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总共更新,字,敬请鲁意”
刘展等人到达雁门关的附近,已经是傍晚时分了。
站在远处,眺望暮色中的雁门关,但觉暮气沉沉,视线朦胧,盘踞于崇山峻岭之上的雁门关,显得更加的雄浑有力,坚不可摧。九月深秋的原野,草木已经枯黄,很多地方都裸露出尚未风化的岩石。雁门关,凌驾于这些岩石之上,仰视上苍,睥睨天下。
雄关雁门,素有“天下九塞”之。
从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起,历代都把此地看作战略要地。赵置雁门郡,此后多以雁门为郡、道、县建制戍守。雁门关之称,始自唐初。因北方突厥崛起,屡有内犯,唐驻军于雁门山,于制高点铁裹门设关城,戍卒防守。“东西山岩峪拔,中有路,盘旋崎岖,绝顶置关,谓立西径关,亦曰雁门关
在过去的历史长河中,雁门关名人辈出,将星辉映。李牧、蒙恬、卫青、霍去病、李广、薛仁贵等历代名将,都曾经长期在雁门关附近作战,这里的一草一木,都留下了他们的汗水。王昭君当年也是从雁门关出塞和亲的,她离开中原以后的最后一捂土,就是在这里捧起来的。这众多的人物和典故,使得眼前的雁门关,多了几分历史的沧桑。
根据情报显示,雁门关的叛军,大约有三千人,指挥官叫做朴泰多,乃是新罗人。驻守雁门关的,原来都是正规的唐军,属于河东节度使管辖,但是安禄山担任河东节度使以后,就将这里的守军全部换成了新罗人。在安禄山的麾下,有来自各族的战士,新罗人和日本人都有。
根据情报显示,雁门郡太守武忠承也同在关内。
暮色渐渐的暗淡下来,雁门关附近的光线,逐渐的变得昏暗起来。九月的下旬。月光依稀是一个月牙儿,孤零零的挂在半空中,没有什么星光,只有启明星在悄悄的闪烁。四周非常的安静,安静得只有呼呼而过的风声,充斥着每个人的耳膜。虽然现在还是九月,还没有入冬,可是雁门关附近,寒意已经相当的浓郁,早上据说都已经能够看到寒霜了。
雁门关的城墙上面,则是灯火透明。在多处的城墙上,都有固定设置的火盆,里面燃烧着干柴,用来照亮四周。在南北城楼的屋檐下,也都挂着红红的灯笼,强烈的光线,照亮了整个雁门关。不过,有经验的人都知道,站在明处的人,想要现黑暗中的动静,是比较困难的。你要是不信,站在自己的窗口。看外面黑漆漆的楼下,就知道了。
雁门关有南北两道城墙,中间的距离大约有两百余丈,南北城墙都有主城楼。被两道城墙包裹在中间的区域,就属于雁门关的内部区域,是随军人员,还有往来商贩的聚集地。连接中原和塞外的驿道,就是从这南北主城楼下面的城关穿过去。驿道只有在白天的时候才会开启。晚上是紧闭的。
在黑暗的掩护下,刘展带着斥候队,悄悄的靠近了雁门关的城墙。雁门关的设计,主要是为了防止北方的游牧民族南下,所以将主要的防御功能,都设置在北面的城墙上。对于来自南面的攻击,就显得薄弱很多。这一点,从南北城墙的高度就可以看出来。北城墙最矮的地方都有三丈,南城墙最矮的地方,两丈都还不到。
这是刘展唯一的机会。
在这个。没有炸药的年代,如果没有奇袭,想要将如此坚固的关卡拿下来,旷日持久的争夺是必不可少的。在以前,每次游牧民族南下,在雁门关这个地方,都要生激烈的战斗,战斗持续的时间,短则几天,长则一个,月甚至是几个月。历史的车轮不断的前进,在雁门关北面的荒野里,不知道埋葬了多少勇士的鲜血和尸骨。
刘家军能够和敌人旷日持久的争夺吗?当然不能!来自东面的威胁还没有完全解除,驻扎在博陵郡的牛廷阶,正在集结兵力,即将对飞鹰岭方向起攻击。因此,刘家军必须以最快的度将雁门关拿下来,腾出足够的兵力,来应付任何可能生的变化。
但是,对于来自南方的威胁。雁门关也不是完全没有准备的。考虑到内奸出现的可能,雁门关是双重设置,有两道大门,都必须从里面才能开启。好像刘展这样袭击雁门关,就必须从里面才能打开两道大门。而要将大门打开,就必须翻过城墙,到雁门关的里面弈。
之前在攻击定州城和严家堡使用过的飞镜,再次派上了用场。刘展采取的依然是老办法,偷入城内,然后通过肉搏战抢夺城门。只要能够偷袭上去城墙,然后将关门打开,在附近待命的虎豹骑和狐狼骑,就能够一阵风似的卷入雁门关里面,接下来的战斗,就没有丝毫的悬念了。
这么危险的行动,当然是刘展亲自率队了。
经过缜密的观察,刘展在雁门关南门左边大约一百多米的地方,找到了一个适合攀登的地点。之前说过,雁门关防止的,主要是来自北方的敌人,对于“笼里鸡”的造反,只有最基本的防御能力。刘展仔细的观察过后,找到的这段城墙。高度不足五米,也不是直上直下,而是有一定的坡度。更难得的是,由于年久失修,一仙浅墙的表面凹凸不平。肉眼都能够看到好几个缺口,邯常“皋登。
准备妥当以后,刘展轻轻的一挥手。
“呼呼呼!”
数把飞锐从城墙根部甩上去。
“集驾笃!”
飞锐成功的落在了城墙上,出沉闷的声音。
下面的人用力一拉,飞锐就勾在了城垛的边沿,牢牢的卡住了。
但是,飞锐坠地的声音。也惊动了守军,开始有巡逻哨大声的吆喝,然后有人向飞镝落地的城墙走过来察看。火光逐渐向这边移动,城墙根部的光线,也越来越明亮了。很快,巡逻哨就现了飞锐的存在,还现了埋伏在城墙下的刘家军。他们马上大声的吆喝起来。
“梆抑梆!”
刺耳的铜锣声响起来了。
“当当当!”
北面城楼上的大铜钟,也被迅的敲响了。
雁门关的守军纷纷动作,向刘展这边奔跑过来。
“上!”
刘展神色镇静,对薛虬等人沉稳的说道。
来自薛家的鹰眼战士,对雁门关一点都不陌生,他们之前就有先辈跟随薛仁贵镇守过这里,留下了很多相关的资料。
只要是有心人,对雁门关的基本构造,都熟记在心。他们平常跟随白心洁进出雁门关的时候,也会习惯性的从军事角度打量打量四周。现在,这些往昔的记忆,都全部被派上了用场。
“嗖嗖嗖!”
动作敏捷的鹰眼战士,纷纷拉着绳索,迅的向上攀爬。
四凸不平的城墙,让战士们的攀登非常的顺利,没有任何人遭遇任何的麻烦。
最先上去的薛虬,很快就只剩下一个屁股的黑影了。
“呼呼呼!”
继续有更多的飞锐被甩到了城墙上,组成更多的攀爬通道,更多的鹰眼战士顺着绳索攀爬而上。
密密麻麻的绳索,好像是妹丝一样,牢牢的将城墙缠绕住。
“嗖嗖嗖!”
雁门关的守军,开始向下面射箭。
箭镞从刘展的头顶上擦过去。纷纷落在后面的杂草里。
有几个。雪尽战士对守军的箭镞射中,倒在了枯草里面,鲜血不断的涌动出来。
幸好,守军的主力都在北面的城楼上,所有的大型弓弩,也都走向着北面展开的,对南面的突然来袭,守军必须依靠弓箭手进行还击。但是,弓箭手的主力这时候还没有赶到,放箭的都只是零星的弓箭手而已。
五米的城墙,说高不高,片刻的功夫就能够爬上去。
果然,薛虬第一个爬上去。
两个守军的巡逻哨急忙扑过来,试图将薛虬掀翻下去。
薛虬举起马刀,一轮凶残的挥舞,将对方砍碎,然后向城关的方向进逼。
临时赶到薛虬身边的,其实都是守军的哨兵,相互间的组织战斗能力并不强,被薛虬杀了两个人以后,其余的人都犹豫着,不敢逼上来。他们都在等待后面的同伴赶上来。就是这么一会儿犹豫的功夫,后面的鹰眼战士已经6续的爬上来,片刻就聚集了十多人。
既然守军犹豫着不进攻,鹰眼也就不客气了。
“嗖嗖嗖!”
后面跟上来的鹰眼战士弯弓搭箭,射出一枚枚凶悍的箭镞。
“噗噗噗!”
在鹰眼战士的箭镞面前,守军纷纷的倒下,鹰眼战士趁机向前突击。
后面爬上来的鹰眼战士更多了,已经过了五十人。
这时候,守军的第一波增援,终于急匆匆的赶到了。
“杀!”
守军的军官出凶悍的叫声,带头冲上来。
“杀!”
薛虬同样大喝一声,却没有冲上前,而是摘下背后的鹰角长导。
“嗖!”
一枚锋利的箭镞呼啸而去,将那个守军的指挥官,一下子撂倒在地上。
在过去的两个同时间,飞鹰岭的铁匠铺,出产了大量的钢产品,其中就包括细长细长的银翼箭。这种破甲能力非常强的箭镞,当然早早就装备了鹰眼。鹰眼本来就是以射箭又快又准又狠著称的,在装备了银翼箭以后,更是如虎添翼,战斗力徒然提升。
“嗖嗖嗖!”
“噗噗噗!”
连串的箭镞呼啸而去,后面跟上来的守军,纷纷到下。
雁门关的城墙,无疑是相当坚固的,经历了上千年的风雨而不垮,但是,它的顶部,并不是非常宽敞,最多就并排走五个人。换言之,在同一时间,最多只有五个守军能够冲上来。这样一来,鹰眼的弓箭,就足可以封锁对方的进攻。在后面的鹰眼,则将鹰角长弓斜斜的指向天空,抛物线落下的银翼箭。杀伤力同样是惊人的。
由于城墙的狭窄,后面赶来增援的守军,队伍也是相当密集的。在一轮一轮的箭雨下,根本没有逃避的机会,只能不断的到下。城墙逐渐变得凌乱不堪起来,到处都是惨叫和呻吟。但是,那些后面增援上来的守军,却依然往前涌,将自己的同伴,不断的送到鹰眼战士的箭雨之下。
薛虬很快现,那些增援上来的守军,必须从不远处的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