驸马传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五十二章 眼熟
    “若有若无有是二悉俱离。牟尼寂静观是则远离生。”惠恩面上汗水未干满是迷茫的问李二:“可为佛否?”

    “牟尼不为佛”李二答惠恩老和尚。

    惠恩双手合什:“法师教我。”

    众人大哗堂堂的大宋国师居然要请教别人而且请教的问题还是“什么才是佛”未免有些骇人听闻。

    唯独那辽国国师佛普不动声色的等待着李二的回答因为惠恩的问题也正是他要问的。

    惠恩和尚全然无视众人的目光丝毫不以请教后生晚辈为耻方才诚恳的等待李二的答案。

    光是这份视声名如粪土的精神就叫李二敬佩:“世间本无佛佛即善心善心即佛。心属我我心善、即佛心佛即是我。我是人我同人人人人心善人人是佛。佛是人人。”.

    惠恩法师还在仔细品味李二“世间无佛人人是佛”的观点辽国佛普法师却走上前来说道:“世人信佛拜佛无非是想求个平安达富贵荣华若说世间无佛此等人必然现所拜佛门为空门我佛家一道当如何自处?”

    凡是宗教无不信奉神的创造及神的主宰当时的佛教没有那么多杂七杂八的神仙圣佛却是彻底的无神论者;因此佛教似宗教而又非宗教类哲学而又非哲学最讲究的便是言教所以才有“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的说法。

    而当时的僧人却盲目的迷信佛本身有移山填海斗转星移的莫大神通专拣的忽略了佛家的真谛把好端端的言传佛教搞成了崇拜佛教所谓的高僧之不过是对佛本身的痴迷崇拜者罢了。完全没有了以批判态度审视佛教的学者眼光这也是佛教走下坡路的一个很大原因。

    而佛教的宣扬和传播对于朝廷有莫大的好处帮助朝廷约束黎民而到了宋时这种约束已经展成为对人的扭曲严重的阻碍了佛教的正常展。

    李二当然明白朝廷不会允许世间无佛的论调遂道:“佛即是善即是慈悲。慈心是德之用是现在心非指过去或未来指现在一念心至诚是心之本体。慈之德用是十善业修学十善业十善之体就是慈佛门慈悲为本。”

    “佛重因果如何与前世未来融会贯通?”惠恩问道。

    这个问题是极其复杂的宗教难题李二那半吊子的水平是无论如何回答不出的遂避重就轻的笑道:“慈这个字上面是兹下面是心就是现在一念之心决定前生后世……”

    “善哉善哉一切无涅盘无有涅盘佛。无有佛涅盘远离觉所觉。”惠恩法师高唱佛语。

    其实李二解释了半天远没有惠恩的这句佛语说的明白佛普听罢顿时感觉眼前景色焕然一新进入一全新的境界。后来这两位佛学大师领悟了佛之真谛逐渐转变为研究佛学的学者为中国特色佛教的诞生起了决定作用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惠恩对佛普道:“佛普法师坐下有此等弟子何愁我教不兴旺达……”

    佛普笑道:“老衲亦不知道他是不是我的门人。”遂问李二:“你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