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青人“啊”了一声半晌才明白卢鸿是在问自己一张脸一下子变得通红又忙着说:“小的小的叫四宝。”
“四宝?嗯好名字啊好名字。四宝我来问你刚才我讲的这捡字之法你可都明白了。”卢鸿听了感觉这位四宝如果不参与到笔墨纸砚这行当来实在是可惜了这名字。
“明白明白小的都听明白了。卢公子讲得甚是清楚。”四宝把头点得都快出虚影了眼中全是佩服之意。
卢鸿很满意地说:“既然如此来来来你给大家演示一下如何实际捡排吧。”说完卢鸿将四宝唤到检字盘前坐下歪了头想了想说:“你就检出这么一句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看着卢鸿期待地眼神四宝战战兢兢地坐下了半天呆手举起来放在检字盘上比划了半天又终于放下;反复再三比划来比划去才转过头来对着卢鸿吭哧着说:“小的小的不会……”
“咦?刚才你不是说都明白了么?没关系有什么不会的说出来公子我告诉你就是了。”
“……小的小的不识字啊…….”
“……”
卢鸿这才想起这个问题来。现在可是唐朝能有多少平民有钱读书识字的?就算有读书识字之人又有几个愿意来当匠人谋生的?后人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习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此类思想几乎贯穿于整个华夏文明始终。此时这类思想虽然还不如后世般明确但科举已经在世间形成了相当大的影响文人地位更是高涨。现下别说要找个识文断字的工匠就是找个认得自己名字的出来都不是太容易。
想到此处卢鸿不由略略有些沮丧。他抬头看着眼前众人抱着万一的希望询问道:“不知在座诸位有几位是识字的?”
众人尽皆摇头只有一个圆脸胖子举起手来大声说:“我!”
卢鸿见这个人面目纯朴颇为憨厚居然还是个识文断字的不由心下颇喜。却闻身边的四宝小声说:“得了三哥。我怎么没听说你上过学读过书的?你还识字?快别闹了。”
卢鸿一惊连忙问是怎么回事。原来这个胖子居然就是身边四宝的哥哥家中行三名叫三宝。这三宝虽然同四宝是亲生兄弟但模样长相固是大异性格也是绝然不同。四宝机灵通透三宝却似少了个心眼般脑袋不大转弯。但他为人老实忠厚勤劳本份虽然不引人注目倒也没人讨厌他。只是他说自己识字在场中人倒都不大相信纷纷露出疑惑的表情。
此时四宝连忙过去拉住哥哥要他别再说自己识字了怕惹众人笑话。三宝却甚是坚持一双不大的眼睛直直地看着卢鸿眼中光芒颇为坚定。
卢鸿见了便问道:“三宝你真的识字么?都识得什么?”
三宝见卢鸿问自己圆脸上现出感激的神色大声说:“我认得好几十个字呢!还会写自己的名字!”
众人听了不由齐齐笑了出来。四宝面红耳赤用力拉着三宝要走。三宝只是不肯眼睛看着卢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