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外。军区一线各所属部队均就地展开,进入预定守备区域。其中内蒙古省军区所属各野战部队及边防团应在建设兵团的基干民兵的支援下于一线展开积极防御,迟滞敌装甲部队的突击。”面对内蒙古一线辽阔的国境线,汉业强司令多少有些底气不足。应该说自珍宝岛边境冲突以来,内蒙古地区和东北、新疆一样都是当时中国国防建设的众重之重。
在7o年代的颠峰状态之下,内蒙古军区甚至可以不夸张的说是全国兵力最密集的省军区。一方面是由于1969年7月5日,中央政府决定将原由内蒙古自治区管辖的呼伦贝尔盟、哲里木盟、昭乌达盟分别划归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将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分别划归宁夏和甘肃,内蒙古自治区当时实际管辖的范围仅包括巴彦淖尔、乌海、伊克昭、锡林郭勒4盟组成的相对狭小的正面,以及呼和浩特、包头两个工业城市。另一方面是由于除了内蒙古军区所属的独立野战师和边防部队外,当地还有可以迅动员1o万青壮民兵的内蒙建设兵团的存在。
自1969年中央正式批准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以来,仅用了短短2年的时间,内蒙建设兵团便组建了6个生产建设师下属41个团级单位。由北京军区从下属各部队抽调现役军官组成各级领导班子,统率着以数千名复员、转业军人为基干、以十多万来自北京、天津、上海、呼和浩特、包头等城市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为主力在汉业强看来绝对是一支巩固祖国边防的生力军。
但是随着中苏关系的逐渐缓和和国家政策重心的转移。1975年国务院、**批准撤销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的建制,大批知识青年纷纷返城,投入了国家经济建设的洪流之中。从1979年开始原先被分割出去的各盟、旗又被重新划入了内蒙古的政区。战线的沿展和后备兵员的不足,促使了中**方不得不放弃了原先在内蒙古一线全力阻击苏联装甲洪流南下的预定计划。
按照目前现有的条件,汉业强对内蒙古省军区的要求是各边防部队由国境线逐次抵抗、尽量迟滞敌装甲突击兵团的推进度,为后方机关、民众的转移和各野战部队的动员、集结争取时间。也正是从这一点出,内蒙古省军区所属各边防团并没有象东北和新疆的同级别部队那样进行团改旅的大规模扩编,而是强化了其机动和战时通讯能力。按照汉业强的计划,一旦苏联地面进攻全线展开,内蒙古现有的13个边防团应避免死打硬拼而陷入敌装甲部队的迂回包围被逐个吃掉,保存有生力量在阻滞敌方推进度的同时,转入二线防御。
内蒙古方面的第二道防御线基本位于阴山山脉一线,自6o年代以来中国工程兵部队便着手在这一线构筑利于山地防御的永备工事群。毫无疑问如果苏联陆军选择沿二连浩特至集宁的铁路线南下,那么他们引以为傲装甲洪流将会撞上最为坚固的堤坝。因为除了内蒙古军区所直属的边防部队和独立野战师之外,集宁一线还有中国陆军第69集团军及北京军区直属的两个守备师。
当然无论是**的领导人还是汉业强这样的战区指挥官都很清楚,对于莫斯科而言即便仰攻大青山得手,顺利攻占集宁和呼和浩特也不过只是打开了通往华北的第一扇大门,而无论是直趋幽燕还是南下三晋,挡在其面前的依旧是关山阻隔。因此更为理性的选择是避开中**队重兵把守的集宁,自苏尼特右旗开始改变进攻轴线,取道化德、张北直扑张家口。
地处京、冀、晋、蒙四省市区交界处的张家口无疑是北京的西大门,在这个方向上北京军区除了部署有两个守备师的兵力之外,主要的防御任务由第65集团军担负。“针对敌装甲部队习惯于大范围机动,避开我防御支撑点大纵深作战的战术特点。我军区第65集团军将于张北至张家口一线展开,全力阻击敌抄袭的快纵队。而第24集团军迅在承德至唐山一线展开,在对外蒙防线按预定计划部署防御外,根据战局的展保留部分机动兵力以策应动东北战场。”汉业强司令的目光越过北京城区的战场之后,将目光转向了中华民族古老的国防基本线—长城内外。
以满清帝国的皇家避暑胜地而闻名的冀北重镇—承德,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为了割裂中**队华北与东北两大战场之间的联系,莫斯科没有理由不沿着当年蒙古亲王们的朝贺之路,以外蒙东部重镇赛音山达为前进基地,越过锡林郭勒辽阔的高原草场,直趋蒙南交通枢纽—赤峰。而这一进攻路线而恰恰是中**方北京、沈阳两大军区的结合部。
鉴于承德以北还有正军级下辖3个守备师的赤峰守备区,因此汉业强认定承德一线在战争初期所承受的压力并不会太大。因此在第24集团军的使用问题上,他更多考虑的是如何更好的策应邻近战区。毕竟对于拥有8个成建制野战集团军的北京军区而言,战略预备队相对比较充裕。
“太原的第第28集团军目前已经集结完毕。我军区计划以第63集团军有力之一部进占阳泉至涿鹿一线同时策应北京和张家口战区,第28集团军则控制石家庄、保定一线作为军区总预备队。天津方面的第66集团军以有力之一部进驻蓟县策应承德和北京战区的同时,另以一个师左右的兵力组成战略机动部队随时准备以海运或陆路的形势驰援东北战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汉业强和北京军区对部队的整体部署上更多的着眼于全局考量。尽管北京城内目前的巷战局势急如星火,但是身为军区司令的汉业强却有着自己的判断。
在他看来莫斯科不可能将一场战争的胜负全部寄托在一次战略空降之上。同样作为一个陆军大国,中**人可以理解俄罗斯的思维模式那就是战争的胜负永远决定于坦克的履带之上。对于三北方面的局势,汉业强认为最为危险的还是东北战场,如果中国的版图比喻成一只引吭高歌的雄鸡的话,那么东北三省无疑就是这只雄鸡最为致命的头颅。尽管并非政治中心的所在,但是作为中国的粮仓和传统工业中心和资源、能源大省。东北的得失无疑将深刻影响着未来战局的展。因此汉业强在部署手中现有兵力之时,不可能不考虑邻近的东北战区,毕竟一旦沈阳军区支持不住,那么北京方面将要面对是三面受敌的不利局面。
“关于北京军区的兵力部署问题,我个人没有太大的意见!在此我只想提醒汉司令!苏联第二波次的空降兵很快便将抵达北京的上空!我希望我们的部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其歼灭在登陆场上!”身为总参谋长的曹阳对于汉业强的部署虽然难免又不同的见解,但是在目前的情况下他也无意越俎代庖。“请总长放心,保证完成任务。”在汉业强振聋聩的声线外,北京的上空雷鸣般的战机轰鸣已经响彻了天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