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官记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001 【大学生村官的辛酸】(2/2)
。”

    “问吧。”他手上未停,很耐心在粘一张小票。

    我生怕一说话把那张小票吹走了,于是等了一会,小票被严严实实贴稳了,才万分谦虚的问:“你是老前辈,我想问问如何写好领导的讲话材料,都一套套的,要政策有政策,要高度有高度,要水平有水平,这其中有什么诀窍啊?”

    “嘿嘿,小陆,你是聪明人,慢慢琢磨吧。”说罢一脸的奸笑,摆明了这里面有奥秘,他就是不想说。

    靠,这也要拿人,难道老子不晓得去问别人么?我心里虽然愤怒,可脸上尽可能装出一副谦恭的微笑来。赔笑真他妈累人,尤其是那种想揍人却又不得不陪的笑脸。

    我原以为这事很简单,结果问了仨人,个个回答都和张主任一样,这让我十分郁闷,这都他妈什么世道?助人为乐的美德也不要了,人人尽可能的防备,背后撤墙,放暗箭……就像森林法则,打不到对方,踩一脚也是好的。

    我无可奈何,坐在位置上气愤了半天,把各级领导的讲话材料慢慢整理出来,一份一份的观摩学习,终于让我现了其中的秘密:抄!就一个“抄”字,从中央到地方,大大小小的各式各样的领导讲话几乎一模一样。

    “*他妈,原来如此,难怪这些领导讲话水平这样高,因为有中央级秘书帮他们写材料。中央和地方唯一有一点不同的是,讲话中要加一点本地实际,最起码要把‘全国上下’改成‘全镇上下’,‘各级党委、政府’改成‘各村组’…….”一明白了这个道理,我简直是欣喜若狂。抄别人的还不容易吗?老子读小学时就曾经抄过一篇全国中小学优秀作文,得到了老师的隆重表扬,从此对语文兴趣大增,成绩“哗哗哗”上窜,毕业时是班上当之无愧的文理科状元,追根溯源,得益于一个“抄”字。

    积十几年“抄”功,我深知,抄也有学问,起码也有死心塌地一根筋的抄,和他为我用灵活有原则的抄,前者抄死,后者抄活,咱是大学生,好歹有文化,不能抄得那样低层次。于是我又把历届秀水镇的领导讲话、工作总结、年度报告、各类规划统统找出来,细细的读了三天,有些重点、用得着的套话、秀水的基本情况作了笔录。

    这份工作十分辛苦,幸亏老子从小就是搞劳动出身的,吃苦是第一宗长项。

    从此以后,薛书记的讲话越来越精彩,越来越深入浅出,越来越有水平,连张主任这样的老笔杆子也对我肃然起敬,直道:后生可畏!

    不过,写好材料有个球用,不能升官财,也不能涨一分工资,而且还让领导越来越依赖,连屁大一个会议,也要叫办公室准备一份材料,这自然就成了我的苦差!

    更苦的是,我不但要完成领导的讲话,还要下村参加修路、修水库大会战,那辛苦真是一言难尽,这么说吧: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两天累断腰,七天脱层皮!

    和我一齐考上村官的几位同学,经常凑在一旁日爹骂娘的乱*,他们也统统被抽回镇机关工作,由于职务最低、资格最嫩、“最需要锻炼”,所以那些站、所、办里最苦最累最脏的事全被他们包了,人人怨气冲天。

    只有我闷声不敢说,谁叫咱是“卧底”呢?当然,同学们虽然骂我是“卧底”,是危险分子,可没有谁把我放在眼里,想骂谁就骂谁,薛书记自然是重点对象。

    就这样过了半年,血气方刚的我也成了“老焉儿”、“老油条”,能推则推,能躲则躲,好在我是“薛书记的人”,镇上的干部还不敢明里欺负——

    提醒:收藏、投票、鲜花、咖啡,一个都不要少。注:本是文学创作,为了不至于引起误会,对号入座,的一些地名、方言做一些修改:广德市改吴德市,国际大酒店改世纪大酒店,民俗园改岭南民俗园,“起码子”仅仅是借用而已,川东一带都这样说,读者不要联想,特此更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