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尾巴
中午摆宴的时候,不可避免的有人就提到了书塾的事。
石初樱也不避讳,只道不过是因了这里的方言土语太甚,京里来的人实在闹不懂,也不能现在学了方言,等五年后回京再倒回去学官话。
才打算说把孩子们集中起来,按照京里的课程教导着,不指望学多好,回京的时候能跟上进度就行。所以,官话不利索的定然是不能进学的。
在众人惊诧的目光中,石初樱又放出一颗炸弹,她道:“也有女孩子的书塾。不过也是要官话利索,还要熟读过‘三百千’的才能进学。”(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原本还跃跃欲试的众夫人们都暂时歇了。
因为这个消息已经超出了她们家里原本的预判,出现了重大变故,势必要回家后重新商量过。
这顿宴席不能说没有收获,相反收获还很大,却大得让人一时无法下嘴了!
说真的,以往不是没有京官来过,但都是最终入乡随俗,慢慢学了方言土语的,其实哪怕不去学,时间久了自然也同化了。还真没有像南极港这般,把官话一下子提高了这么多的。
本地的人家,有几个像唐家那样注重培养女儿的?反正也没指望嫁出南坪州去,谁会特地去教导女儿讲什么官家话?更别提三百千了,能认识几个字都是好的了,就是本地首当其冲的唐家姑娘,也不一定学了千字文的。。。
而唐老夫人原本还陪坐在主席上,扯起了唐嫔娘娘的话头儿来,结果石初樱一脸的莫名其妙,扭头寻了玉竹道:“你可知道宫里有个唐娘娘?”
玉竹咽下食物,拿巾子抹了嘴,才道:“咱们和夫人在一起十来年了,您什么时候进过宫啊?好不容易有点子闲空了,您都跑山上去采药了,哪里肯花心思去认识那些个宫里的娘娘?您要是认得倒奇怪了。”
说完还有些不满地哼了哼。可见在夫人面前是个极有体面的,才敢这么放肆的说道。
这一来一往的,唐老夫人的话也咽了回去。对一个根本没进过宫的人,你提什么娘娘嫔妃的,不是对牛弹琴么?
现在她也要重新打听打听了,堂堂镇国将军夫人,在京城十来年了,竟然一趟宫都没进过,怎么听都不像受重视的,别是消息有误吧?
不过,幸好这位夫人还算得体,不然真来一句:“哪个唐娘娘?什么位份上的?”又或者“只认得某某妃”之类的,她可就不好下台了。
这顿宴在各种莫名其莫的揣测中结束了。
宴席上的吃食自然是极美味的,酒更是好酒,茶也是好茶。只可惜,大家心中揣着事,实在无心耽于美味。
与大人们的食不知味不同,小孩子们可没那么多心思,吃得各个肚儿圆圆的。临走的时候还不忘请求小悠悠,能不能带几块糖果,准备回家给没机会来的小伙伴分分。
悠悠也是个大方,(主要东西都是她娘的,这小丫头也是个慷他人之慨的典范)招呼人给小朋友们都多装几块。而且,也不知道为何,她竟看上了张杨两家的大姑娘,很是邀请人家再来玩。
也不想想,人家都是十来岁的姑娘了,跟个三岁的小豆丁能不能玩到一起去啊。。。
不过女儿既然乐意交往,石初樱也给了几分面子,这两家姑娘走的时候都得了额外的礼儿。
=====================
回到家里,杨夫人先打发了两个媳妇各自回去,而杨姑娘也回房里收拾了一番,又特地捧了自己得的礼儿去了正房给她娘看。
先是参将夫人给的见面礼儿:一对宫制的珠花,一朵是细米珠和红珊瑚珠串的,一朵是金丝做蕊,白玉做花瓣,点缀了粉色米珠的;这两朵珠花,不论用料还是做工都极其精致,作为见面礼儿给知州夫人的嫡女也是很够了。
“看看这红珊瑚珠,虽说你舅舅们就是跑商的,咱们也在海沿子上过了半辈子,可再没见过这么红润欲滴的红珊瑚!啧啧,这磨成珠子得多浪费。。。”杨夫人拿起红色的珠花看给不停,真心是喜爱的不得了。
“娘喜欢就留着戴吧,女儿还小呢,戴不了这么贵重的。”杨姑娘很是体贴地把盒子也推给她娘。
杨夫人摇摇头,把珠花放回去,“这是你的体面,娘可不能要。你也大了,往后总要戴几样说得过去的首饰,你舅舅他们是有些钱财,可市面上哪那么容易寻得到这么好的东西?
娘跟你说啊,这珍珠将来黄了可以换了新的,这红珊瑚珠却是照样鲜艳,这才是好东西呢。你且好好留着。”
说着,又拿起一对十分精巧的金镶珠玉的耳坠子。珠子是莹白如玉的三颗小珍珠,下头坠着一颗红珊瑚珠的水滴。如今看来,这对耳饰跟前面的两朵珠花都可以搭配,这份礼想来也是用了心思的。
杨夫人把耳饰往女儿耳朵上比了比,满意地连连点头,女儿跟着她受了几年的委屈,别说打几件像样的金首饰,就是做两身新衣裳也得听不少算言醋语的。
“娘,女儿能去书塾吗?”杨姑娘黑亮亮的眼睛看着她娘,她虽然官话不怎么好,可她娘这几年不出门,在家可是看着她读书来着,女先生自然是教过‘三百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