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知道,发生在双虎岭附近,浦下镇东边的这一场追击战造成了多大的影响。哪怕是一直身处战局,亲自参与了追杀的张忠和林南,当时也没有任何这方面的想法。但随着战争的结束,消息很快便被层层上报。一方面是都指挥佥事张忠的战报,经由都指挥司的军内系统上报到五军都督府和兵部;另一方面则是由浦下镇县丞方天白发出的,经由州、府传到汉南布政司郑慈案头,再由郑慈重新誊写,由文官系统最后发到通政司的。
在发往京师的消息还未启程的时候,老谋深算的汉南布政使郑慈,另外又发了一道行文,没有别的内容,只是将襄阳城血战、柳林镇、拒马河的反击、浦下镇的防守和双虎岭追击战大捷的消息明文下发,并且有意地使消息广为传播,扩散开来。尤其是双虎岭大捷,以五十余人歼灭、俘虏近千人的淮王叛军,这等消息虽然乍听起来骇人听闻,但在这个当口,对于一直以来颇显被动的朝廷方面来说,却无异于一支强心针。几乎不用郑慈有任何的渲染,以五十余人对上千人,结果却是异乎寻常的大胜!奇胜!这样的结果无论怎么描述,都是一场振奋人心,凝聚士气的空前大捷!
这样的胜利,如果利用得好了,哪怕仅仅是一个消息,一个结果,都可能对正在进行的全局战事产生深远而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叛军的心理,很可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郑慈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没有任何犹豫,下发了这道明文。因为这样的事情,自然是越快传播越好,迟一些,就很有可能被对方采取措施,尽最大可能地削弱这一战事的影响。
很快,郑慈的这个举措便显示出了效果。但是,尽管郑慈事前已经对自己这么做会产生的结果有了充分的估计,事实却还是出乎了他的意料,甚至是让他这个始作俑者,都感到了震惊和狂喜!
消息像长了腿一样朝着四方传播,很快,四下里便纷纷有了反应。先前由于三王叛乱开始时势如破竹的锋锐石头,心内天平有些朝着叛军倾斜的一些人,开始纷纷停下了私下里的异样举动。
原本听闻私下里也开始聚拢人马,暗自操练的滇王,忽然间偃旗息鼓,散了人马;近日来频频与越王私下联络的汉王使臣,忽然间全部失去了踪影;而偏安一隅,位居巴蜀之地的蜀王,一直以来都在筹集粮草,原本没有任何声音发出,颇为惹人猜疑。但随着郑慈明里暗里的消息传言,随后的几天内,蜀王终于说话了:粮食,是为朝廷筹集的,只为解决江南水患,与其他无干……
原本或明或暗的形势,似乎在一夕之间便忽然间明朗了起来,转折之快,让人目不暇接。更让朝野上下吃惊的是,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两个消息先后传来。比起其余诸王的动作,这两则消息更让朝廷振奋!
越王发布罪己文书,自缚于府门之外,向朝廷请罪。
西北两面大军压境,叛军连遭败绩之下,离着战争前线还有很远距离的越王,居然开始撑不住,他降了!
淮西。
先前与吴王达成秘密协议,暗中出兵夺取襄阳城的淮王,却也开始了下坡路。
先是襄阳城血战不下,退兵之时又被伏击,五千兵马最后只剩下两千余人,结果快到地头了,其中攻打浦下镇的部分军队又被打散,五千府兵最后安然而返的,居然仅有千余人马。昔日雄心勃勃,准备一举拿下江南,与朝廷分庭抗礼的淮王,忽然间便失去了所有的雄心。哪怕他现在辖下仍旧有几千人马,加上撤回来的千余人,足够抵挡朝廷军马一段时间!联合上吴王的兵马,仍旧可以拼死一战!但是,淮王没有了信心和勇气。
眼看着朝廷大军潮水一般开到,淮王最后一丝战心也消失得无影无踪,淮王悔得肠子都青了,自己是何苦呢,要掺和这趟浑水!按照地理位置来说,他是在吴王的西北方,朝廷军一到,最先挨打的就是他。吴王张秀虽然在后头紧急遣使,叫他拼命死扛,可那损失的并不是吴王的一根毫毛,但是一旦朝廷胜了,罪责可都在他淮王自己身上,没有人可以为他分担一点半点!
随着北面六皇子明忠率领的济州卫、洛城卫和南北水师大营的军马向淮西的推进,前面最后的两座州县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