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错,这该怎么办才好?
刘辨询问卢植的意见,卢植想了两天,之后说道:“这事情只能承认现在的状况,至于那些以前被董卓裹挟到洛阳的人,肯定会不满。既然是长安方面造成的,就让他们想办法解决。”
踢皮球,有的时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那些人在长安和邺城两方都没有办法得到说法,慢慢的也只默认了现实。
蔡邕的谈判非常的顺利,因为卢植和他一样,迫切的想结束大汉两个天子,两个朝堂的局面。
邺城朝堂之上的人透过蔡邕的话语,知道以后新建立的朝堂,自己这边的声音将大于长安之后,也不介意稍微做些让步。所以,尽管每一项议程都要经过艰难的讨价还价,可是结果也慢慢的趋于明朗。
更让蔡邕高兴地是,曹*来到了邺城。曹*亲自来的,他来向天子请罪,向朝廷请罪。
曹*说,自己以前做错了,希望朝廷能给他一个机会。
卢植不是王允,就算卢植是王允,曹*也不是董卓手下的西凉军。卢植知道,自己对曹*的处理,直接影响到以后那些依旧割据的大汉军阀们的态度。狠狠地骂了曹*一顿之后,卢植问曹*:“你打算怎么办?”
曹*伸出四个手指:“四年,四年之后我把青徐衮州交给朝廷。我保证到时候它们将是大汉最富裕的州郡。”
卢植相信曹*有这个能力,他要四年的时间,显然是想向朝廷证明一些什么。当然,也有在看几年情况的意思。
卢植冷笑:“好,我给你五年!”
曹*愣了一下,旋即明白卢植已经看透自己的打算,叹口气道:“三年就够了。”
卢植没有再说话,就让曹*看三年情况吧。曹*接着说道:“还有一事,请卢公通融。”
卢植让他讲,曹*说:“黑山黄巾虽然罪不可恕,但他们造反也是*不得已,请卢公放他们一条生路。”
卢植沉声问道:“你的意思是?”
曹*恳求道:“让我接他们去青徐吧,我保证以后再也没有黄巾。”
卢植瞪着曹*:“你做梦!我告诉你,你可以招降青州黄巾,那张燕,必须死!”
曹*的事情安排妥当之后,刘表的使者马上就到了,孙坚也停止了攻打荆州的战争。汉中张鲁,益州刘焉,都向长安的刘协上表。
整个大汉,终于收起了刀兵,和平,仿佛就要降临了。
这时期所有人谈论的话题,都是两个朝廷之间即将合并的事情。那些有能力的人,总是想方设法打听谈判桌上的每一句话。然后以最快的度向各处传播。
就在这些士人都在讨论国家大事的时候,一个年轻的乞丐却在想着如何填饱自己的肚子。他的衣服和面容都证明他就是一个乞丐,可是当别人随手将一个大钱扔在他面前的时候,他根本没有去拾,而是高傲的抬起自己的脑袋,冲那扔钱的人平静的说道:“我不是乞丐。”
旁人都不搭理他,在屋里一众士子的想法中,等到没人的时候,这个乞丐就会把钱捡起来的。
他们继续讨论自己从各种渠道打听来的关于邺城和长安的消息。期间,有一个人忽然说道:“听说闵侯在洛阳招一些能识文断字的人,而且不是招去做官,你们知道是做什么吗?”
旁边有人说道:“闵侯准备开设学堂,不过我看他是白费,谁不愿意把孩子送到那些有名望的门下?学堂没有名士坐镇,只能是没几天就关门。”
众人皆认为其言有理,忘记了这个话题,继续先前的国家大事。
外面的乞丐听了,勒了一下自己的裤腰带,辨认出洛阳的方向,大步走去。
七日之后,乞丐终于到了洛阳。
“你也认识字?”陈天路很好奇的打量着自己面前这个衣衫褴褛的人,出檄文之后,来的人并不多。
只有一些实在没有出路的寒门士子才到自己这里看看情况。而且一听没有官做,大多是转身离开。
所以到日前为止,陈天路只找到二十多个人。即便是那些混的实在不行的寒门士子,也比这位仁兄穿着要体面一些。
乞丐一边狼吞虎咽的吃着面条,一边点点头。
陈天路不在多问,一直等那乞丐吃饱。
乞丐吃饱之后,方才站起身来:“我读过书,闵侯要小人做什么?”
陈天路拿出一篇孔子的文章,让他读来。乞丐看了一下书名,然后将书放下,朗朗背诵。
陈天路道:“我请先生教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