驸马传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六章 论味
    “天下万事万物都讲究个方法一样是煎饼我做出的和店家做出的却有分别。吃煎饼也是如此煎饼本是粗粮做就又添了柿子味道虽美终究是山野之气过重。若是将热的肥猪肉卷在煎饼里来吃肥猪肉的油滑香气冲淡了煎饼的野气则达到饼肉互补的目的。肥猪肉因油分被煎饼吸走也不再腻;煎饼也是平添了油香更增韵味。那可真是双香并举不舍下咽回味无穷呐。”李二白话了半天说的还是煎饼裹肉偏偏把这么简单的事情说出了许多道理最后看一言身旁的春娘:“便如佳人和美器一般这位姑娘手持银壶把盏就是可餐之秀色若是叫我这样的俗人持了银壶把盏只怕诸位丝毫的食欲也没有了。有若佳人手持夜光玉杯却是另外一番滋味。若只是几位大人在场自然是我用牛角酒觞为诸位把盏助兴的。这道是世事抵不过贴切二字。恰好而已”

    众人哈哈大笑春娘虽然多在那些所谓的才子之中周旋却少有李二夸赞的这般直白的轻笑道:“李公子谬赞了奴哪里有什么秀色三分蒲柳之姿罢了。”

    众人依李二所说把煎饼裹了肥肉吃起来果然别有风味。

    看他们吃的满嘴流油李二想起母亲煮的老肥肉片子软而不烂肥而不腻:“若是这肉煮的火候再足一些也不要去皮就算是极至的美味了。”

    司马光急忙道:“阳谷县快叫店家上些煮肉来。”

    县大老爷颠儿颠儿的下去李二嘱咐道:“少放些水用慢火细细的炖……”

    苏轼王安石和司马光都等着新煮的肉上来好品尝李二所说的极至美味。中间春娘又拨动琵琶唱了曲《红纳袄》酒过五巡食割三道席上觥筹交错杯来盏去。

    苏轼傲气疏狂放浪形骸喝的也是最多已经现了醉态。便是王安石这般稳重少饮之人也有了几分酒意。

    新煮的肉果然够肥已经到了软的不可再软的地步火候是刚刚的好。苏轼也不顾身份挽起袖子就捞起一大片吞了油水汤汁顺着嘴角留下大呼过瘾。

    “东坡居士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果然是十分的性情十分的风流天下自命不凡的酸儒们没有一个可比得。”司马光赞苏轼。

    “这肉不错我回了密州也叫家里的厨子做来吃对了李公子这肉唤做甚么名堂?”

    “这肉本是我母亲时常做的哪里有什么名堂。”

    “如此我为它取个名堂就叫……东坡肉如何?”苏轼哈哈大笑。

    “还嫌你的名声不够响亮?连这肉也要用你的名号不成?”王安石知道自己的这个师弟对于名声很是热衷轻轻的讽他一回。

    “我也不是白占了这肉的特做诗一。”苏轼一边吃肉一边吟诗:“阳谷好猪肉价钱等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王安石和司马光分别取了煎饼裹上肥肉听了苏轼的诗词笑的直打跌:“你这泼才难得编排出这样的诗来东坡肉便东坡肉吧没有人于你争。”

    这东坡肉本是地道的山东菜却被苏轼命名后苏东坡在杭州为官把东坡肉也带到了江南名噪一时东坡肉竟然逐渐的成了杭州的招牌菜。这是后话不做细表。

    李二看几个大老爷们儿吃的惬意旁边的春娘还没有动筷子出于照顾女士的想法自把煎饼裹好递给她。

    春娘一怔看到李二纯净的眼神双手捧了煎饼低声谢过。

    苏轼本是川人生性嗜辣吃到兴头上便叫嚷着要在煎饼里再裹上辣椒:“如此美食不佐辣椒实在是美中不足快取辣子来。”

    “不可加辣子。”

    “为何?又有什么名堂?”

    李二起身慢悠悠的转到了王安石的身后:“这辣为味中之王他味不易亲近。用辣便要用的至高至纯不与别味混杂方显王者气象这便是君子自重的道理。而煎饼中本就有柿子的甜味甜这一味是唯一能解辣的也最是宜人便如美人一般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就是这个道理了。”

    旁边的春娘听李二能说出这么些个道理对他也是高看许多:“李公子说的甜如美人真有意思奴就是最喜欢食甜的尤其是越甜越好。”

    一来是李二也饮了许多的酒而来也是不想被这些所谓的大人物小看说道:“天下女子多喜甜却没有几个能真正体会这甜味的。甜这一味和辣相反讲究的是个淡字淡甜才能宜人如同淑女一般是只可体会而可显露的。若是甜的过了头则为腻甜便是露骨的谀媚是会叫人反感的。”

    春娘听闻神色一黯似乎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