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何此事牵涉过于的巨大王麻子亦是不敢盲目一路继续南来沿途灾民万千惨不忍睹。行至泗州地界才现淮水堤防之崩溃不光是在北岸。南岸却是更甚。从宿州到泗州的短短路程堤防崩溃之处便有十几处之多!
王麻子当即撰文将此事报于李二知晓以期刊载在邸报之上这半是王麻子第一封信函的由来。
李二确是将两淮的灾情见报。然朝廷十分的不喜神宗皇帝更是亲命李二不必再过问两淮灾情。想那神宗为大宋皇帝应该不会无视百姓疾苦。想来是为避免引起恐慌才有此举。尤其是神宗皇帝曾亲言已经安排不知救灾事宜李二便真的是不再过问。
令所有人地想不到的事情便由此展开:
那王麻子活跃在泗州灾民之中采访水患之事。不多时候朝廷便是颁布榜文安民说是朝廷的赈济不日到来。奈何过的三五日再过的旬日只是不见任何地赈济物资来临转眼已经到了淮河大汛时候。
中原鬼节过后接连数日的暴雨严重的加剧了淮河水位。本就已经崩溃的淮河大堤彻底瘫痪整个淮水中下游一片泽国。前番小患还不曾恢复如今的大患已经到来光是泗州一地受灾者已破十万户万千黎民水深火热嗷嗷待哺!
一时间民心浮动。灾民四散逃难。淮南路下了明文要就地安置灾民。严禁灾民流动。可是却见不到丝毫地赈济举动人心自然惶恐。
朝廷早就有了明旨的说是要大赈淮南可是到了如今的境地还是见不到片缕粒米。王麻子自持有驸马府开具地文书可以比较自由的接触各级官吏便直接找上了泗州转运使李大人。那新上任的李大人本是阳谷知县也是和灾民一般的焦急却不似灾民那般单纯天真的等待朝廷的赈济:从朝廷颁布明旨的日子算起那赈灾物资应是早就到达的而自己正好是主管此事地转运官员却是一粒米也不曾见到。久经宦场的李大人心知肚明那些个赈灾物资一定是中饱了某人的私囊!
李大人也算是驸马的门生而王麻子有的驸马地“席记者”二人甚至是投机李知县便委托王麻子以记者身份的便利彻查此事一面与李二通风报信。
奈何淮南一路地官场便如铁板一块那王麻子正在探查此事时候便稀里糊涂的进了大狱且不容任何人探视!
李知县晓得自己想要揭穿淮南官场黑幕的举动犯了众怒亦是小心谨慎逐渐的觉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在受人监视便是手下是师爷账房甚至是下人站班等都为人收买就是想往李二处传递信息也是不能。
无奈之下绕道扬州高邮这才将装有淮南灾情的“高邮双黄蛋”送到李二手上!
奈何神宗皇帝大言淮南之事已做安排不须李二再行过问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关心此事的席记者王麻子已经下狱李二的“门生”李大人周围已遍布耳目动弹不得灾民又是被武力弹压不得流动淮南若大的灾情被隐瞒的严丝合缝!
若是如此也就不会再有甚的波澜了!
中华百姓最是温良且不善于反抗遭受水灾的淮南百姓任凭那些个黑心官吏胡作非为在水深火热之中挣扎。偏偏在这个时候大宋朝廷欲对契丹辽国大兴武力而淮南又是人口稠密自古便是朝廷的财赋重地又是拉丁有是催税生生的将百姓往死路上逼!
无依无靠的灾民和破坏力巨大的暴民之间本没有绝对的区别所欠缺的不过是那振奋人心的登高一呼罢了。
果然如此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的名言放之四海而皆准走投无路的淮南百姓忍无可忍一声怒吼揭竿而起和前来弹压的军兵展开血战。
手无寸铁对全副武装饥寒交迫的百姓凄惨血腥的下场可想而知堤防官吏为保住头上乌纱万千人被扣上“谋反”的罪名血腥屠戮。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揭竿而起的暴民便如雨后的野草一般杀之不尽屠之不绝地方官吏有不敢调动地方上的厢军终于不敌数量庞大的灾民泗州已为灾民占领。
狂怒的灾民驱逐官吏打开府库……
大狱之中的王麻子因为灾民占领泗州这才有了机会逃离出来片刻也不敢耽搁一路乞讨的到了汴梁:“终是见到驸马爷爷了……”
王安石闻得泗州已为灾民占据不受朝廷节制顿时惶恐:“这些刁……官员真个是……真个是……”
王荆公自然明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如今泗州百姓已经“反叛”大宋的后院已经起火不知是当派兵弹压还是大批调运赈灾物资安抚再也坐不住的:“泗州之事十万火急片刻也耽搁不得我这便去奏报官家知晓以为定夺!”
望了王安石火烧屁股一般的离去李二喃喃的说道:“反的好此等朝廷还保他做甚?淮南百姓好血性!明日邸报紧急改版所有原定刊载文章一律撤下悉数刊载淮南之事……”
罗芊芊从侧室闪处小心谨慎说道:“官家已是不须相公过问此事如此作为……”
“和淮南万千百姓相比官家又算是个甚么?”
“也罢便以相公之言只是那文章如何撰写?”罗芊芊晓得李二对于天下百姓的感情也不再阻拦:“便是要写泗州……”
“泗州?嘿嘿不光是泗州一地的吧星星之火可燎原也不晓得那泗州之火已烧成了甚的模样?自古天下百姓便为鱼肉任人刀俎之。便是朝廷如何反对我李二也要助淮南百姓吼出之一口胸中之怨气……”李二本不是甚是英雄人物一想到淮南灾情和那些无血无肉的地方官吏腔子里的血都是沸腾:“我李二庸庸碌碌的甚了大的道理也说不得便是为了自家的良心无论如何要做这一回……”
中华自古不缺热血男儿李二或许算不得中花好男儿之一份子可淮南揭竿而起的百姓绝对当之无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