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活记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二二六章 收购劳斯莱斯的目的(2/2)
香港的人均生产总值在四小龙之中只排第三位但由于香港的自由港以及自由金融地政策。香港在当时却是亚洲金融交易最活跃或者说是亚太地区金融成交量最大的地区。可以说香港市一个金融中转站。四小龙几乎都跟香港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金融手段掠夺香港其实等于在掠夺香港市民财富地同时也掠夺台湾、韩国以及新加坡的财富。

    可惜的是人算不如天算就在英国政府开始实施经济掠夺政策的时候被唐欢跟陈彼得先走一步然后一步先步步先。结果囤积了大量资金的英国政府反而损失惨重后来为了维持港英政府的稳定以及减少英国本土财政损失维护英国政府的财政信誉不得不开始护盘。其结果就是更加的被动。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香港作为亚太地区最自由最大金融中心地重要性。那些国际炒家团在掠夺了香港之后果然继续高歌猛进顺便打劫新加坡、韩国、台湾把他们也搞的叫苦连天最后竟然顺势打下日本把日元压低到一个不可思议的价位然后又在后来的广场协议中强迫升值。一来一往不知道赚取了多少利润。

    也就是说。从1984年到1986年这两年里。英国因为整体经济地不景气以及财政政策的失误可以说是一个最严峻的时期国内罢工层出不穷如果不是戴卓尔夫人的强势派警察镇压最后的结果还不言而喻。

    与此同时英国的众多大中型国有企业也面临着跟中国其实类似的情况。其实在戴卓尔夫人上台之前英国有着许多规模庞大的国有企业这些国有企业。大都是因为二战后不能适应新经济形势而破产。最终被政府接管其中的劳斯莱斯。就是一例。

    劳斯莱斯不仅仅是一家制造顶级豪华汽车的公司同时也是生产世界顶级航空动机地公司。尽管劳斯莱斯汽车在世界上名气十足是贵族地象征但与她生产的航空动机相比名气还是远远不足。不客气的说劳斯莱斯旗下所生产的航空动机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动机之一并且在民用领域的涡轮风扇动机研制上更是世界第一比如著名的波音飞机使用的就是劳斯莱斯的航空动机。

    不过二战后因为经济形势地改变以及经济中心地转移英国的很多公司都破产倒闭劳斯莱斯也不例外。1971年地时候劳斯莱斯资不抵债导致破产被英国政府暂时接管成为英国的一家国有企业。此后英国政府把这家公司一分为二成为两家公司一家专门生产劳斯莱斯与宾利这两种豪华汽车一家则专门生产顶级航空动机并且把研重心放在了大推力的涡轮风扇动机方面也就是大飞机动机上面。

    在历史上劳斯莱斯是198年的时候才再次由于戴卓尔夫人的私有化改革而再度成为私有公司成为英国唯一为海6空交通工具提供动力系统的企业。

    现在是1986年劳斯莱斯还依然是一家国有的亏损严重的企业。

    可以这么说购买劳斯莱斯的必然是资本雄厚而又想着持续经营的人因为只有这样的人才会去购买劳斯莱斯这个资不抵债的烂摊子。也只有最精明的人才知道劳斯莱斯最有价值的地方其实不是那些资不抵债的工厂设备而是劳斯莱斯所掌握的技术。

    没错就是技术与其说是劳斯莱斯的经营理念过时导致劳斯莱斯的巨额亏损的话倒不如说是精益求精的理念以及高端的技术吃垮了劳斯莱斯。

    其实劳斯莱斯的情况跟中国的红旗以及大飞机的情况是何其相似如果把中国的红旗轿车与大飞机运十项目结合成一个公司那么跟劳斯莱斯的情况就惊人的吻合了。

    两者都是高精尖技术的高端市场都是生产鲜有人能够买得起的产品而这些产品偏偏对国防又有着重要作用。可惜的是英国最后实行的一系列私有化改革保住了这家公司并且让劳斯莱斯焕了新的生命力而中国的红旗跟大飞机却步履维艰基本趴窝到了后来从重新花费巨资上马。

    当然英国跟中国无论大环境还是资本技术情况都不能相比所以没法说谁对谁错但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至少这是一个巨大的遗憾。

    而现在无论是洗钱把金钱变成更难让人拿走的目的来说还是处于一个中国人爱国的心思来说唐欢觉得都有必要拿下劳斯莱斯而他最重要的目的不是那个贵族经典的汽车品牌而是在后来成为世界第二大军用以及民用飞机动机制造商。

    他本来收购劳斯莱斯的目的就是奔着飞机动机去的收购汽车不过是个幌子。

    不过唐欢也清楚真的谈判的话肯定会很艰难毕竟这飞机动机生产设计军工自然会受到国家严密监控更何况现在的冷战期间。他早已经意料到就算英国政府会同意给外人也必然会有一系列的政策制约。

    或者也可以这么说像飞机动机生产厂家这样的公司拥有了控股权未必就等于拥有了话语权。但拥有了控股权起码可以合法介入只要技术到手然后中国的工艺水平又上来的话那一切的一切就都值得了。

    也就是怀着这个心思唐欢微笑着踏上了前往唐宁街十号的汽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