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一时无处索解师徒二人也就不再谈论重审的由来卢鸿的这部《格物论》来。
这《格物论》中算学一卷是卢鸿根据前世记忆中数字的基础知识结合易理而写作的一本数字专著。
《易》颇重数理其本身便是二进制的数字排列以阳阴二爻的形式表现出来。不妨可以认为易经事实上就是要以数学的方式来演算天地阴阳世间万物的变化。
卢鸿在算学中次提出了二进制与十进制的换算并给出了六十四卦的对应数字演变公式。并以此为开端讲明“欲穷易理先明数学”的观点。
其后卢鸿提出了数理的几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公式与定理。
中国古代数学对于公式和定理的总结推导并不是十分重视。虽然卢鸿在书中提出的公式及定理都是非常简单的但这种研究数学的方法引起了太极书院几名精于算学的讲学以及学子的极大兴趣。为此在太极书院中专门成立了一个研究数学的组织名为数学院。在卢鸿的建议下几乎将目前各类算经中的难题一一通过公式、定理的研究推演出正确的解题思路来。这几年来已经是颇有成果。
现在卢鸿绝对敢说太极书院数学院中的讲学和学生随便拿一个出来到国子监的算学馆中也能算得上顶尖地人物。只是这些人被卢鸿提出的方程式、平面几何之类的新知识迷得入了神。一个个大有成为数字呆子的可能性天天在一起扎堆讨论公式定理。数学院中几个讲学更声称要写出一部前无古人的《数学典》来让天下学数之人都要叹为观止。
孔颖达边听卢鸿讲解这卷算学的新意一边随手翻开书来。只见书中写地。几乎全是自己看不太懂的符号一时茫然。
卢鸿见了连忙解释道:“恩师有所不知这其中的符号乃是学生在研习数理时为了方便标记而用的。在书册之中专有凡例。”说罢便一一讲给孔颖达。
孔颖达听了就将凡例细审了一过。再听卢鸿讲其中的数位进制、公式定理以及各类推算方法观看各类图表越听越是心惊自己翻看了一半时忽然掩卷半晌无语。
思索半刻孔颖达长叹一声说:“卢鸿你这卷算学当真开古今未有的新局面堪称有易以来。数理最精微的专著。尤其难得的是数理本是易学中最为艰涩复杂地一部分寻常天资略差的学子往往不得其门而入。就算是聪明人没有名师指点。也难有大成。但你这新算学只要是中人之资按照书中所说公式、定理以之演算万物也不是什么难事。后代学人只要在前人基础上将公式和定理逐渐深入。累积总结定然有解开至理的那一天。唉可惜老夫等不到那一天不过能有你这样的弟子。开创这般成就也就庶几无憾了。”
孔颖达说到此处一时有些萧索见卢鸿想要说话摇摇手止住说:“你也不必谦虚了。我也早就说过若说学业我本也没什么可以指点你的。若能有所提携也是我的幸事了。只是这部《格物论》你可有将之付梓出版的打算?”
卢鸿说:“这部《格物论》本是学生不自量力为太极书院所编写的一套教材也曾委托奚家印书坊印制一部分但只是内部教学使用未曾行过。因为书中内容还是草创未称完备本无公开出版的打算。何况这本《格物论》就算是印了怕是销量也有限印书坊也未必愿意大量印制出版呢。这次学生携来乃是作为作业呈于恩师指点的。”
其实卢鸿这话只说了一半。他本意是将这《格物论》中地知识当作太极书院中培养学生的法宝。更深一点的知识除了数学院中研究外也就是观岚阁中几个精英能够知晓自然不会拿出来献宝的。这次卢鸿带来的书中主要都是基础知识如数学中方程式等内容都未曾包括。
孔颖达说:“数学若说完备精深岂有尽头。以为师看来你这套书便要早早出版才是也让天下数理学人共习书中研究方法。若说销量有限一事也无须担心。朝庭开科取士数算也是颇为重要。明日为师便与国子监中同仁共义上奏请将你这卷新算学订为新进算书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