握足够庞大的军队,天子都要听听他刘备的声音。
在所有的士人都在为权利争夺的时候,刘备悄悄躲了起来,尽量不出声音。
陈天路也在忙,他答应过张燕,只要洛阳有了希望,就接他们下山。
可这件事情遭到所有人的反对,包括卢植和刘备。卢植可以接受西凉军,却无法接受黄巾军。
特别是让黄巾军进入洛阳,更是没有商量的。
洛阳现在是很破,可是总有一天,天子还会回到洛阳,那里还是大汉的国都。
如果天子回去的时候,整个洛阳都是曾经的黄巾蚁贼,这种情况绝对不能想象。所以,卢植对陈天路说:“你死了这条心吧,那些黄巾死定了。”
刘备也说:“天路,你如真的要为张燕说话,就不是我兄弟!大汉为何到如今这个地步?还不是因为他们这些人!我告诉你,除非你杀了我。”
陈天路当然不会杀了刘备,这是他和刘备合作这么长时间以来,刘备第一次态度如此强硬,陈天路选择了退让。
邺城和长安的谈判在艰难的进行着,陈天路在邺城呆了一阵之后,就返回了洛阳。期间他也去找过太后,从内心来说,陈天路非常希望能和太后再续前缘。
可是何太后却并没有营造这样的机会,她对陈天路的态度就像是对待其他人一样,仿佛两人之间根本就没有生过什么。
洛阳的一切都需要建设,河东的西凉军也需要安抚,所以陈天路不能久留。
刘备现在是大汉的中书令,自然不能再去洛阳,一切都落在陈天路的肩膀上。不过刘备真的很讲义气,尽管人不在洛阳了,心却还在这里。洛阳建设需要什么,他都会尽量在朝堂上周旋。
有了援助,洛阳展的度更快了,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涌向洛阳,包括那些曾经被董卓强行驱赶到长安的原洛阳大户。
第一批从长安回来的人还少一些,他们还对邺城朝廷看待他们的态度不是很清楚。
蔡邕受长安的委派,去邺城负责谈判事宜,正好路过洛阳,这些人都是跟着蔡邕回来的。让陈天路欣喜的是,蔡文姬也跟回来了。
这段时间陈天路的所作所为显然已经传入她的耳朵,对于陈天路救出刘辨,重建洛阳的举动,他们父女显然很是赞赏,再见面的时候,她的脸上再次出现了笑容,这对于陈天路来说,就是最幸福的事情。
她还是那样漂亮,她的笑容还是那样迷人,让陈天路一见到就有些迷失的感觉,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从她笑容之中,陈天路现双方的误会已经消除,这个信息对陈天路来说,不亚于有人给洛阳送来了足够的粮食。看着她快乐的笑着,那是一种满足,一种从内心深处涌起的满足。
蔡邕在洛阳大街上慢慢的行走着,看着这座大汉曾经最繁华的都市,眼眶之中饱含泪水。董卓放火的时,他就在董卓身边,就在洛阳。可他却没有能力去阻止这一切的生,蔡邕当时哭的很厉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