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贩子在唐朝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三十六章 画论(2/2)
鸿地诗作才情大加称赞时一时嫉火中烧怒如狂。因此只要在上官玥面前一旦提起卢鸿便要极力贬低于他。若说卢鸿诗作

    确是难以贬损6清羽便多方挑寻关于卢鸿地不良指摘总要使上官玥恶了卢鸿方好。只是不想这位上官姑娘虽然才华出众人情世故却是半点不懂当众就说出“听清羽说”这样的话来显是自己在上官玥前搬弄出来的是非如何不令他尴尬。

    但场中最尴尬的既不是6清羽也不是卢鸿而是一旁站立的主爵郎中立本。

    :.有唐一代绘画代表人物。然而虽然向来中华文化以书画并称但在唐时绘画与书法的社会地位却是天差地别。

    书法向来为文人墨客推崇的技艺自汉以降历代善书者不乏其人也极得尊重。尤其入唐以来因唐太宗李世民喜爱右军书法因此广为搜寻又使朝中善书重臣临摹王书推广可谓不遗余力。因此唐时书风更胜历代书法名家地地位自然也是极为尊崇。

    但绘画则不然一直被视为工匠之流的技艺士大夫往往不以为然。其中的异数便是身边这位立本大人。他生性喜爱绘画但却以擅画为毕生最大恨事。尤其在他老年后官居工部尚书进居右相之职。堂堂宰相却为人以画匠呼之因此立本将此视为奇耻大辱。他曾命其后人道:“吾少好读书幸免面墙缘情染翰颇及侪流。唯以丹青见知躬厮役之务辱莫大焉!汝宜深诫勿习此末技。”可见其怨念之深。

    即使王维、苏东坡、米等偶尔点染已开文人画宗之初世间轻画之风依然未有根本改变。如李成、郭熙的后人都在达之后重金收回先人画作毁去不愿先人留下画名为人耻笑。直到元代赵孟頫以书法入画元四家等相继而起文人画才真正为士大夫风雅之艺。明薰其昌做“南宗北宗”画论后文人画的地位更为高涨倍受推爱。

    但此时世风却均以画艺为末流就连立本本人都不以画技为高范何况他人。因此场中诸人虽然碍于情面不会出言附和上官之说但显然也都持相同态度。立本自然是满面通红虽然上官玥说的不是他但听在众人耳中却都不免看向立本。

    今年年初朝庭下旨起建凌烟阁绘开国元勋图像于其上。执笔为诸元勋绘画写真者正是立本。虽然时人咸称其绘技之妙立本善画之名因之更是大著但士林中人言语之中却多有嘲笑之意。上官玥说罢见了众人表情自己才觉得话说得有些错了一时双颊飞红欲要向立本解释却又不知如何分说。场中褚遂良抓着头一脸无奈;立德面有怒意立本惭愧无言。衡阳公主轻叹一声正要说话卢鸿却朗然一笑昂起头来。

    卢鸿对着上官玥微一拱手说道:“上官姑娘以画为贱业世间风气如此也很自然。只是上官姑娘可知道画艺一道其所由来?”

    上官玥面露疑惑想了一下摇头道:“玥实不知。还望卢公子指点。”

    卢鸿说:“画与诗均是上古之人感于天地萌四季轮回情怀所。心有所感口之于声歌之为诗;目有所遇写之于形图之为画。因此诗与画均是先人情之所系奈何贵彼而贱此?”

    上官玥闻了未便反驳两道好看的弯眉微微蹙起显然正在凝神思索。

    卢鸿见众人均在静听又接着说:“何况诗与画其雅与俗、贵与贱关乎吟诗作画之人且关诗画何事?书法本是文人雅艺但若以那经生抄经为生其书法亦堕为谋生之艺但求工整刻密毫无气韵生动可言雅复变为俗。书法如是绘画亦如是未可一概而论。若街头画师以写真为生视画为稻粱之艺自然为匠艺;若士子文人以绘事为胸中气韵所诗情画艺均托于笔底自然是雅艺怎可称为末流。”

    褚遂良听了先点头说道:“卢鸿此言甚是。观卢鸿所作扇面清气扑人风韵然哪有半点匠气俗流。”

    众人听了此言也均点头称是。卢鸿先时赠扇时众人见他亲为绘画也有不以为然者。但观其所写山水花鸟大合文人雅趣也觉非是时俗写真之流。今日卢鸿此论自然令人更加信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