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贩子在唐朝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二章 书房中的阴谋(2/2)
推举中多占得几个席位。只是

    法也只是权益之计。愚叔也与崔、郑几家中人多却是终究束手无策。”说罢又是长叹了几声。

    卢鸿听了低头细细思索。他本不关心这些朝堂之事只是此事关乎各世家地位出于自己卢家人的身份不管他是不是情愿总是逃不开这份责任。

    反复寻思再三卢鸿才抬起头对卢承庆说:“小侄倒有个不算办法的办法。虽然不一定有效但就算是不成功也想来不至于有更坏的效果。”

    卢承庆一听大惊。卢鸿的天才之名他自然早就知晓。何况以他在卢家的地位自然也知道卢鸿设计经论、书院、观岚阁以及那部《学解》的事情。正因如此他才不敢以后生晚辈相视而是与卢鸿认真讲述世家目前地困境未尝不是存了希望卢鸿能出谋划策冀有所得。但只是片刻之时卢鸿便有了主意着实让卢承庆又惊又喜。忙问卢鸿端底。

    卢鸿说:“既然当今圣上下定决心不再给世家推举的特殊待遇则不管世家如何努力也不可能在推举中再占优势。当今之计不如大力造势推动朝庭加强科举的比重减少推举的比例。依小侄想来这几年推举的地方官吏既然多为新贵中人人物的能力素质只怕比不过咱们世家中人。只要在御史台中造出推举选士多有弊病的声势肯定会有人出来抨击推举之法。朝庭又不想重用世家之人就只能减少推举之士加大科举的力度了。何况科举本来就是朝庭用来打击世家的工具加强科举之议估计不会有大太的阻力。”

    卢鸿所说地推举新贵中人能力素质低下之说并非信口开河。这些新贵大多是跟随当今朝庭打天下而快兴起的家族本少根基对于后代的教育确实不如世家般底蕴深厚。虽然世家中也不乏有纨裤但毕竟推举出仕的还是以良才为多。

    卢承庆听了连连点头说:“贤侄所言甚是。这几年推举的官员良不齐很是出了些乱子朝庭之上也有些呼声。只要咱们不提重用世家的事限制推举倒也颇为可行。”

    卢鸿听了就又说:“朝庭打击世家任用新贵其实也是权益之计。如果这般重用新贵过不数代岂非又是新生世家?旧世家才去新世家又起依然会影响朝庭地影响力绝非朝庭乐见之事。只要将此节说明只怕朝庭会动心断绝了推举之法。只要削减推举之议提出新贵与世家都会有异议而新贵肯定反对尤烈。到时朝庭必然会更加坚定信心或许不至于一步到位但一定会逐步取消推举之法。”

    卢承庆听了不由心下暗叹。这卢鸿不过十六七岁就将朝庭打压世家的心态算得一清二楚。除了天纵其材实在是难以至信。

    —

    卢鸿继续说道:“既然取消了推举之法那出仕之途就只有科举一路可走。只要我世家在科举选拔中占据先机数代之后依然会维持世家地位不倒更在朝庭之上占据绝对优势。到那时就算是朝庭怕也是徒唤奈何了。”

    卢承庆听了此节不由击掌称赞。卢鸿此策表面看来不动声色顺水推舟。实则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真若以此计行事数十年后几大世家实力只怕不减反增实在是妙不可言。

    卢承庆高兴得喜上眉梢。他本是喜怒不形于色之人但此时想到威胁家族的打击终可化解也不由喜动颜色连声称赞卢鸿道:“呵呵好!好!果然不愧我卢家千里驹!如此一来世家子弟堂堂正正由科举出身名正言顺自然再无人可以指手划脚。我卢家范阳经会本有盛名更有书院基业再有贤侄妙策谋划科举中必然独占鳌头。就算是其他各大世家也难望我卢家项背了!”

    卢鸿听了却说:“我卢家自然是要做各世家的核心。只是这科举之事却不可一枝独秀。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此计的关键就在于不动声色暗火燎原。若真是卢家接连数年在科举中表现太佳难免会引起有心人和朝庭的注意反倒易受打击。小侄之意最好与其他世家联手咱们卢家宁可吃点亏也帮其他世家培养人材营造声望。众大世家本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唯有共进退方是道理。”卢承庆听了不由竦然惊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