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小小泗州几乎汇集了四几十万的灾民。这些个灾民已经是走投无路也不知道久经经历了多少苦难更不晓得在生与死之间几度徘徊抱了最好的一丝希望终于来在泗州所为者便是生存便是为那继续生存下去的希望。
灾民越聚越多而可以支撑灾民继续存活的粮食却是消耗的越来越快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坚持过这个严寒的冬季。要想帮助更多的饥民度过严寒饥饿要么就再次的以暴力手段抢劫朝廷的粮食再者就是趁还有些存粮的时候带领万万千千的灾民迁徙去到有粮之地去就食!
然两淮之地已是饿殍遍野已是无处不哀鸿无处不是饥荒任何一地也养活不起这么许多张嘴何况也没有哪里愿意来养活这些灾民。
就食迁徙之举未免有些不太现实唯一生存之途仅有获取粮米之路径也就只有一条:再次的寻个大户率领了灾民前去吃大户。
能够养活起这么许多灾民者必然是要有相对数量的粮米此等的大户也只有大宋朝廷才充当的起。
看来只有再次的打朝廷的主意了。
可是整个两淮已拿不出这么些个数量的粮米就算是有过境的朝廷粮草定然也是对泗州这个灾民“忠心”避而远之灾民根本就得不到准确的消息。
灾民终究不是军队根本就没有侦探百里的探马斥候更没有情报的搜集分析系统完全的就是两眼一抹黑对于周遭的事情可以说是根本就毫不知情更不要说何处才有粮米这样的大事情了。(毫不夸张到后来的蒙古人时期蒙古人的探马斥候的侦查半径曾经到过千二百里几乎达到了近代战争的侦查范围即便是大宋起斥候的活动半径也是百里左右。)
李二知道只有再次把万石左右的粮米弄到手里才有可能帮助灾民真正的度过这个饥寒交迫的寒冬否则就是半途而废前番抢夺的军粮也就失去了意义只能算是暂时延缓灾难而不能够从根本上改变灾民灭亡的最终结局。
就算是为了以前所哄抢的那一万石军粮不会前功尽弃也要再把抢劫朝廷之事再重新演绎一遍。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李二根本就不知道哪里才有粮食更加的不知道自己想要下手的目标是什么地方。
就是在这个一筹莫展的时候那个曾经提议抢劫军粮人那个曾经指出涟水军和淮阳军的交接日期曾经指出宋军运粮队伍详细的行军路线和日期的人物——无孔不入。
这个无孔不入还真的不是个简单的人物在这一次又一次表现出了他的不简单:“驸马爷爷想是又在为灾民忧心的吧嘿嘿几十万的灾民呐几十万的性命几十万的生灵呐。”
“几十万生灵”一句话还真的说到了李二心底的柔软之处:“可不是怎的正是想了这事情的呐几十万生灵的呐……”
“嘿嘿……”无孔不入笑的很是有几分旁的意思:“爷爷也不必心焦笑的却也是晓得个消息准自然是准的就是怕爷爷没有天一般大的胆子不敢去动手……”
“左右也是到了如今的这步田地还有不敢的哩。”便是军粮也哄抢了官军也是血战过的自然不能半途而废但要能够搞到救命的粮秣就是从大宋官家口里也敢掏出些出来。
那无孔不入将手一拍叫声大善:“好的很好的很呐爷爷果然是好胆量好魄力。如今朝廷里和契丹人还在河北路僵持不下整个北方已经是被掏空的官家命吕嘉问从福建路并两浙路征调了来年的赋税估计是明日起运……”
“福建?两浙?”
福建路距此何止千里之遥就算是有了粮秣业务是望粮兴叹突呼奈何。
“嘿嘿那些个粮秣数量极其之大已经是集结在杭州(钱塘)明日便可以起运。只因数量过大才走的水路顺了(京杭)大运河经苏州过扬州旬日之间便是能够到了高邮再就到了宝应然后直接的运到前方。若是爷爷早做准备在粮船到宝应之前劫了下来灾民便是可以安然过冬再无饥寒之虞……”
能够如此清楚的知晓远在千里之外的官军动向甚至知道的如此清楚明白显然非是等闲之人李二本就是早就开始怀疑这个无孔不入的来历。如今他再一次的如此李二陡然起身厉声而问:“你……你怎知晓的如此详细?你……你到底是何来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