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1900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六百六十七节 渤海大隧道(2/2)
是重工业的规模,必须在二战之前,超过美国,不是超过现有的产量,而是超过他们的潜能。

    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意味着从今年开始,到二战爆发的4年间,要将现在的重工业生产能力提高一倍,每年的增长必须保证在20,这好像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苏俄模式了,其他模式都不可能达到。

    杨潮是一个实用主义者,他并不觉得苏俄模式就没有好处,起码在速度上无与伦比,其实只要不过分的强调重工业,还是可以借鉴的吗,改开之后的中国,不就是这种模式。

    所以在发展重工业的时候,杨潮可不想荒废轻工业,纺织工业已经无可救药了,随着盲目的满足人民的收入增长需求,每天1两的工资收入,会让国外纺织品打的中国纺织业没有任何机会,除非像美国那样,关起门来自己搞,但中国可以对美国封闭市场,对英国封闭市场,对欧洲一些大国封闭市场,但是能对朝鲜、日本等东亚国家封闭市场吗?当小弟无法从老大这里吃饱饭的时候,谁还会跟着你!

    日本、朝鲜拼命压榨自己的女工的时候,中国坚持了日薪一两基本上就废除了自己的纺织业武功。

    但轻工业还有一个大项,那就是食品工业是日本朝鲜做不了的,因为他们太小,没有那么多土地,根本搞不了食品工业,他们尚需要进口大量粮食的时候,这一切都不用提,中国不但能发展自己的食品工业,甚至还能向这些国家出口呢。

    问题是单单一个食品工业,是不可能为重工业提供足够的市场的,他消费不了那么多的电力,电力工业就发展不起来,他消耗不了那么多的机器设备,机器制造业甚至冶金行业就发展不起来。

    所以到最后,重工业的市场,依然需要另想方法来解决,那就是国家投资!

    但问题来了,国家没有上限的投入重工业,巨额资金引发的通货膨胀怎么控制?

    张家傲反对的就是这一点,杨潮目前还没看到通胀的危险,但是有必要的时候,他还是想控制一下重工业的消耗的,既然无法开源,能做到节流也算成功。

    问题是很多目前的国家项目,都不是能节流的玩意,别说节流了,很多项目甚至连最终的预算都很难预计,比如渤海大隧道项目。

    茅以升的施工方案是,用炸药在海底进行爆破,将海床上的礁石之类的东西炸成碎石,然后通过施工平台上的大型挖泥船抓斗,将这些碎石之类的掏出来,如此建设成一条基槽,接着在基槽上铺设标准碎石,还要每隔50米左右,打下一根固定混凝土桩基,然后在基槽上面安装预制隧道。

    可是这样的施工速度,一天前进2、30米,有时候还不到,对于一条120多公里长的隧道来说,光是完成隧道对接就得十几年时间,加上后续的施工,20年内都可能无法通车。

    这个花费实在是太巨大了,杨潮是坚决要修建的,所以花费不是问题,但如果能节约一点的话,还是很乐意的,以前不敢去做,那是因为不好解释,现在不同了,不是有龙吗,在龙的帮助下,施工速度就不是问题了。(未完待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