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1984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六章:祸起萧墙(四)(2/2)
陆军于1964年开始研制m163式2o毫米6管高射炮,主要装备美军机械化步兵师和装甲师属混合防空炮兵营,与小槲树防空导弹配合使用。主要用于掩护前沿部队,对付低空飞机和武装直升机,也可对付地面轻型装甲目标。而其牵引式称为m167型。根据“武库计划2.o”的相关子计划,这种武器也被秘密的出口到了中国,甚至走进了中南海。

    中央警卫团下属的第三大队、驻守玉泉山的第四大队以及远在北戴河的五大队之外,其他的5个大队基本都集中于中南海及其周遍地区。如此雄厚的兵力加上外围的警卫第一师以及武装警察部队,的确不是轻装的苏联伞兵可以通过一次突击便拿得下的。

    苏联克格勃所直属的“信号旗”特种部队在第一轮空降之中也曾按预定计划乘坐“套娃”特种轻型滑翔机从低空突入中南海,结果大部分的滑翔机都在抵进中南海上空之前便被中央警卫团第八大队所装备的m167型2o毫米6管牵引式高射炮摧毁在空中,少数幸运儿成功着陆之后,也迅被中南海内早已进入紧急战备的中央警卫团迅消灭。

    “现在的关键还是北京城区的民兵部队能否迅集结起来啊?只要我们的民兵分队动起来了。呵呵,苏修区区几个师的伞兵部队只怕很快便会被我们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所淹没。”中央警卫团的张团长站在一幅巨大的北京城区地图前宛如一个正指挥着千军万马的统帅。对于他的心情,林太平多少能够理解,毕竟从军已近大半个世纪,但是作为军人张团长并没有多少机会真正的走上战场。

    张团长参加红军之后不久便调往瑞金中华苏维埃中央临时政府警卫连,据说他站的第一班岗便是在时任中华苏维埃中央临时政府主席的伟人住所门口。这当然是一份难得的殊荣。但是就如同那位伟人不喜欢佩带手枪一样,中央警卫部队如果都与敌人直接交火,那么局面恐怕便已经是极为不妙了。

    张团长为数不多的几次实战经验之中恐怕也只有1947年撤离延安略为凶险。当时中央警卫团只有两个连、一个骑兵中队保护领导撤退,一旦与追击的敌军遭遇恐怕凶多吉少。好在为了争抢率先攻入“红都”的头功,**胡宗南所部在延安城外临时变更部署。白白浪费了几个小时的时间,最终令**中央机关安全撤离。

    张团长是8341部队的创始人之一,长期以来一直负责着中央领导人的安全。相信领袖胸中自有百万雄兵、挥斥方遒的雄韬伟略早已深深的印入了他的脑海里。今天终于有机会亲自上阵,其喜悦和豪迈之情自然是溢于言表的了。可惜他的这份激动多少冲淡了他的判断能力,在围绕着北京的这场突袭与反突袭的较量之中,他的岗位并在总参谋部而是在中南海。

    林太平自然不会去打断对方在军用地图上规划着未来的反击计划。事实上早在出之前,总参谋长曹阳便已经签署了将北京市中心城区的作战指挥权移交给中央警卫团的命令。毕竟对于这样一支政治上颇为敏感的部队,总参谋部并不想过多的干涉。所以林太平对于张团长提出的反击计划一再表示赞同,并表示如果有什么需要可以通过自己所带来的数字加密型甚高频跳频电台直接与西山战略指挥中心联系,最后才图穷匕现的随口问道:“总书记车队的位置找到了吗?”

    果然这一句出口,原本神采飞扬的张团长立刻愣住了。将近一分钟之后才有些无奈的回答道:“车队是找到了……可是……。”林太平的心中也不免一紧,但是脸上依旧镇定自若的回答道:“我来的时候军委主席和总参谋长都已经知道这件事了。主席说事突然,8341方面也是促不及防。现在重要的是把事情搞清楚,尽量把事情的影响控制到最小。”

    果然有了军委主席的这个意见,张团长原本难看的脸色顿时缓和了许多。他无奈的摇了摇头,拿起放在指挥桌一旁的一支教鞭在眼前的地图上轻轻的一点。“总书记的车队是第六大队第三分队现的。情况……情况很糟糕!”林太平注意到张团长的教鞭所指的位置位于新街口外大街的北侧。

    第六大队是中央警卫团的特种作战大队,可以说是8341各大队之中精锐中的精锐,尖刀中的尖刀。总书记的车队与中南海失去联络之后,张团长第一时间便派出刚刚参与完围歼降落在中南海的苏联“信号旗”特种部队的第六大队从中南海出,沿着中南海通往北京医学院的几条主干道展开地毯式的搜索。最终在新街口外大街的北侧现了遇袭的总书记的车队。

    “我们的同志赶到之时,战斗已经结束了。6辆警卫车之中2辆被大口径机枪击毁,3号车在路边撞毁,其余3辆均有多处弹痕。但总书记的坐车没有收到明显的摧毁。”此刻一直站在林太平和张团长身后的第六大队大队长报告道。“关键是人!”听到第六大队大队长的报告,林太平多少有些按耐不住的转身对着对方大声嚷道。但是就在他转过身之时,他却又对自己刚才的态度感到了一丝愧疚。因为他清楚的看到第六大队大队长的左手之上缠着厚厚的纱布。

    “关键是总书记和随同的干部队战士们的情况!”林太平尽可能将声线放低,柔和的说道。“干部队三分队此次出勤的27位同志之中,除战士许正阳和谢志远两位同志的遗体没有找到之外。其余同志均已被证实……壮烈牺牲!”第六大队大队长哽咽了一声之后回答道。“战士们辛苦了!”从第六大队大队长的身上,林太平似乎看到了第六大队一路劈荆斩棘,在“信号旗”后卫部队的层层阻截之下抵达出事地点的艰辛,也似乎身临其境的看到了那残不忍睹的现场。

    “我们没有保护好长,我们有愧于8341部队的荣誉。”面对着林太平的安慰,第六大队大队长话语哽咽的回答道。“逝者已以,来者可追。在现场还现什么情况?”接过一份中央警卫团方面递交过来的报告。一边看着那些墨迹未干的钢笔字,林太平的脑海里一边不停模拟重组着现场所可能生的画面。很快他的思绪便定格在吴雅莉、许正阳和谢志远这三个名字之上。

    “张团长,我相信中央警卫局内应该有许正阳和谢志远两位同志的资料吧!另外……”由于比较敏感,林太平从自己的军装上衣口袋里掏出钢笔在手边的记录本上龙飞凤舞的写下了个名字字。“我临行前军委主席特别交代,为了以防万一,这几位同志要立刻转移。”林太平将记录本递到了张团长的眼前继续说道。

    “保证完成任务!”对于林太平在记录本上所写下的那几个人的名字,张团长都并不陌生,他们曾在共和国的历史上也曾权倾一时,但是他们却将人民所赋予的权力作为了自己打压异己的工具。对大批老革命同志,国家干部,知识分子进行迫害,甚至试图篡夺国家最高权力。尽管他们的阴谋已经被无情的粉碎。但是张团长却深知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这些人虽然目前仍在服刑收押之中,可一旦在苏联伞兵的策应之下逃出生天,很可能仍将为共和国带来一些空前的浩劫。

    “特别是……”林太平欲言又止,在从张团长手中接过记录本上又写下一个名字。“这位同志必须严密保护起来,立即转移。”林太平微一沉吟之后坚定的说道。他很清楚拥有数万万团结一致人民的中国是世界上任何国家或军事集团都无法战胜的。但是最危险的敌人往往在自己的内部。“目前的局势下最怕的是党内出现汪精卫,军中出现冯玉祥!”总参谋长曹阳的担心此刻已经成为了中国最大的命门之所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