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知识。正是他的军事天赋,让他敏感的觉察到,刘展在这里,不是路过的,而是要在这里长期展。霸占着这个地方,到底对谁最不利呢?简直是用脚后跟都能够猜测到的,那个人就是安禄山。
这样一来,刘展的身份就呼之欲出了。当今天下,有资格和安禄山作对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杨国忠,一个是哥舒翰。杜佑在这里大骂杨国忠,显然刘展不是杨国忠的人,那么,刘展只有是哥舒翰的部下了。联想到杜希望曾经担任陇右节度留后,联想到刘展的虎豹骑,张巡认为自己的判断,至少有九成的把握是正确的。
有关安禄山要起兵造反的信息,张巡几乎每天都能够听到,以他七品的县令,当然不可能知道其中的内幕,况且他还是在河北道担任官职,这种忌讳的话题当然不可能挂在嘴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从来没有想过类似的事情。这次他前往长安,等待吏部的重新安排,何尝不是想脱离河北道这团泥潭呢!
刘展现张巡有些神游,也没有打断他,对杜佑说道:“既然有了人,就要将他们组织起来,积极开垦荒地,开展生产自救,至于粮食的问题,尽量向博陵郡购买。嗯,派人和舒小姐取得联系,从她那里可以买到部分的粮食。”
之前曾经提到,舒家在河东道的仓库,有五百斛的粮食储备,五百斛就是五十万斤,如果能够将其全部买过来,相信刘家军的粮食储备能够支撑到七月粮收时节。同时,舒家毕竟是专营粮食的,只要舒婉仪愿意协助的话,购买到更多的粮食,应该不成问题。
舒婉仪会答应协助吗?嗯,除非她想再看到两条蛇。
杜佑表示自己已经明白,最后有些犹豫着说道:“我们……能不能向周围的寺庙化点缘?”
刘展瞅了杜佑一眼,眼前微微一亮,表面上却不动声色。心想,这小子难道跟佛教有仇?嗯,不错!支持!自从到达五台县以后,刘展就派人对五台山的佛教寺院,进行了初步的摸查,结果现,五台山的佛教寺院非常鼎盛,出家人多达数万人,占据着大量的田产,僧产也非常富饶,要是自己能够将这些资产利用起来,刘家军肯定会如虎添翼的。
尤其是那些硕大的铜像,只要拆下来,就能够直接铸造钱币,至于那些金佛什么的,就更加不用说了。有些大型的寺庙,光是铜像就有数百尊之多,整个五台山的铜像加起来,大大小小可能有数千尊。要是都融化铸钱的话,至少可以铸钱几百万贯,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啊!
佛教原本是好事,只是传入中国以后,经常会变味,导致屡受打击。在这之前,就有两次大规模的灭佛行动,一次是北魏太武帝,一次是北周武帝,还有一次是尚未生的唐武宗灭佛。灭佛的最根本原因,除了佛教、儒家和佛教的争夺之外,僧院占据了大量的田产,霸占了大量的资产,引起了当权者的眼红,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好像北魏时期,全国有大大小小僧院三万多所,出家人两百多万,还有大量的罪犯、逃户,藏匿在僧院,这些人都是逃避赋税的,甚至,有不少的地主贵族,都将自己的田产,托付在僧院的名下,从而逃避赋税,使得朝廷的收入,大为减少,统治者当然要拿佛教开刀了。
五台山的僧院,经过多年的展,可都是油水多多,现在刘家军正处于初创时期,组要大量的资金,也只好从他们身上捞些油水了。不过,现在刘家军还不是统治者,大规模的灭佛行动,肯定是不可能进行的。既然一刀将全部的肉割下来不可能,只有慢慢的割了。
略微思索片刻,刘展说道:“你准备怎么进行?”
杜佑谨慎的说道:“五台山有大小僧院一百三十六所,我想请他们广布善缘,每座寺庙拿出一成的僧产,作为救济难民使用。作为回报,我们将安排部分的老弱病残,作为寺庙的信徒,为佛祖念经祈福。”
刘展点头赞成,说道:“很好。”
心想,杜佑这小子,手段毒辣啊,不但勒索僧院的财产,还将一大群的老弱病残交给僧院来照顾,等于是将刘家军的大包袱,都扔给附近的寺庙。佛家慈悲,普度众生,若是这些寺庙不肯接收这些难民,杜佑就有了对他们动手的光明正大的理由……绝!
【求收藏~~~求推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