驸马传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288章 铤而走险(1)
    一千石的粮米放在寻常的人家自然是汗牛充栋若是填在几十万灾民那前胸贴了后背的肚子里却是不会现出多少的波澜。

    一溜几十口十一环的大铁锅支架的整齐锅中水都是沸了腾起的水气飘飘渺渺弥漫在当空平添了几分温暖之意。

    然李二却是心焦如焚!

    虽已是极度的压缩粥食的质量便是芦根子烂叶子等物也添加了进去乍一看还算是不得十分的稀薄。那锅子里还是已经算不得粥完全便是水的……

    从徐州借出来的米粮只有一千石根本就架不住李二不断档的持续蒸煮那一口口锅子便是吞噬粮米一般一张张饥寒的嘴巴虽是细小亦是很快就把那些粮米消耗的干净!

    李二将那长柄的木勺在锅子里头从底翻搅盛了汤水上来只见到三五粒米!只因那汤水混了树叶等杂物架火一煮愈的黄了虽有了几分粥食的模样尝起来却是分外的清爽还带了股子芦根子的草甜腥气好像是那煎熬甘草的味道。

    叹息一声李二无奈的说道:“再熬一会子的吧熬的成了糊糊才好的哩!”

    不论使出甚的名堂没有粮食终究不能填饱肚子灌一肚子的路根子汤两泡尿下去腹中又是空空。

    “没有粮食终究是不成!”李二深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道理何况如今已经到了立冬根本就不可能鼓捣出“瓜菜代”的名堂。而素为底层百姓所重的保命之物——红薯如今还在印第安人手里大宋真个是见不到的。

    满山遍野的灾民结成无数的堆堆儿大者几百之众小的也有五七十人俱是拢在一处遮挡风寒。单等了那锅子里地粥食熬的好了……

    尽管已是饥寒交迫灾民终究是安定了许多毕竟眼前已经见到了一溜排开的大铁锅甚至嗅到了那大铁锅里的温润气息。那气息不仅温暖甚至是生存下去的希望众人虽是极力的压抑住目光尽量的不去看那为水汽弥漫地铁锅腹中的饥饿终究是压抑不住。一面狂吞口水有一句无一句的议论:“我家原本是乡里的殷实人家米粟就存了几大缸还有头牛哩才三岁口正是好使唤的时候……”

    “我家才是好地哩。佃户都有四十几祖上曾在扬州任过刑名双辕大套车都有一架还有婆子使唤的呐……”

    “俺才利落哩秀才的出身。要是中了举便是大老爷的俊俏的丫鬟也买上几个专一地伺候衣食。肥鸡肥鸭由了性子的来食晚间便唤来暖脚……”

    “俱是泼才如今这般的奚荒能有口吃食已是大善地哩还说甚的好日子众人不语!

    低低的一声婴孩啼哭打断了众人的“美好”回忆但见一近四旬的妇人怀里裹了个婴孩正哭的紧。那孩子约摸五七个月大小却是头大身小的怪异模样头也掉的所剩无几。最乍人眼地还是那婴孩的皮肤松松垮垮满是褶皱便如覆盖在身上一般。

    这孩子哪里还有甚么白白胖胖的可爱之态?分明就是极度的营养不良!尤其是那妇人的**已极是干瘪低垂便是使劲地吮吸也咂不出奶水哭闹的更是厉害。

    孩子地母亲虽是焦急亦是无奈翻来夫妻的哼唱温柔的歌谣。却哄不得婴孩的安宁……

    旁有几个半大的孩子只是贪婪的望定了那直冒热气的锅子根本就没有心思听大人的言谈……

    两淮灾情已经是有好几个月的。便是灾民曾经带出些积蓄也早消耗的干净朝廷里为了北方和契丹人的大战为了稳定后方更是严禁灾民流动防止转化为流民。灾民所能够做到的只能是在原地打转以等待赈济或者……

    坐以待毙!

    开始时候李二还真的不相信财力物力俱是雄厚的大宋王朝会无视两淮的灾情毕竟大宋王朝在历史长河之中还算是富庶还算是“仁慈”与蒙元与满清有极大的分别毕竟百姓才是一个王朝的财富才是一个帝国的根基。

    随着北方战事的逐渐铺开李二亦是逐渐的改变了此种信念:朝廷里想的是军事上的辉煌是更大的国土是大宋不曾有过的盖世武功!在开疆拓土功利的面前万千人的福祉又算个甚?

    一个庞大帝国一个击败北方强悍民族的王朝比一个地区的灾情更加重要。

    李二真个是已经看透了的:朝廷里看重的只是所谓的千秋功业而不是民间的疾苦存了此等想法的不仅仅是那好大喜功急功近利的神宗皇帝或许大宋朝廷许多的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