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方法要稍复杂,需要用‘江一五,七一至三九,五二四’来表示,两个坐标分别表示江头和江尾的所在地。
确定完了十字坐标定点法后,殷丞派出斥候抓捕了一些落单的倭人,通过辽东的翻译,大致搞清楚了周边的状况。那个在定寇营北边一百八十里(镇十八,零)处的土寨是一个小型部落,被称为家主的执政者就居住在那里,这个部落除了拥有那个土寨外,在土寨的北面及东北面还散落着三个小型的村庄,这三个村庄也臣服于土寨的领导,人数为三、五百不等。
镇十八,零的家主叫鹿垄,那个部落也就被称为鹿垄部,只是不知道‘鹿垄’二字是姓、还是名。感觉上不太像姓氏,估计这时候的倭人还没使用姓氏的习惯吧。
既然这个鹿垄部幸运的离定寇营最近,自然成了殷丞先打击的目标。本来典韦早就要求带兵进剿鹿垄部了,不过殷丞考虑毕竟是客场作战,定寇营里有堆积着大量的粮草辎重,为了稳妥起见,殷丞还是决定等第二批东征军到了以后再开战。
又耐心地等了几天,后续三万大军顺利靠岸登陆,手里有了四万兵马,殷丞再也无所顾忌了。
鹿垄部在镇十八,零有两千三百多人,加上其它三个村落,总人数也不过三千五百多人,根本不够东征军一个冲锋的。为了干净彻底地歼灭鹿垄部,殷丞兵分四路,同时包围了一镇、三村,务求战全功。
这时候的倭国确实稀烂了点,甚至比不上当初的南中蛮族。村子全部是竹木建造,很多倭人面黄肌瘦、衣不遮体,就像阿富汗难民营一样。
殷丞的斥候没有现镇里有明显的武装力量,起码斥候们并不认为那些拿着竹竿、木棍和少量破烂柴刀的倭人可以被称为军队。不过殷丞可以确定那些就应该是倭人的部队,现在只是汉朝,没有汉族在唐朝时期对倭国的文化、技术的输出,倭国的落后难以想象。
搞定这样的对手几乎没有任何难度,只经受了微弱的抵抗,一镇三村就被轻松拿下。整个过程也就是射几轮箭,砸倒若干木屋而已,东征军将士连伤的都没有,更别说阵亡了。
――――――
“主公!我等随主公东渡来此,兴的是仁义之师,只为解此地夷人以倒悬。主公万不可行此绝户之策。”阚泽一脸悲愤地哀鸣着,他的手上还挥舞着殷丞最新的政令。
在攻占一镇三村之后,殷丞为了便于管理,下令把原来的三座村庄全部烧掉,然后将所有的倭人掳掠到了镇十八,零。作为东征军的后勤主管,阚泽在接收了这些俘虏后便到殷丞帐中请示具体该如何处置。
没想到殷丞让阚泽先把倭人的老弱病残全部剔出,坑杀。然后将十岁以上的男女分开关押,十岁以下的童子则和女人关在一起,等俘虏多了再做安排。
把倭人分男女关押,这点阚泽能够理解,可坑杀老弱就显得有些血腥了,阚泽难以接受,所以才会说出那番话。
“德润,稍安,且听我说。不是我生性残忍,相处了这么久,想必你也应该清楚。之所以要那么做,主要是以后俘虏会越来越多,我军渡海而来,补给实在困难,没有多余粮食喂养这些没用的老弱。”为了以后行事没有阻碍,殷丞不得不给阚泽一个解释。
“这不算理由,补给困难我也清楚,毕竟是我在负责这部分事务。不过就因为补给困难就要屠杀老弱,这我不认可。实在不行把他们放了,让他们自生自灭也好啊。”阚泽还在强辩。
“德润,你说的那是正常情况,可我早就说过,东海四岛上生活的这些蛮子,根本就是野人,心智尚未开化不说,骨子里还充满兽性,压根不能把他们当人看。”殷丞也有些急躁了。
“是,微臣也听主公多次说起过。可问题是,主公是怎么知道这些的?我刚从俘虏那里过来,从他们的表情里我只看到惶恐、惊惧,并没有狂野的凶顽,该不是主公的消息有误?”阚泽皱着眉头反驳着。
“不,我绝对不会搞错。这些倭人一向如此,被强大的敌人欺负时,他们不会反抗,只会奴颜婢膝地讨好;一旦他们的敌人比他们还弱,他们就会显露出正真的兽性,什么卑鄙无耻的事都干得出来。”殷丞只好再次耐心解释。
“一面之辞。”
妈的!殷丞愤怒了,老子证明给你看:“好,看在德润的份上,我再留他们多活几日。我会证明这些倭人究竟是什么东西的,到时候你可不能再抗命不遵了!”
本书。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