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在草原上持续给西阻卜的各个中小部族都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和困扰。
在上次的战斗中经历了惨痛失败的辽军持续向西方推进并为了不重蹈覆撤只能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免得在漫长的行军途中遭受到华烈部来去如风的轻骑突然袭击。
遥远的路途中他们不时袭扰沿途的中小部族以夺取牛羊牲畜作为军粮的补充。
沿途的部族大都闻风遁逃而他们的威胁的恐怖则被流言夸大了无数倍传到各部族领的耳朵里面。
尽管对快扩张势力的华烈部仍然存有戒心但是在这共同面临的强大威胁之下各部族领还是开始考虑是否真的有形成一个联盟的必要了。
毕竟在传言之中华烈部对待依附于他们的各个小部族都还不错在战利品分配上也予以优待从远处贩卖来的商品优先卖给各个小部族那些依附于他们的部族现在已经能够吃上盐这让许多贫困的阻卜人都羡慕不已。
而契丹人对待阻卜各部族则是残酷压榨强迫他们缴纳大量贡品两者对待阻卜部族的态度相比可以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何况上次的大战之后华烈部的声威已经如日中天在现在的情形下若要消灭敌人让各部族不再处于辽军的恐怖威胁之下也只有和华烈部联盟才有战胜的希望。
华烈部也不失时机地派出大量使者到各个中小部族游说将许多部族领说动了心答应与华烈部联盟共抗辽军。
这联盟之事一起。各部族自然要接受华烈部的领导将自己的军队指摔权交予华烈部但那也是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至于坚决不肯与华烈部联盟的部族则很可能会被四处巡逻地辽兵现部族所在地甚至有情报贩子找上门去将他们的位置透露给辽军由耶律化哥派人前往征剿。
消灭了那些顽固的部族之后抓来的部众都可以卖成金银。或是直接换成粮食让辽军拥有大量的额外收入。
耶律化哥也不是傻瓜自然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可是为了能多抢些牲畜。供自己的部下食用这些小事也就顾不得了。
何况这些部族都是最为顽固的既不肯接受华烈部的领导自然也不肯归顺辽国左右都是叛逆不如都消灭了干净。
部族中地男子。他尽量都留下来只将妇孺卖掉。这些男子可以放牧牲畜若有敢反抗者立即斩示众!
在剿灭那些祯固部族的时候很正常地没有受到华烈部骑兵的阻止只是向西方进军之时时常会受到袭扰。
华烈部的骑兵们疾驰过草原。远远地向辽军放出利箭。努力延缓他们前进地步伐。
为了安全起见耶律化哥的部下进军度本已经缓慢再加上这些骑兵持续不懈的努力进军度更是慢得厉害。经常是一天走不了几十里地就这样慢慢地向西方推进。
而辽军押运粮草的部队也经常会受到华烈部骑兵的袭击却大都是象征性的并不努力夺取他们的粮草只是围起来向他们放箭尽可能地杀伤辽兵待到辽军地援兵来了华烈部骑兵又一轰而散让那些辽兵追之不及。
虽然可以放粮草过去但每当辽军欲送奴隶到后方时都会受到华烈部坚决的打击长途奔袭深夜突击各种战法都用得上尽量阻止奴隶被送到契丹境内。因此而被消灭了押送队也不知多少到了后来耶律化哥也只能徒呼奈何无奈地将所有俘来的阻卜部众都卖给了奴隶贩子而很快这些妇孺又会进入华烈部的营地被分配给有功的将士组成新的家庭。
在这一对不共戴天的敌人心照不宣的共同努力下西阻卜草原上地部族越来越少剩下地也都聚集在华烈部的旗下共同组成大军准备与辽军进行殊死的决战。
华烈部的木城下已被挖出了深阔地沟渠从后方引来了河流让清澈的河水围绕着巨大的木城流动成为了它的屏障。
这样下来整个营寨都被河流包围进出都只能靠城门处宽大的吊桥。当它高高挂起时城内城外再无人能够进出。
原来已经十分坚固的木墙外面也开始建筑起了一层石墙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已经将原来的木城在多次的整修下被建筑成一座微具规模的城池了。
而在河的对岸辽军也开始建筑营寨准备与华烈部遥遥对峙。
经历了漫长的路途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