珂虽也乐得笑逐颜开,但却并未忘了正事,眼瞅着己方主力舰队已然‘逼’近战场,自不敢再在原地多呆,忙不迭地便下了令,指挥着手下官兵向西面撤去,与事先便撤离出主力舰队的另外七艘巡洋舰合兵一道,在战场之外待命而动。
“命令:各分舰队以中军舰队为基准,成战列线配置,一、二、三、四分舰队在左,五、六、七、八分舰队在右,于离敌一千两百米之距呈纵队排开,不得有误!”
末时三刻,王燕侠率主力舰队抵达战场,但并未急着向前‘逼’近,而是就在战场外侧游曳着,通过望远镜小心地观察了一下联合舰队的排兵布阵之后,王燕侠终于下定了决战的决心,但见其一挥手,已是声线低沉地下达了第一道命令。
这时代的海战,都是成战列线对轰,参战双方有两个选择,一是抢占上风线,便于进攻与机动,另一个么,便是抢占下风线,尽管在进攻上稍有不利,却可有效地阻止敌方逃走,在欧洲战场上,大不列颠海军从来都是以防止敌人逃走为要,习惯‘性’选择下风线列阵,此他,信心耳,在大不列颠海军官兵的眼中,从来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事实上,自七十年前,大不列颠海军崛起之后,还真就不曾在大西洋战场上大败过,有的只是接连不断的胜利,此番爱德华·弗农率领的虽是多国联军部队,可作出的战术选择却依旧是在下风线列阵。
大不列颠海军的二十三艘战舰中三艘巡洋舰(包括已然受损不轻的“蔷薇号”)退到了战场后头,余下二十艘战舰一字排开,以一级战列舰“勇敢号”为核心,两艘二级战列舰为左右两翼支架,其余十艘三级战列舰以及七艘双桅中型战船分列左右,而西班牙十艘战舰(两艘二级战列舰,三艘三级战列舰,五艘中型战舰)列在大不列颠舰队的左翼,在其边上则是法兰西的一艘三级战列舰两艘中型战舰;大不列颠战舰的右翼则由葡萄牙的两艘三级战舰、三艘中型战舰以及荷兰人的两艘三级战舰,四艘中型战舰构成。(葡萄牙六艘战舰中有一艘为巡洋舰,并未排入战列线中。)
联合舰队中各国的二级战列舰造型以及相关配置都不太一样,似大不列颠的二级战列舰配有各型火炮九十八‘门’,而西班牙的二级战列舰却足足配有各型火炮一百零二‘门’,至于三级战列舰么,各国的火力配备倒是大体相当,都在七十五‘门’各型火炮左右,多的七十八‘门’,少的也有七十二‘门’,各国所采用的火炮‘性’能也有差别,总体来说,大不列颠人的火炮质量高,论‘射’程、‘射’速还是炮威力都比其余四国要强上一大截,具体来说,大不列颠人的重炮有效‘射’程可远达一千两百米左右,而其余各国的重炮的有效‘射’程基本上在一千一百米左右徘徊。
参战的大清渤海舰队主力一共七十六艘战舰,扣除八艘巡洋舰在战场外待机而动之外,进入战列线编排的一共为六十八艘,其中旗舰为“镇洋号”,所属还有三艘中型战舰作为掩护,至于八个分舰队各有大中型战舰八艘,配置大体相同,都是以三艘“镇”字头的大型战列舰以及五艘中型战舰组成,相较于联合舰队战舰构成的五‘花’八‘门’,大清方面的战舰则是整齐划一,“镇”字头的大型战列舰都是三层炮甲板,八十二‘门’各型火炮,而中型战船则都是两层炮甲板,四十二‘门’各型火炮。
各战舰底层的都是重型火炮,有效‘射’程远达一千八百米之巨,采用的都是‘药’包式后膛供方式,平均‘射’速两分半钟一发,口径二十五,炮为圆锥形爆破,威力巨大比,因着采用大清型钨钢铸造,炮身坚固,且比传统铸造之铁炮要轻便了许多,“镇”字头的战列舰中、上两层都是中型火炮,只是炮的类型有所差别,中层火炮大多以实心穿甲为主,辅以部分开‘花’,主要攻击目标是对方战舰的各层炮甲板,而上层火炮攻击的对象是对方的甲板人员,所采用的炮大多是开‘花’,另有部分的霰。
综合来说,清军一方在战舰数量上明显占优,可双方的火炮数量却是大体相当,清军一方虽多上一筹,然则就总体态势来说,却并不是决定‘性’因素,至于双方战舰本身的机动‘性’能,也大体差相仿佛,从双方战术机动的动作来看,清军一方的训练水平就算不如大不列颠海军,却也差得不算太远,至少比法兰西要强,与葡萄牙等国基本处在同一水平线上,由于联合舰队让出了上风线,双方在‘ca’帆水平上的差距并不算太过明显,联合舰队一方强就强在作战经验丰富上,而大清一方则是拥有可争议的武备优势,这等优势是否能弥补双方在作战经验上的差距,那就须得打过才知了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