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奇迹之轮回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三十三章 此消彼长
    汉少帝兴初元年十二月二十日、二十一日朱提郡南广、南昌二县先后叛乱朱提郡郡守殷丞着内军校尉项书领军平叛。兴初二年元月三日二县俱平校尉项书屯兵五日协助地方善后。元月十日项书引得胜之兵凯旋而归。

    项书的回归总算让笼罩在殷丞头上的阴霾露出了一丝端倪。项书在搜查乐卑、丁圭二人住宅之时从他们的书房中搜到几封颇不寻常的书信。尽管信中的内容只是闲话家常可信后的落款却引起了殷丞的重视其中有一印绶经由陈宫确认属于丞相府属官专用。

    丞相府!不用多说了肯定是曹操在背后搞鬼。看来曹操早就注意到自己了这些书信中有两封的落款日期居然是一年多前的真不明白曹操是怎么做到如此高瞻远瞩的。一年多前殷丞还只是一个躲在犄角旮旯混日子的芝麻小官而曹操也只是个骁骑校尉还被董卓压得死死的哪有功夫来管殷丞的事太让人费解了。

    看着这几封信殷丞再次后悔不该把贾诩派走不然的话多少能给自己出些注意。一直以来殷丞都有一个宗旨但凡和曹操有关的事情他都将之当成大事。现在曹操都搞到自己头上来了当然更不例外了。

    这次的谋反事件是不是代表殷丞马上就要直接和曹操产生冲突了呢殷丞可完全没做好准备无论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这可不是殷丞的杞人忧天就在殷丞一统南中的这几个月里曹操的势力有得到了很大的增长而目前为止唯一能与之抗衡的公孙瓒则明显开始走下坡路了。也许用不了多久曹操就真的能腾出手来给殷丞一个大大的‘惊喜’。

    兴初元年是个很不寻常的年头除了一系列的朝中动乱中原也不平静。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青州大旱几乎颗粒无收百姓无以为生黄巾之乱又起。当时青州袁绍于渤海新败不久用尽全力镇压才好不容易平息了祸乱。可战后的青州连袁绍现有的军队都养活不了了何况还有那么多难民和俘虏。

    为了摆脱困境袁绍打起了徐州的主意。徐州乃富庶之地徐州牧陶谦又已老迈手下也没什么能征惯战的大将在袁绍看来这就是一块悬在嘴边的肥肉。请牢记不过袁绍兵马接连征战已露颓势而徐州又是历来出精兵的地方袁绍担心自己一口吞不下去所以联络了弟弟袁术打算南北夹击而后两家平分徐州。

    陶谦一听二袁来犯险些吓得尿了裤子在求和不成之后连出兵抵挡的念头都没兴起直接就接受了属下的建议上书朝廷申请辞官。曹操一见书信喜出望外大笔一挥立马恩准随即任命曹仁为徐州牧程昱为治中领兵三万起程赴任。

    袁绍、袁术不甘为人作嫁差人投书曹操想要分些好处。曹操对二袁也还有些顾忌不想与之刀兵相见但有不肯将徐州拱手相让。此时谋士郭嘉献策让曹操分化二袁先对袁绍许下种种好处还资助了他大量的粮草军械。袁绍本是见利忘义之人他和袁术又没什么兄弟情谊在得到曹操的许诺之后完全不顾袁术的感受屁颠屁颠地撤兵回去了。

    袁绍背义袁术气得脸都绿了不顾一切地向曹操起攻击。只可惜曹操早有准备纪灵大军被曹仁挡在了灵壁一连十数日寸步未进。袁术这里一筹莫展可曹操还不准备轻易放过他汝南徐晃在接到曹操密令后起兵一万偷袭庐江。袁术一看后院失火连忙退兵却又被曹仁尾随追击落得个一败涂地。若非孙策领兵殿后袁术能否逃会寿春还真难说。袁绍撤、袁术逃徐州全境尽入曹操掌中更得了八万徐州精兵一时间风头无两。

    和朝气蓬勃的曹操恰恰相反公孙瓒却显露出日薄西山的暮气大有一泻千里之势。公孙瓒掌控政局之后骄娇二气日甚但由于他手握重兵满朝文武都敢怒不敢言。本来这种局面还能维持很久但公孙瓒却做了一件傻事他受刘备的挑唆将隐居在上谷的老师卢植请回来当了个太尉。

    卢植对大汉那是忠心耿耿又是个不怕死的倔老头再加上他是公孙瓒的老师身份与别不同。回朝之后他对公孙瓒的所作所为是大大的不满屡屡和他顶撞。起先公孙瓒还加以隐忍可卢植不知进退越来越过分让公孙瓒颜面大失。如果不是卢植另一个学生刘备从中周旋恐怕二人早就拔刀相向了。

    请回卢植本来就是刘备出的主意现在公孙瓒受了气自然要找刘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