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活记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三十章、靠忽悠救人(2)(2/2)
大军迟疑了一下后点点头“不过不过……”

    “所以说啊。”唐欢及时一拍巴掌打断他的不过继续说了起来“因此这个事情吧也不能全怪田晓奇啊他跟陈大军都是受害者要怪就只能怪那在后边乱推的人要怪就怪这事情的巧合太多。你看看为了这么一个不知所谓的小事让你一家最后倒霉这事情可就得不偿失了。”

    就在孙海摸了摸头有些接受这个说法的时候张兆强忽然插嘴了:“哼说的比唱的好听。你说的那些么听起来像那麽回事可难道大军就白白挨打了?那钱也就白白拿了?你知道那是多少钱?那可是五十块!大军他爹两个多月的工资!”

    说到这里张兆强转头狠狠盯着田晓奇:“五十块就为了他的烧包就为了他那个破铅笔盒!小子你知道么厂里已经拖欠我爹他们两个多月工资了只二十块钱的生活费。五十块钱这对我们……哼厂里不下工资知道他爹在干吗?人家用公款去大上海还给他儿子买五十块钱的铅笔盒!”

    “这……”唐欢看了看一边的田晓奇微微摇了摇头。

    是啊他记起来了这田晓奇的父亲田国丰是北城县第一塑料厂的厂长。

    这个第一塑料厂主要给本地的无线电厂跟电子厂生产塑料管材以及其他电器用包装塑料不过早在1983年的时候由于本地的无线电厂跟其他电子厂的效益都开始不断亏损连带这个类似后勤性质的第一塑料厂也跟着倒霉。加上第一塑料厂缺乏竞争机制又结构臃肿体制僵化因此这时候其实已经开始负债累累产品大量积压卖不出去后来都是靠政府行政干预以及靠银行贷款支撑着。田晓奇的父亲在这个时候频频去上海等大城市美其名曰考察说要打算考察上海同类工厂的先进技术还说要回来搞活企业但其实按照当时厂子的情况这根本就不可能他只是借着这个名义尽可能给自己捞钱罢了。

    不过还别说那次名义上的考察回来之后虽然没有实际作用但银行贷款这时候放松了贷款制度而他毕竟出去过见过点大场面因此他回来后很快就靠三寸不烂之舌鼓吹要怎么怎么搞活厂子结果很快要到了银行的再一次贷款之后他其实就是靠这银行贷款撑着企业当然也方便了他更好的捞钱。

    果然后来听说92年国企改革就是这个田国丰自己花钱以极低的价格买下第一塑料厂变成私人的然后转手就卖给一家港商。他得了钱之后跑去海南炒地皮借着当时房地产的高温他一下就的流油。不过最后他在南方继续搞房地产的时候吃了个大亏感到在外地人单力孤就带着剩余的资金重新回家乡来搞地产摇头一变成了北海市著名企业家而田晓奇最后也是出国留学去了最后毕业后回来接管了他老爹的企业。记得那时候唐欢已经结了婚而大家彼此虽然也都在北海市但已经再也没有机会坐在一起了。

    是啊最初的那些企业家不可否认在原始积累时期大多数都是用了许多不光彩跟巧取豪夺的手段什么无产阶级兄弟感情说的比唱的好听实际上自己人压榨起来更狠而且借口还都是一套一套的让你没辙什么机制问题了什么大环境问题了。这事情外人听着没事顶多唏嘘一番可如果自己就成了受害者那滋味就不同了。

    “不过就算他爹不是东西。”想到这里唐欢再次转过头对着张兆强“但田晓奇还是个孩子他又不知道这些凭什么找他麻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