驸马传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286章 义无反顾
    在李二看来万千的灾民是为蕊蝶月月等人的那纯净无匹的天舞所安定!

    在苏轼看来白莲妖人是在等待潜伏在城中的所谓“白莲圣母”里应外合以求一举破城所以才没有再次的疯狂冲击……

    不论如何这一个夜晚总算是没有生大的事情。

    灾民还在城外!

    徐州依旧矗立!稀薄的雾气渐而散尽千条红线破日而出万道朝霞照耀而起徐州再次迎来一个清晨!

    这个时候李二才得看的清楚明白:

    城下的灾民刚刚经历了一个深寒重露的晚秋之夜已经不复昨晚疯狂汹涌的昂扬。一个个一团团的聚集成无数的小小人堆挤满了每一个稍微干燥之处瑟瑟的颤抖了奄奄一息的等待救命的粮食……

    仿佛刚刚经历过一场十分惨烈的厮杀一般满目凄凉。

    满地都是破碎支离的尸身为羽箭射杀者有之为众人踩踏者有之……覆盖了地面的死者摆出各种诡异的扭曲姿势。白森森的骨碴断肢赤艳艳带了黑红之色的凝固血色看得人触目惊心心头震撼。

    尤其是靠近城池的护城河一带水中浮浮沉沉的尸体还在微微的荡漾已经泡的肿胀变形的死人出亦种诡异的惨白之色便如浸泡在臭水中多日的白面馍馍一般。河沿儿处甚至已经看不到那土黄的大地之色。吸饱了人血的土地和了外移处的河水早已经被浸泡成了稀泥愈的松软。而那些倒毙在这片土地上的死者想是曾经过剧烈的挣扎满身都为那红中带褐还掺杂了土黄的稀泥所包裹直如一个个突兀而起地小小黄土包。

    昏黄艳红的日头照耀了那层层叠叠数之不尽的小小土包竟然隐隐散出了金色的光芒。这些似乎不如何起眼的小小“泥土包”曾经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昨晚还是鲜活。如今已是长眠……

    万千饥民以身躯和生命为代价所求者还是生存二字罢了若任由几十万已经饿红了眼睛的灾民进到徐州徐州地百姓将面临另一场浩劫……

    闭门不纳这些个灾民灾民肯定是再也挺了不少时日的!

    若是开城放了他们进来徐州亦将整个的填进灾民的肚子……

    开城?闭关?

    无论怎样都是一个死结解不开的死结!无论是如何个破解之法。…都将是付出万千人地性命为代价的!

    李二心中甚至是有了一种呜咽的念想“长太息以掩气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李二忽然领悟到了屈大夫那种悲凉的感叹和深深的无奈!

    “白骨露于野”“生民百遗一”将成为恶灾民地最终归宿么?

    但凡稍稍的念及城外时时刻刻面对死亡威胁的万千饥民李二心头便是揪一般地疼。“妇人之仁”的本色再一次的表露无余:“苏大人我意放粮还望苏大人以万千民众生灵为念开了徐州府库……”

    李二本就不是个能够成大事情的“英雄人物”更不会老谋深算的顾及到许多。心头所想所念便是如何的帮助灾民度过眼前的难关。

    苏子瞻微微的一愣神儿实在想不到李二竟然会说出如此这般地言辞:“驸马悲悯灾民之情亦是好的奈何徐州府库却是万万开不得呐。若是得开府库……”

    李二晓得苏轼是要说出许多利害关系来奈何此时此刻的李二看到灾民的凄惨早已有了打算:“万千生灵饱受饥寒我等如何能够坐视?苏大人还请……”

    “万万不可!”苏轼毫不犹豫的断然拒绝了李二地想法:“徐州府库虽是有些个盈余却也是要备荒年饱备朝廷之征集赈济了两淮灾民我徐州百姓若是有了灾荒。我这一郡之守如何处之?”

    苏轼说的极其在理!前番徐州已经开出四千粮秣支援两淮朝廷对北地用兵又征调粮米不少苏轼自然不会再把徐州地粮食拿了出来!

    地主家也没有多少的余粮了哩!

    何况徐州的那点粮米根本就维持不了多少的时日要想赈济几十万的灾民填饱几十万的肚皮需要的粮米肯定是一个天文数字。

    徐州就算大行赈济之事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变饥民的窘境。最多是苟延残喘罢了。

    既然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善灾民的境遇何必将徐州的家底全部掏空?

    “苏大人呐。我意已绝……”李二自己便是代表了朝廷的钦差说话应该还是有几分分量的:“纵是朝廷见罪自有我来担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