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无论如何战争的阴霾最终是消散了,几乎所有奥地利人都相信他们位于中欧腹地的家园将会迎来自由与独立。因为早在“莫斯科宣言”之中苏联、美国和英国便一起对这个国家的未来进行过背书:1938年3月15日德国对奥地利的强行吞并是无效的。从该日起奥地利所产生的任何变化,三国政府决不受其约束。三国政府声明,他们希望看到重新建立一个自由和独立的奥地利,并为奥地利人民以及面临同样问题的毗邻国家寻求作为持久和平唯一基础的政治与经济安全而开辟道路。
但是这一切并非没有前提,奥地利在战争中毕竟事实上站在了轴心国一方,仍负有不可逃避的责任,因此在最后处理时,必然要考虑到它对自身解放所作的贡献。尽管英国人对战后以奥地利为核心建立向东防御苏联、向西牵制法国的“多瑙河联邦”颇有兴趣,但是丘吉尔却显然缺乏支持这一野心的实力。
而战前长期奉行孤立主义的美国人对于奥地利这一曾经的欧洲大国缺乏概念。最鲜明的例子是对于流亡美国的对最后一位奥地利国王查理的长子奥托大公的态度。194o年奥托大公和其他许多纽约公民一起注册去服选征兵役,但根据法律他是一个匈牙刊人,因此不能为美**队接受。但是大公并不气馁,他努力希望在美国树立他是奥地利流亡政府脑的印象,于是在美国到处演说。
尽管1942年,奥托大公取得很大进展,甚至一度打动美国陆军部接受一项由他的军事委员会招募一支奥、美联合军团的计划。但是奥托大公声称捷克人、斯洛文尼亚人和匈牙利人都应受他统治的言辞,最终遭到了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等国的流亡政府的强烈抗议,美国国务院不得不出面干涉,并于1942年4月正式否认它有恢复哈布斯堡王朝的任何意图。而美国陆军部接受暗示,在8月份宣布奥托服兵役不合格,不能予以接受。直到1944年战争即将结束美国人才现自己手中还握有这么一张王牌,但此时为时已晚。
一直以来真正主导着奥地利战后走向的依旧是莫斯科。尽管斯大林在1941年曾表示毫无保留的支持“把奥地利恢复为一个独立国”。但是随着战局的变化,莫斯科的态度逐渐变得强硬起来。开始要求奥地利承担“政治上和物质上对战争的全部责任”。好在美、英两国抓住斯大林之前的承诺,奥地利才最终侥幸逃脱了被作为战败国宰割的命运。但是依旧必须承担战争赔款的部分。同时作为莫斯科的喉舌莫洛托夫严厉地拒绝了英国提出的关于允许欧洲小国联合起来的建议。这无意表明丘吉尔的“多瑙河联邦”的计划最终归于破产。
但是英国人并不甘心认输,他们开始怂恿美国将意大利本部的战线前推到奥地利一线,甚至将整个德国南部都归入华盛顿的势力范围。尽管这个计划比之前所提议盟军在亚得里亚海的顶端登陆,从而进入巴尔干半岛的提议更具操作性一些。但是依旧遭到了罗斯福的反对,在罗斯福眼中德国已经在苏联的打击下奄奄一息,而远东战场日本却仍在顽抗。如果将美**队重新部署到远东去,那么从易于到达德国北部和英吉利海峡诸港的出比要从南部内陆地区调动方便得多。同时罗斯福显然也看出了伦敦方面有试图把美国拖出英、苏在巴尔干半岛抗衡中去的伎俩。
而更重要的一点是罗斯福高瞻远瞩的看到了战后法国的不稳定性,他认为这种不稳定的局面最终无意会将危及驻在南欧的美**队的交通。总统所持的这种态度,虽然没有得到国务院的支持,但是却得到了美**方的力挺。参谋长联席会议明确向地中海地盟军最高司令颁了另一道指令,坚持美**队不得使用于南欧方向,包括奥地利在内。
尽管此后英国人还努力试图在奥地利建立效仿德国的分区占领局面。但是苏联方面却显然对这一提议缺乏兴趣,在莫斯科眼中毕竟任何一寸战后欧洲各国势力范围的土地都应该以坦克的履带来丈量。为次丘吉尔毫不隐讳地一再敦促接任罗斯福的杜鲁门有必要在整个战线上尽可能深入东方与苏联红军会师。
但是真正促使美**队进入奥地利西部却是艾森豪威尔为追求纯军事目标而作出的决定。在完成了对鲁尔区的包围之后,美国在欧洲大陆有三个主要战略目标:先长驱直入,越过法、德边境地区,与苏联红军会师;下一步是同时向两侧推进,在北翼切断丹麦德军的退路,在南翼深入并占领奥地利西部山区即所谓的“棱堡”。根据美国方面情报,纳粹党的余部正在德国南部和奥地利附近山区正在准备作拚死的防御战。
当然第三个目标是次要的,而且是要继其他两个目标之后达到的,因此当苏联军队占领了包括维也纳在内的奥地利近三分之二的国土,美国的第三军和第七军才从西北方面进入奥地利。尽管在意大利方向驻守的德**队给予了最大程度的让步。但是事实上美、英盟军实际控制的奥地利领土只有最西面的福拉尔贝格州、多山的蒂罗尔州以及南面的克恩顿州、施蒂利亚州的部分地区。
在不对等的条件下,自持实力雄厚的苏联没有理由去考虑所谓分区占领的问题。莫斯科电台很快便单方面宣布奥地利临时政府组成,使西方国家大为震惊。因为从1944年的早些时候便已有小道消息传出,说莫斯科已经挑选出一个由**人组成的委员会,充当奥地利临时政府,但是这个消息毕竟一直没有得到苏联官方的证实。
实际上苏联在奥地利并非没有合适的代言人。有三个著名的奥地利**人在战时偶在苏联避难,他们是前**书记约翰·科普莱尼希、恩斯特·菲舍尔和弗朗茨·霍纳。其中菲舍尔可以说在战时最为富有领导人旗帜,他在莫斯科电台向奥地利民众作定期广播,直到他在战争结束时归国为止。而霍纳则在南斯拉夫积极从事游击活动,成为奥地利游击队的领导人。但是最终被莫斯科看好的还是在战争中比较低调的约翰·科普莱尼希。、
在以后几周内,奥地利境内的局势迅陷入僵局。其背景自然是三个主要占领国的关系日趋恶化。但是莫斯科方面并不介意,因为此刻第三帝国已经轰然崩溃,苏联不再需要西方世界的支持,何况此时在战后德国的处理问题上,在关于波兰、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问题,西方盟国和莫斯科都存在着争执。斯大林不介意在奥地利问题上用独断专行的方式给予西方世界更为明确的压力。
不过奥地利人并不打算放弃投奔西方阵营的机会,尽管西方世界面对苏联的红色铁骑和手握的毁灭性力量颇为忌惮。但是在战后由苏联政府所一手操办的奥地利全国开展中央议会和州议会选举之中,尽管得到了苏联方面的大力支持,奥地利**人所获得的选票并没有能够压倒由奥地利人民党和社会党组成的右翼联盟。
选举结果有趣地证明,尽管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奥地利的民主党派在纳粹的独裁统治之下遭受压制而销声匿迹,但奥地利人的政治忠诚还是坚持不衰。和第一共和国的初期一样,天主教势力强大的农村地区主要是投人民党的票,而城镇则投社会党人的票。苏联当局过高地估计了**人竞选的实力,到选举揭晓时他们才大吃一惊。
不过虽然莫斯科方面感到颜面尽失,但是当选为奥地利第二共和国总统的卡尔·伦纳博士还是不得不任命**人约翰·科普莱尼希为联邦总理,而更为关键的内务部则交给了同样来自**的恩斯特·菲舍尔,因为在施瓦岑贝格宫前的广场之上已经竖立了巨大的红军纪念碑。造型是一个一手擎旗,一手持盾的苏联士兵,他象征着解放,更象征着无与伦比的力量。
而与此同时,奥地利与昔日的藩属—南斯拉夫之间还存在着复杂的边境纠纷,一旦维也纳失去了莫斯科的支持,那么铁托对克拉根福的领土要求便随时可能导致奥地利国土的沦丧。而西方世界对于奥地利人也并非全都那么友好和慷慨,最后进入奥地利西部地区的法国人就表现出了不亚于莫斯科的贪婪,他们不仅大肆掠夺奥地利的相对完好的工业系统,更消耗着供应奥地利居民的本来不足的粮食。
从许多方面来看,这次大选和通过自由选举建立起经四国正式认可的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