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久之后粉衣少女才清醒过来将卢鸿文字递于身边一位丫环分别眷写传送绣幕及水阁**赏并恭恭敬敬地施礼于卢鸿说:“卢公子提笔成章灿然锦秀实为诗会增色多多。小女子这厢谢过了。就请公子为诗会拈题。”说罢自身边的小丫环手中接过盛着诗题的托盘双手奉到卢鸿面前。
卢鸿便在托盘中拈起一个方胜轻轻打开一看不由笑了便将之示于粉衣少女并诸学子说:“却是个游仙题。”众人一听不由嗡嗡地议论起来。
这边众学子议论游仙诗之时已有两个丫环分别将卢鸿的小序并诗题抄写在预备的纸上传到了水阁并绣幕中去。只见这序文送进了绣幕中隐隐便有一个清脆女声诵读起卢鸿所写的序来。适才众学子听这序文惊于文辞意理之美鸦雀无声。此时绣幕之中却是大异诵读之声才毕便听得绣幕后唧唧喳喳地鼓噪起来虽然绣罗相隔无法目见不过也可想象其后群雌粥粥七嘴八舌的盛况。知道的是绣幕后诸多女才子谈诗论艺指点文字;不知道的还要当这绣幕是园内展庭院经济圈养的鸭圈所在。
听得绣幕后这般热闹卢鸿与郑昭德等也只能相对苦笑。郑昭德却用力打了一下卢鸿的肩膀说:“看不出来阿鸿你小小年纪手底下文字功夫却是如此了得。就算是哥哥我当年也写不出这么漂亮的文章来。这下那边绣幕里可要开锅了。你且要注意一下自己形象摆个风流才子的架式出来说不定现在绣幕中的佳人都在偷偷看你呢。”
卢鸿听了不由一笑自己这二舅哥说话倒是挺风趣的。遥遥看向绣幕竟真有几个钗环云鬓探头探脑不由大为惊叹想不到这绣幕英雌倒是颇为大胆。
卢鸿不敢多看忙转过话题说:“二哥莫要笑我了这次小弟拈了个游仙题不知要怎么挨抱怨呢。
这游仙诗为诗中别裁专以描摹修道飞升、采药求仙等内容为主旨。游仙诗早有出现自汉代以降尤其是魏晋时期蔚然成风。只是此后便少有佳作渐成绝响。
郑昭德听了也连连点头说:“是极是极。这游仙诗自晋代郭璞之后再无敢言游仙诗者。”说完低声吟哦道:“青溪千余仞中有一道士。云生梁栋间风出窗户里。似郭璞这等出尘之句实在可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卢鸿听了呵呵一笑逗那郑昭德说:“郭璞游仙诗句自佳不过若说后无来者可不一定。小弟便写两句一定能胜那郭璞一倍。”
郑昭德一听大惊还未曾答言忽然闻听身后有人冷哼了一声道:“好大的口气!”
卢鸿与郑昭德都不由一惊急忙转身看时却是两个学子。这两人适才郑昭德曾与卢鸿引见过年长一位约二十左右的名叫许左明是郑昭德当年同窗很是合得来;那年青一位约有十七八岁名叫李栩其家在这荥阳城中也颇有名望。这李栩在青年一辈中才华出众只是性格略略有些孤傲。刚才这句话便是李栩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