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1984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三章:长空死斗(二)(2/2)
场无谓的战斗,在那些驾驶着苏维埃最先进战机的苏联飞行员眼中,全扑来的中国战机便如同克里米亚战争之中冒着俄罗斯人的炮火保持队形“盛装”冲向死亡的英国轻骑兵,虽然足够勇敢但是终究毫无意义。

    苏联空军的飞行员们甚至吝啬他们的翼刀之下的空对空导弹,而选择凭借着强的机动性和3o毫米机炮来解决对手。这或许是一种嘲弄,当然或许也是一种尊重,但是无论如何,这样的托大都注定让苏联空降兵在北京城的上空流下了第一滴血。当苏联空军飞行员们试图用他们炮弹威力远大于美国2o毫米弹和西欧3o毫米弹的机炮解决对手之时,他们才现驾驶着这群战鹰的中国空军飞行员除了有大无畏的勇气之外,更有着凡脱俗的驾驶技巧。

    鲍里斯上校记得他曾听过空军飞行员们在预测苏维埃帝国的“蓝天卫士”与那些资本主义国家的“飞行流氓”未来空战的结果时,曾自豪的宣称战斗机的性能并不能决定一切,因为勇敢的战斗意志和娴熟的技巧可以颠覆所有战神的天平。而此刻这一说法似乎在北京的上空得到了证明。经管机动性能上与新锐的苏—27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但是驾驶着歼教—5型教练机的中国飞行员们还是用几乎不可能想象的飞行技巧规避着每一次的攻击。

    虽然他们之中的绝大多数最终还是被击落了,但是在苏联空军的飞行员们不得不采用先进的R-73近距导弹配合头盔瞄准具来击落那些在空中飘忽不定的对手之时,已经有2架国中国空军歼教—5型教练机成功突破了苏—27战斗机的拦截,扑向了正在逐渐降低高度的伊尔—76md型军用运输机群。

    “亚洲人都是疯子……。”这是鲍里斯上校在南苑上空听到的最为恐怖的声音,那是来自鲍里斯上校所乘坐的伊尔—76md型军用运输机机头下面的玻璃罩内的领航员的声音。因为他清楚的看到一架红白相间涂装的中国空军教练机全冲入他们的机群,冒着伊尔—76md型尾部的23毫米自卫火炮的炮火撞向了其中一架运输机的左侧机翼的根部。在撞击前的一刹那,鲍里斯上校突然看到了那架歼教—5型教练机拉出五彩的尾烟—那是庆典中所使用的颜色。

    剧烈的爆炸和巨大的火球之中,无数铝片夹杂着苏联伞兵的残肢断臂在空中飞舞着。这一刻鲍里斯上校似乎想起了那无数次在苏联出版的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中所出现过的苏联空中英雄的传奇—在1941年面对德国法西斯的不宣而战,苏联空军的飞行员们驾驶着性能远逊于对手的战机勇敢的采取了空中撞击的战术。

    在冒着浓烟向下坠去的运输机的后方,一个个白色的伞花不得不提前绽放,作为他们的指挥官,鲍里斯上校只能祈祷那些小伙子们好运。而在南苑机场的上空,第一批空降的苏联伞兵同样遭遇了他们始料未及的抵抗,在机场的跑道之上。面对着aks-74型突击步枪的枪口,中**人拿起他们所拥有的一切武器勇敢的迎了上去,无论是只有几子弹的手枪和步枪还是扳手、改锥。

    虽然这注定是一场一面倒的屠杀,但是也有过2oo名苏联伞兵倒在了南苑机场的跑道之上。争夺机场指挥塔的战斗更是空前的血腥,中国空军的地勤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拉出了4门本应安装在强—5型攻击机之上的23毫米机炮,将这些空战利器安装在牵引车之上,几近疯狂的扫射暴露在跑道之上的苏联伞兵群,甚至击毁了一辆掩护步兵前进的md—2型伞兵战车。

    在第345独立近卫空降团炮兵营的2s9型自行迫击炮抵达战场之前,苏联伞兵们对集合着数百名最为坚定的守护者的塔楼起了3波进攻,但最终都被对方顽强的击退了下来,最终为了避免更多流血,鲍里斯上校不得不放弃原先完整夺取塔楼的计划,命令对其展开了炮击。

    最终在12o毫米迫击炮的炮火之中,南苑机场的塔楼被炸瘫了半边,冒着中国士兵依旧没有停歇,但是终究稀疏了的火力。第345独立近卫空降团才最终完全占领了机场。而他们所付出的代价是近5oo人的伤亡,相当于打残了一个完整的伞兵营。

    “其他方面的情况也都并不顺利啊!”借助着野战无线电通讯系统,鲍里斯上校大体了解了与第345独立近卫空降团同时空降的其他部队的情况。虽然苏联红军多年以来一直不懈努力的提升着远程空降部队的投送能力。但是在保证留有战略预备队的情况之下,苏联空军的第一波空降也仅能在北京地区空投第345独立近卫空降团之外,此刻成建制降落在北京城区的只有第第1o6近卫空降师的部队。

    根据苏联空降集团军的事先部署,第98空降师的空投场集中于北京城西南的长辛店到丰台一线,而第1o6近卫空降师则空投于北京城以东的平房到王四营一线,也就是说以南苑为中心,苏联空降部队的2个师对北京中心城区展开了一个半圆弧型的包围圈。在后续部队今夜抵达之前,已经着陆的苏联伞兵将同时担负两个使命:夺取北京中心城区、阻断外围中国陆军的驰援。

    “从这里还是无法看到**啊!”站在岌岌可危的塔楼之上,鲍里斯上校举着自己的望远镜极力远眺着北方,虽然距离南苑机场仅13公里,但是显然在这个方向上还是无法看到那所有中国人心目中的圣堂。“即便看到了又能怎么样呢?”鲍里斯上校的脑子里突然闪过了一个似曾相识的场景:德国法西斯侵略者曾在望远镜中看到过克里姆林宫的塔尖。

    北京七月的黄昏残阳如血,而漫长的黑夜才刚刚开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